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怀惠无劳咏匪茹,櫜鞬左右听相于。
底须巀嶭㭬为弋,自有兴安周作阹。
子弟三韩善枉矢,后先四部詟穿鐻。
山庄指日旋清跸,凯宴还赓零露湑。
诗词问答
问:《命噶尔藏多尔济诸台吉随围即事得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九
2. 厄鲁特四姓又谓之卫拉特四部
参考注释
怀惠
谓感念长上的恩惠。《论语·里仁》:“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直谏》:“陛下功高矣,民未怀惠。”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羣生怀惠,犹劳宵旰。”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今以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又往市马,彼以为意在市马,不为专立可汗,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惠。”
无劳
(1).不要劳累;不用劳烦。《庄子·在宥》:“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仪礼·聘礼》“辩復命如聘” 汉 郑玄 注:“自陈币至於上介,以公赐告无劳。” 贾公彦 疏:“无劳者,劳主君出命,今君薨,不可代君出命,故知无劳也。”
(2).犹无须,不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故 河 不出图, 夫子 有嘆,如或可造,无劳喟然。”《北史·贺若弼传》:“ 叔寳 惶惧流汗,股慄再拜。 弼 谓曰:‘……无劳恐惧。’” 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诗:“预传籍籍新京尹,青史无劳数 赵 张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报对于中国革命之舆论》:“此其中利害, 中国 人宜自审度,无劳外人代计。”
(3).没有劳绩。《战国策·赵策四》:“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匪茹
不自量力。《诗·小雅·六月》:“ 玁狁 匪茹,整居 焦穫 ,侵 镐 及 方 ,至于 涇 阳。” 郑玄 笺:“匪,非;茹,度也。 镐 也 方 也,皆北方地名。言 玁狁 之来侵,非其所当度也,乃自整齐而处 周 之 焦 获 ,来侵至 涇水 之北,言其大恣也。”后常用为盗匪铤而走险的典故。 唐 陆贽 《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运军粮事宜状》:“儻遇水旱为灾,粟糴翔贵;兇丑匪茹,寇扰淹时。”
櫜鞬
藏箭和弓的器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文公 ﹞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 晋国 。 晋 楚 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杨伯峻 注:“櫜,音高,盛箭矢之器,鞬,音犍,盛弓之物。” 唐 康骈 《剧谈录·裴度》:“ 乐和 李僕射 方为 华州 刺史,戎服櫜鞬迎於道左。” 清 王士正 《秦中凯歌》之四:“大将櫜鞬迎道左,万人鼓吹入 平凉 。”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献忠 走进屋去,按照谒见长官的隆重礼仪的规定,换上全副盔甲,背上櫜鞬,挂上宝刀,气宇轩昂地大踏步走了出来。”
左右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相于
相厚;相亲近。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巽》:“患解忧除,皇母相於,与喜俱来,使我安居。” 汉 王符 《潜夫论·释难》:“夫 尧 舜 之相於,人也,非戈与伐也。” 汪继培 笺:“相於,亦相厚之意矣。” 五代 齐己 《酬王秀才》诗:“相於分倍亲,静论到吟真。” 清 黄景仁 《余伯扶少云昆仲施大雪帆消寒夜集分赋》诗:“即此足相於,那觉在尘堁。”
底须
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巀嶭
(1).亦作“ 嶻嶭 ”。山名。一名 嵯峩山 ,又名 慈峩山 。在今 陕西省 泾阳 、 三原 、 淳化 三县交界处。传说 黄帝 曾铸鼎于此。《汉书·地理志上》:“ 池阳 , 惠帝 四年置, 巀嶭山 在北。”巀,一本作“ 嶻 ”。 颜师古 注:“ 嶻嶭 ,即今俗呼 嵯峨山 是也。” 汉 扬雄 《长杨赋》:“左 太华 而右 襃斜 ,椓 嶻嶭 而为弋,紆 南山 以为罝。” 唐 陆龟蒙 《和古杉三十韵》:“恐是 夸娥 怒,教临 嶻嶭 衰。”
(2).亦作“ 嶻嶭 ”。高峻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九嵕 巀嶭, 南山 峩峩。”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嶻嶭”。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嶻嶭,高峻貌也。” 宋 欧阳修 《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诗:“嶻嶭高城 汉水 边,登临谁与共躋攀。”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剑石铭》:“铭曰:鍊质鸿濛,挺锋巀嶭,正一之气,勿壅勿遏。”
