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又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又二首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又二首原文

不谓斯人夭,堂堂在目中。
曾参黄面老,肯恋黑头公。
性理天渊彻,荣华露电空。
独馀章奏在,圣主记遗忠。

诗词问答

问:又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又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刘克庄又二首书法欣赏

刘克庄又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又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谓

(1).不告诉。《诗·小雅·隰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陈奂 传疏:“‘遐不谓矣’《礼记》引《诗》作‘瑕不谓矣’。遐、瑕古通用。 郑 注云:瑕之言胡也,谓犹告也。”

(2).不以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 ﹞尝与其父 奢 言兵事, 奢 不能难,然不谓善。” 晋 干宝 《晋纪总论》:“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谓浚己以生也,是以感而应之,悦而归之。”

(3).不算作;不称为。 清 戴震 《徐节妇传》:“ 徐氏 之祸,可不谓烈哉!微节妇, 徐氏 不祀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 金氏 子其神乎!谆嘱醮妇,抑何明也!一人不杀,而诸恨并雪,可不谓神乎!”

(4).不意,不料。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不谓矜餘力,还来謁大巫。”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悼红仙史》:“乖隔以来,靡日不思,不谓今日又有相见之期。” 毛 * 《反对本本主义》:“不谓 * 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在目

在眼前;在视线之中。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出无时,飞电常在目。”《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只见前堂东轩与那聚赌的小阁,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却无一个人影。”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况復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羣之令誉,捷径在目,斯不惮竭蹶以求之耳。”

黄面老

(1).犹言黄面老禅。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夫黄面老 瞿曇 ,少而出家者也。 李耳 厌薄衰 周 ,亦遂西游不返,老而后出家者也。”

(2).泛指佛像,并用以喻腊梅。 宋 杨万里 《蜡梅》诗之四:“江梅珍重雪衣裳,薄相红梅学杏妆。渠独小参黄面老,额间艷艷发金光。” 清 曾燠 《观音寺僧道源献蜡梅一枝酬以数句》诗:“道人能参黄面老,当为五祖开道场。”

黑头公

(1).指少年而居高位者。《晋书·王珣传》:“弱冠与 陈郡 谢玄 为 桓温 掾,俱为 温 所敬重。尝谓之曰:‘ 谢掾 年四十,必拥旄杖节, 王掾 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 唐 韩翃 《送李中丞赴商州》诗:“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 清 吴伟业 《寿总宪龚公芝麓》诗:“谈笑 阮生 青眼客,文章 王掾 黑头公。”

(2).指毛笔。 宋 黄庭坚 《戏咏猩猩毛笔》:“束缚归来儻无辱,逢时犹作黑头公。” 清 赵翼 《分校杂咏·蓝笔》:“欣赏情同青眼客,别载权亚黑头公。” 清 高鹗 《笔》诗:“少年濡染处,争説黑头公。”

性理

(1).谓生命之原理、规律。《后汉书·赵咨传》:“ 王孙 裸葬, 墨夷 露骸,皆达於性理,贵於速变。”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若能杖药以自永,则稻稷之贱,居然可知。君子知其若此,故准性理之所宜,资妙物以养身。” 宋 司马光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诗:“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

(2).情绪和理智。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是以智者严櫽括於性理,不肆神以逐物。”《宋书·谢述传》:“ 述 有心虚疾,性理时或乖谬。”

(3).人性与天理。指 宋 儒性理之学。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本朝文章亦三变》:“ 唐 文章三变,本朝文章亦三变矣, 荆公 以经术, 东坡 以议论, 程氏 以性理,三者要各自立门户,不相蹈袭。” 明 李贽 《与友人书》:“﹝ 利西泰 ﹞凡我国书籍无不读,请先辈与订音释,请明於‘四书’性理者解其大义,又请明於‘六经’疏义者通其解説。” 孙犁 《秀露集·关于儿童文学》:“他们有时教子弟性理之学。”

天渊

高天和深渊相隔极远,差别极大

天渊之别

荣华

开花,引伸指人之显贵

富贵荣华

露电

朝露易干,闪电瞬逝。比喻迅速逝去或消失。语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宋 苏轼 《送路都曹》诗:“那将露电身,坐待收千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重赴鹿鸣》:“即予同年生,八九已露电。” 林学衡 《溥泉约同子超韵松游石鼓山余以事未往》诗:“清游弃堪惜,光阴逼露电。”

章奏

臣僚呈报皇帝的文书。 汉 王充 《论衡·效力》:“章奏百上,笔有餘力。”《后汉书·胡广传》:“举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 安帝 以 广 为天下第一。” 唐 孟郊 《酬李侍御书记秋夕雨中病假见寄》诗:“未觉衾枕倦,久为章奏婴。” 宋 戴埴 《鼠璞·封章》:“俗谓章奏为囊封,本於 汉 。凡章奏皆启封,至言密事,不敢宣泄,则用皂囊重封以进。”

