首页 >> 古诗文 >> 感遇三十八首原文 诗词名句

感遇三十八首

作者:陈子昂 朝代:唐代

感遇三十八首原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诗词问答

问:感遇三十八首的作者是谁?答:陈子昂
问:感遇三十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感遇三十八首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陈子昂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子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兰若

寺庙,即梵语“阿兰若”的省称

兰若山高处,烟霞障几重。——杜甫《谒真谛寺禅师》

芊蔚

草木茂盛貌。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青青

(1) 茂盛的样子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尽荠麦青青。——宋· 姜夔《扬州慢》

(2) 墨绿色

云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客舍青青柳叶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幽独

(1).静寂孤独。亦指静寂孤独的人。《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 唐 司空图 《秋思》诗:“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2).独处。 清 陈确 《讲义二·尽心章》:“古有谓性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词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学者反求诸幽独之地焉耳。” 清 谭嗣同 《仁学》二:“莫显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见乎隐,幽独即是大廷。”

空林

(1).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 义公 习禪处,结构依空林。”

(2).木叶落尽的树林。 唐 章八元 《新安江行》:“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

朱蕤

红花。 晋 左思 《吴都赋》:“扤白蔕,衔朱蕤。”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

(1) 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

迟迟得不到结果

(2) 迟缓;拖延时间

迟迟才作出判决

日晚

犹傍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饟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北周 庾信 《春赋》:“三日 曲水 向 河 津,日晚 河 边多解神。” 唐 李白 《天马歌》:“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水浒传》第三七回:“你那里去来?和甚人廝打?日晚了,拖枪拽棒?”

袅袅

(1)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3)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4)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 *

秋风

秋天的风

岁华

(1).时光,年华。 南朝 梁 沉约 《却东西门行》:“岁华委徂貌,年霜移暮髮。” 后蜀 毛熙震 《何满子》词:“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宋 梅尧臣 《次韵任屯田感予飞内翰旧诗》:“岁华荏苒都如昨,世事升沉亦苦多。”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赣州城内八境台》诗:“三江日夜流,八境岁华遒。”

(2).犹岁时。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唐 白居易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诗:“人情依旧岁华新,今日重招往日宾。” 宋 范成大 《立秋》诗:“岁华过半休惆悵,且对西风贺立秋。”参见“ 岁时 ”。

(3).泛指草木。因其一年一枯荣,故谓。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宋 王安石 《绝句》之六:“不是春风巧,何缘有岁华。”

摇落

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之一:“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

芳意

(1).指春意。 唐 徐彦伯 《同韦舍人元旦早朝》诗:“相问韶光歇,弥怜芳意浓。” 明 刘基 《即事》诗:“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

(2).对他人情意的美称。 唐 王贞白 《独芙蓉》诗:“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鶒飞。”

诗文赏析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出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袅袅”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然而“袅袅秋风”并不平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它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阎昭典)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张乔,朝代:唐代
    海上独随缘,归来二十年。久闲时得句,渐老不离禅。砌木欹临水,窗峰直倚天。犹期向云里,别扫石床眠。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东行西行一日过,深酌浅酌万事休。亦知衣食将不继,老甚安能怀百忧?
  • 作者:王冕,朝代:元代
    芦花藏别浦,柳树隔柴屝。野鸟行行下,渔舟两两归。只愁风俗变,不虑世情违。旧日经行处,于今转觉非。
  • 作者:陈普,朝代:宋代
    樛木螽斯耳未闻,中山无屋贮儿孙。临分自洒黄泉泪,不在区区骨肉恩。
  • 作者:申佳允,朝代:明代

    灯花影里如云乱,笑语喁喁怕失群。

    冶兴未阑鸡早唱,床头盼杀醉郎君。

  • 作者:王禹偁,朝代:宋代
    思纯十日水乡游,归见同年说不休。湖阔尽疑吞泽国,洞深皆道彻宣州。杉松自宿千年鹤,橘柚堪轻万户侯。销夏古湾长积雪,隔帆危柱几经秋。离离鱼网垂村巷,漠漠茶烟出寺楼。云叶拥僧迎墨绶,浪花和鹭裹仙舟。传书往事人难问,链药池空水自流。明月峰高欺少室,桃花坞好似瀛洲。许浑有句君应笑,张祜无诗我不愁。直拟如今抛印去,雨蓑风艇狎群鸥。
  • 作者:郭应祥,朝代:宋代
    薄晚才晴。相邀移席,待月中庭。环坐斯须,屋山高处,忽吐微明。云收雨止风停。人世有、琼楼玉京。一任星移,从教斗转,且缓飞觥。
  • 作者:汪元量,朝代:宋代
    贾庙巍巍尽敕封,秦齐两国受恩同。木棉庵下无依鬼,合策麒麟第一功。
  • 作者:王冕,朝代:元代
    去年僦屋在山脚,草居两间如蛎壳。六月七月无雨落,田野焦枯江海涸。人间酷烈无处逃,吾农忍气婴□熬。编蒲缉羽不成扇,寻松访石空劳忉。至今悒郁未能雪,想到那时肠内热。先生何以知此情?赠我齐约比明月。番罗夹背紫竹把,中有水墨新图画。崩滩乱石奔惊湍,依约远山左右攒。轮囷老柏饱雪霜,更有石丈依修篁。岁寒节操不可降,未举已觉生清凉。山阴野人何磊落?笑引南薰归掌握。寒声飒飒动岩壑,不羡右军题六角。转手黄埃净如扫,便将献君明大道。置诸怀袖扬仁风,快与苍生除热恼。
  • 作者:徐元杰,朝代:宋代
    谭天玄彻李成斋,豫讯东风著早梅。自昔不离三正备,谓予带得五行来。穷通於我何加者,演测如君亦伟哉。说到常人难说处,灵台湛处现星台。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