有兴
有兴味,有趣味。《红楼梦》第一○八回:“ 凤姐 虽勉强説了几句有兴的话,终不似先前爽利,招人发笑。”
子弟
(1) 子与弟;亦泛指子侄辈
职工子弟
阏氏子弟在。——《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
单于子弟发兵。
有子弟十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泛指年轻的后辈
此必洄曲子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子弟素健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4) 指嫖客
三韩
汉 时 朝鲜 南部有 马韩 、 辰韩 、 弁辰 ( 三国 时亦称 弁韩 ),合称 三韩 。《后汉书·东夷传·三韩》:“ 韩 有三种:一曰 马韩 ,二曰 辰韩 ,三曰 弁辰 …… 马韩 最大,共立其种为 辰 王,都 目支国 ,尽王 三韩 之地。”后以指 朝鲜 。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均十二韵》:“方丈 三韩 外, 崑崙 万国西。” 清 赵翼 《拟老杜诸将》诗:“喜闻劲旅发 三韩 ,从此军应薙草菅。” 古直 《哀朝鲜》诗:“ 三韩 日暗淡,倭儿意气雄。”
枉矢
(1).不直之箭。《礼记·投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 郑玄 注:“枉、哨,不正貌。为谦辞。”
(2).箭名。八矢之一。《周礼·夏官·司弓矢》:“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 郑玄 注:“枉矢者,取名变星,飞行有光,今之飞矛是也。”
(3).星名。《史记·天官书》:“枉矢,类大流星,虵行而仓黑,望之如有毛羽然。”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是时,枉矢西流,如火流星,虵行若有首尾,广长如一匹布著天,矢星坠至地,即石也。”《陈书·高祖纪上》:“且自摄提无纪,孟陬殄灭,枉矢宵飞,天弧晓映。”
后先
脚前脚后距离很近
舟与哨相后先。——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四部
(1). 中国 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如:《四部备要》。详“ 四部书 ”。
(2). 唐 时 骠国 乐工编制,分为四部。《新唐书·南蛮传下·骠》:“凡乐三十,工百九十六人,分四部:一、 龟兹 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军乐部。”见“ 四部众 ”。
(3).见“ 四部众 ”。
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指日
犹不日。谓为期不远。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弭节长騖,指日遄征。”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餐。” 明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急出,则客去远。闻其故,惊颜如土,大哭曰:‘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 陈毅 《潜艇上留题》诗:“大哉新 中国 ,指日富且强。”
清跸
(1).旧时谓帝王出行,清除道路,禁止行人。《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帝暉膺顺动,清蹕巡广廛。” 李善 注引《汉仪注》:“皇帝輦动,出则传蹕,止人清道。”《周书·儒林传序》:“帝於是服衮冕,乘碧輅,陈文物,备礼用,清蹕而临太学。”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四二:“扇掩红鸞金殿悄,一声清蹕捲珠帘。”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清蹕传虚谷,灵旗隐洞房。”
(2).借指帝王的车辇。 唐 沉佺期 《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不知行漏晚,清蹕尚裴迴。”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大名 河朔 之咽喉,或蹔驻清蹕,扬天威以壮军声。”
凯宴
欢乐的宴会。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信凯讌之在藻,知和乐於食苹。”
零露
降落的露水。《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郑玄 笺:“零,落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驰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清 谭嗣同 《公宴》诗:“华月流綺疏,置酒临高臺。剑佩拂零露,冠盖纷以来。”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宋 张元干 《沁园春》词:“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一说,露珠。见 高亨 《诗经今注》。
精彩推荐:
-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