圣主

(1).对当代皇帝的尊称。《东观汉记·鲍永传》:“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云殢 吴 越 ,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目下有某处将军缺,倘不吝重金,僕嘱内兄游扬圣主之前,此任可致。”

(2).泛称英明的天子。《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諫諍则见听。”《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臣闻附下罔上,圣主之所宜诛;心狠貌恭,明时之所必罚。”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飢寒逼身,难顾廉耻;圣主不能安其民,慈母不能抚其子。”

遗忠

(1).谓留下忠迹。《文选·班固<典引>》:“但有浮华之词,不周於用,至於疾病而遗忠。” 李周翰 注:“谓将死之时,述天子之德,遗其忠跡而死。”

(2).指留下的忠迹。 宋 曾巩 《华不注山》诗:“ 丑父 遗忠无处问,空餘一掬野泉甘。” 宋 朱熹 《次韵陈休斋怀古堂》:“好句看犹在,遗忠愴已休。” 章炳麟 《訄书·哀焚书》:“夫患臣僚之携贰,则襃遗忠以炫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李宣古,朝代:唐代
    至道不可见,正声难得闻。忽逢羽客抱绿绮,西别峨嵋峰顶云。初排□面蹑轻响,似掷细珠鸣玉上。忽挥素爪画七弦,苍崖劈裂迸碎泉。愤声高,怨声咽,屈原叫天两妃绝。朝雉飞,双鹤离,属玉夜啼独鹜悲。吹我神飞碧霄里,牵我心灵入秋水。有如驱逐太古来,邪淫辟荡贞心开。孝为子,忠为臣,不独语言能教人。前弄啸,后弄嚬,一舒一惨非冬春。从朝至暮听不足,相将直说瀛洲宿。更深弹罢背孤灯,窗雪萧萧打寒竹。人间岂合值仙踪,此别多应不再逢。抱琴却上瀛洲去,一片白云千万峰。
  • 作者:陈与义,朝代:宋代
    两鸿同一天,羽翼不相及。偶然一识面,别意已超忽。去程秋光好,万里无断绝。虽无仁人言,赠子以明月。
  • 作者:章夏,朝代:宋代

    褰裳踏寒流,路险仰称伛。

    崖根乳积雪,石脉泉溜雨。

    融结知何年,人间阅今古。

  • 作者:释慧空,朝代:宋代
    梦历百城路,笑翻床上身。惟应个些子,所以见吾人。玉蕴西山重,花开南浦春。异时冰雪里,仍旧一枝新。
  • 作者:韩维,朝代:宋代
    门前车马尘,当昼塞昏雾。安知此亭上,秋色生四顾。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境非游览旧,人得朋从素。乐幽鱼群行,赏俊鸟横度。惜无一樽酒,留连清景暮。
  • 作者:钱时,朝代:宋代
    莫嗔鱼目混摩尼,著目从头亦自奇。但向壁间时得句,老夫不用更题诗。
  • 作者:楼钥,朝代:宋代
    使君一何清,鹤骨天与瘦。少年场屋声,六艺饱芳漱。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苟。立朝凛大节,论事几及霤。发言必体国,平正无矫揉。藜藿为不採,风采照宇宙。出入有本末,眼见凡三就。来不为苟合,荐召乃结绶。去亦不好高,三宿徐出昼。天宫岂不贵,陈义坚素守。赣州尝报政,复来守鄞鄮。不求赫赫名,实出龚黄右。情伪千万端,到眼辄空透。抚民过婴儿,闾里息争斗。奸胥及强梗,时用霹雳手。人诵南山判,情通理亦究。六邑俱帖静,称赞不容口。律身至严冷,无能掣吾肘。吏事精且勤,呼烛侵夜漏。公退入家塾,诸孙后来秀。吏卒不识面,洛诵出窗牖。几年南塘路,来往困僵仆。一朝平似掌,行歌纷老幼。公心信如水,古井波不皱。荣观处超然,轩冕亦何有。
  • 作者:李昱,朝代:元代

    湖上秋来雨气深,买舟容易到西林。

    青山好处看不尽,白鸟一双穿柳阴。

  • 作者:薛嵎,朝代:宋代
    於下地能取友,人已两无偏。立行有如此,前修宜比肩。吟情近风雅,胸次着林泉。愧我全迂避,交游又十年。
  • 作者:薛师心,朝代:宋代
    野泊几人愁,浮踪果是沤。轻舠同一羽,高浪即三秋。欹枕江声震,开篷雨脚收。风波身漫涉,何处有安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