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原文
世路狐狸正急贤,并游长恐着鞭先。龚黄政术江湖上,贾马声名雨露边。
白发空违三斧养,青衿独抱一经传。
伤心才大难为用,不为酸风说泫然。
诗词问答
问: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弥逊
问: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弥逊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弥逊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世路
指人世的经历
世路风波
狐狸
(1)
(2) 属于犬科的若干种机警的食肉类哺乳动物,与狼有亲缘关系,但体型较小,四肢较短,吻部较尖,有大而直竖的耳和蓬松的长尾,现被置于狐属及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有一种或更多种代表的几个其他属
(3) 比喻奸诈狡猾的人
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后汉书》
急贤
重贤;急于求贤。 南朝 梁 任昉 《求荐贤士诏》:“庶同则哲之明,称朕急贤之旨。”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上令侍御者抬步輦召学士来。时 元崇 为翰林学士,中外荣之。自古急贤待士,帝王如此者,未之有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先是 高宗 南渡,急贤如饥渴。”
游长
闲散多余。《陈书·宣帝纪》:“后宫僚列,若有游长,掖庭启奏,即皆量遣。”
着鞭
(1).鞭打;用鞭子赶。《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 乘骏马越 津桥 得去”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乘骏马上 津桥 …… 谷利 在马后,使 权 持鞍缓控, 利 於后著鞭,以助马势,遂得超度。” 清 曹寅 《九月七日蒙阴晓发》诗:“天色微沾雨,林香缓著鞭。”
(2).《晋书·刘琨传》:“与 范阳 祖逖 为友,闻 逖 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犹言着手进行,开始做。后常用以勉人努力进取。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 宋 陆游 《书事》诗之三:“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著鞭。”
(1).鞭打;用鞭子赶。 金 元好问 《榆社硖口村早发》诗:“瘦马长途懒着鞭,客怀牢落五更天。”
(2).犹言着手进行,开始做。 元 耶律楚材 《屏山居士<鸣道集说>序》:“昔予尝见《鸣道集》,甚不平之,欲为书纠其芜谬而未暇,岂意 屏山 先我着鞭,遂为序。”
(3).常用以勉人努力进取。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这是条 * ,早着鞭,不似那纳粟求官的资格浅。”
龚黄
汉 循吏 龚遂 与 黄霸 的并称。亦泛指循吏。《宋书·良吏传论》:“ 汉 世户口殷盛,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 龚 黄 之化,易以有成。” 唐 白居易 《寄李蕲州》诗:“下车书奏 龚 黄 课,动笔诗传 鲍 谢 风。” 宋 苏轼 《吴中田妇叹》诗:“ 龚 黄 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 河伯 妇。”《西游记》第九七回:“名扬青史播千年, 龚 黄 再见。”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何妨缓归棹,在此作 龚 黄 。”
政术
政治方略。《后汉书·安帝纪》:“举贤良方正、有道术之士,明政术、达古今,能直言极諫者,各一人。”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政术甘疎诞,词场媿服膺。”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谓‘以君权变法,则 欧 美 之政术器艺,可数年而尽举之。’”
贾马
汉 贾谊 、 司马相如 的并称。二人均以辞赋著名。《晋书·文苑传序》:“自时已降,轨躅同趋, 西都 贾马 耀灵蛇於掌握, 东汉 班 张 发雕龙於綈槧,俱标称首,咸推雄伯。”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 荀 宋 表之於前, 贾 马 继之於末。”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他曾笑 孙 庞 真下愚,若是论 贾 马 非英物。”
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青衿
(1).青色交领的长衫。古代学子和 明 清 秀才的常服。《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 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息丝布启》:“青衿宜袭,书生无废学之诗;春服既成,童子得 雩 沂 之舞。”《新唐书·礼乐志九》:“其日,鑾驾将至,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入就位。”《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蒙前任大宗师考补博士弟子员。这领青衿不为希罕,却喜小侄的文章前三天满城都传遍了。”
(2).借指学子。 明 清 亦指秀才。《魏书·逸士传·李谧》:“方欲训彼青衿,宣扬坟典。”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絳帐语道,青衿质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身列青衿,败检酿命。”自注:“科举时称秀才为青衿。”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 明 以来之文臣不为公侯,必待艰难考试乃得青衿。”
(3).穿青色衣服的人。多指青少年。 宋 苏轼 《坤城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小儿队》:“青衿旅进,虽末技而毕陈;黄屋天临,知下情之无壅。”
抱一
道家谓专精固守不失其道。一,指道。《老子》:“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汉 贾谊 《新书·道术》:“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 晋 孙绰 《喻道论》:“耳絶淫声,口忘甘苦,意放休戚,心去於累,胷中抱一。” 宋 谢翱 《琼花引》:“孤贞抱一不再识,夜归 閬风 晓无蹟。”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 则於修身齐家治国之外,又以平天下为一大问题。如 孔 学之大同太平, 墨 学之禁攻寝兵, 老 学之抱一为式, 邹衍 之终始五德,大抵向此问题而试研究也。”
经传
(1) 指儒家经典和解释经典的传
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
(2) 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
不见经传
伤心
心里非常痛苦
别为这事伤心
难为
(1) 使人为难
她不会喝酒,你就别难为她了
(2) 施加压力
她会唱歌却不唱,就得难为她唱
(3) 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的客套话
难为你给我提一桶水来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风说
指辗转流传的话语或消息。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于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事情陆续发生,而执掌交通的铁路工人也有联合罢工的风说。” 郁达夫 《出奔》:“搜寻到了傍晚,眼见得老尼有私藏的风说是假的了。”
泫然
水滴落的样子
听了这个悲痛的消息,她不禁泫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