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圜丘歌 皇夏原文
六典联事。九司咸则。
率由旧章。
于焉允塞。
掌礼移次。
燔柴在焉。
烟升玉帛。
气敛牲牷。
休气馨香。
膋芳昭晰。
翼翼虔心。
明明上彻。
诗词问答
问:周祀圜丘歌 皇夏的作者是谁?答:庾信
问:周祀圜丘歌 皇夏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庾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庾信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六典
(1).谓古代六方面的治国之法。《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詰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文选·张衡<东京赋>》:“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 薛综 注:“言所以立两观者,欲表明六典旧章之法。” 唐 褚亮 《祭方丘乐章·肃和》:“九宫肃列,六典相仪。”
(2). 隋 宫廷中的女官。《隋书·后妃传序》:“ 开皇 二年,著内官之式……又採 汉 晋 旧仪,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六典”是:一典琮,掌琮玺器玩;二典赞,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三典栉,掌巾栉膏沐;四典器,掌樽彝器皿;五典执,掌扇伞灯烛;六典会,掌财帛出入。
(3).《唐六典》的省称。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子监应三舘学士等,準《六典》。” 廖莹中 注:“《唐六典》三十卷, 开元 十年,起居舍人 陆坚 被詔撰, 玄宗 手写六条曰: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至二十六年书成。” 姚华 《论文后编》:“典之称名,原始《尚书·尧典》一篇,后乏继者,虽古有《五典》, 唐 有《六典》,然《五典》书不传,《六典》虽传,要都为总部,不属专篇,名或相因,体不相袭。”
联事
(1).联合处理事务。《周礼·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联,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联事,二曰宾客之联事,三曰丧荒之联事,四曰军旅之联事,五曰田役之联事,六曰歛弛之联事,凡小事皆有联。” 贾公彦 疏:“谓官府之中有六事皆联事通职。”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春官联事,苍灵奉涂。”《南史·施文庆传》:“自 太建 以来,吏道疏简,百司弛纵, 文庆 尽其力用,无所纵捨,分官联事,莫不振惧。” 清 龚自珍 《尊史》:“何者善出?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有联事焉,皆非所专官。”
(2).同僚;同事。 南朝 梁 萧统 《与前司徒左史殷芸令》:“昔经联事,理当酸愴也。”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序:“僕忝臺阁,早经联事,虽幸揖风彩,而不接殷勤。”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阴司判官》:“方有联事之幸,不敢不修謁。”
(3).相连记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紬三正以班歷,贯四时以联事。”
九司
九卿。《文选·何晏<景福殿赋>》:“三事、九司,宏儒硕生。” 李善 注:“九司,九卿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圆丘歌》之十一:“六典联事,九司咸则。”详“ 九卿 ”。
率由旧章
全按老规矩办事
于焉
从此;于此。 唐 顾况 《塞上曲》:“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于焉偶閒暇,鸣轡忽相聚。”
于是。《诗·小雅·白驹》:“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朱熹 集传:“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遥而不去。” 陈奂 传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摇也。今字作‘逍遥’。”《后汉书·董卓传论》:“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 崑冈 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於焉而极。”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有美一人,於焉旷絶。” 明 刘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轩》诗:“珍重无生侣,於焉托清净。”
允塞
(1).充满;充实。《书·禹贡》:“濬哲文明,温恭允塞。” 孔颖达 疏:“ 舜 既有深远之智,又有文明温恭之德,信能充实上下也。”《诗·大雅·常武》:“王犹允塞, 徐方 既来。” 宋 苏轼 《女童致语》:“伏惟皇帝陛下,温恭允塞,缉熙光明。”
(2).满足。 汉 扬雄 《剧秦美新》:“天人之事盛矣,鬼神之望允塞。”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礼制修,奢僭息,事合宜,则无兇咎;然后神圣允塞,灾沴不至矣。”
掌礼
主持礼仪。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八折:“宠儿!两位新人俱到,不曾叫得掌礼的,怎好?便是你胡诌几句罢!” 茅盾 《子夜》十七:“ 孙吉人 就充了掌礼的。”
移次
谓移动的次序。《隋书·音乐志中》:“六典联事,九司咸则。率由旧章,於焉允塞。掌礼移次,燔柴在焉。烟升玉帛,气歛牲牷。”
燔柴
(1).古代祭天仪式。将玉帛、牺牲等置于积柴上而焚之。《仪礼·觐礼》:“祭天,燔柴……祭地,瘞。”《尔雅·释天》:“祭天曰燔柴。” 邢昺 疏:“祭天之礼,积柴以实牲体、玉帛而燔之,使烟气之臭上达於天,因名祭天曰燔柴也。”《后汉书·礼仪志上》:“进熟献,太祝送,旋,皆就燎位,宰祝举火燔柴,火然,天子再拜,兴,有司告事毕也。” 清 陶澂 《登恒山》诗:“燔柴有制存 周 典,持节无人出 汉 宫。”
(2).烧火用的柴。 郭沫若 《骑士·双簧》:“燔柴正要着火的时候,我却得了一番天来的惠雨。”
玉帛
(1) 玉器和丝织品,古时用于祭祀,国与国间交际时用做礼物
(2) 泛指财物
牲牷
(1).古代祭祀用的纯色全牲。《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 杜预 注:“牲,牛羊豕也;牷,纯色完全也。”《南史·萧子云传》:“ 梁 初,郊庙未革牲牷,乐辞皆 沉约 撰,至是承用。”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三:“大羹味薄牲牷洁,至乐声和凤鸟飞。”
(2).泛指祭品。 郭沫若 《羽书集·惰力与革命》:“我们在这抗战的炮火声中纪念辛亥革命,我们要多放些大炮来作为喜炮,我们要多杀几个敌人来作为牲牷。”
休气
祥瑞之气。 汉 班固 《 * 通·封禅》:“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宋 沉遘 《奉祠西太乙宫赋》:“休气之充分,轮囷而蜿蜒。” 明 杨慎 《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扆瞻休气近,钟叩德音隆。”
馨香
(1) 芳香。比喻德化远播
(2) 烧香的香味
昭晰
(1).清楚;明白。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汝南戴幼起》:“既推独车,復表其上,为其饰伪,良亦昭晰。” 唐 陈昌言 《白日丽江皋》诗:“清明开晓镜,昭晰辨秋毫。”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高雨农序》:“而有实者,亦既昭晰无疑,优游有餘矣。”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 萧绎 所詮,尤为昭晰。”
(2).光亮,光耀。 三国 魏 曹丕 《济川赋》:“美玉昭晰以曜暉,明珠灼灼而流光。” 唐 骆宾王 《上齐州张司马启》:“固以纷纶国牒,昭晰家声。”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 明 何景明 《待曙楼赋》:“忻万象之昭晰,张羣方之幽黝。”
翼翼
(1) 恭谨的样子
小心翼翼
(2) 整齐有秩序的样子
疆场翼翼
(3) 茂盛众多的样子
(4) 飞翔的样子
翼翼飞鸾
虔心
诚心
一片虔心
明明
(1) 显然如此,确实
这话明明是她说的,还用争?
(2) 清楚,显然
工业落后的问题,明明是我们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