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一首原文
夫蛊者最灵通,不期而会,不约而同。拶著崖崩石裂,抛出金圈栗蓬。
惊倒露柱,哧煞灯笼。
不知何处夫毒种,元来门里有虫。
诗词问答
问:偈颂二十一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智愚
问:偈颂二十一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愚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灵通
(1) 神通,灵性
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西游记》
(2) 敏捷,迅速
消息灵通人士
(3) 〈方〉∶管用
这药不灵通
不期而会
(1)
期:约定日期。没有相约而意外地遇见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柳永《秋夜月》
(2)
——亦称“不期而遇”
晚上九点钟光景,吴公馆里不期而会的来了些至亲好友,慰问吴荪甫在厂所受的惊吓。——茅盾《子夜》
不约而同
不约,言事前未尝约好。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商量而彼此行动相同
她一讲完,大家不约而同都鼓起掌来
崩石
损坏的刻石。指残碑。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窥刊崩石,捃逸残竹, 巢 风寂寥, 羲 埃绵邈。”
抛出
谓大量卖出商品、证券、股票等。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装到 汕头 的二十一支三百八十件,装到 汉口 广州 的二十一支一共八百三十二件全抛出了。”现亦指提出某种主张、发表某种言论。
栗蓬
栗子的外刺苞。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戏赠》:“细看卷蠆尾,我家真栗蓬。”《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新留的头髮,通似六七月的栗蓬,颜色也合栗蓬一样。”
惊倒
震惊倾倒。 宋 苏轼 《次韵秦观秀才见赠》:“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 元 虞集 《题韩干画马》诗:“昔观祕府 韩 絶少,得见 龙眠 已惊倒。”
露柱
指旌表门第立柱柱端的龙形部分。《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两脚出来如露柱。” 蒋礼鸿 通释:“露柱,旌表门第的柱端龙形的部分。”《古尊宿语录·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中·空中语要》:“不见有露柱,见解偏枯。见露柱但唤作露柱,见拄仗但唤作拄仗,有什么过。” 宋 陆游 《拄杖歌》:“归来灯前夜欲半,露柱説法君应闻。”
灯笼
照明用具,有透明的罩防风,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元来
(1).当初;本来。 唐 张鷟 《游仙窟》:“元来不见,他自寻常;无故相逢,却交烦恼。” 唐 孙棨 《赠妓人王福娘》诗:“谩图 西子 为粧样, 西子 元来未得如。”
(2).来源,出处。 清 方苞 《书老子传后》:“著其子焉,著其孙焉,著其孙之元来焉,於其子孙元来仍著其爵焉。”
(3).表示发现原先不知的情况。 唐 方干 《题赠李校书》诗:“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子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 元 耶律楚材 《万松老人琴谱》诗:“元来底许真消息,不在絃边与指边。”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元来只隔着 弱水 三千, 溟渤 风烟,在那 麟凤洲 偏, 蓬閬山 巔。”
(4).谓追溯原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元来 甄监生 二妾四婢,惟有 春花 是他新近宠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