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卓大著知漳州原文 诗词名句

送卓大著知漳州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代

送卓大著知漳州原文

蓬山隔风雨,芸观司阳秋。
厌作承明直,出为漳逋游。
问俗便桑梓,过家拜松楸。
锦堂事相俪,棠舍阴易留。
何来澜蠡间,何物辄负舟。
翻覆十年事,行止随坎流。
倘来岂不再,迟取终无尤。
太守执此往,邦人庶其瘳。
昔予援西铭。
期子以前修。
愿觌弘济学,四海放一舟。

诗词问答

问:送卓大著知漳州的作者是谁?答:文天祥
问:送卓大著知漳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文天祥的名句有哪些?答:文天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蓬山

(1).即 蓬莱山 。相传为仙人所居。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望 玄洲 而骏驱,指 蓬山 而永騖。” 唐 李商隐 《无题》诗:“ 蓬山 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旧人重到, 蓬山 路通。”参见“ 蓬莱山 ”。

(2).官署名。秘书省的别称。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更掌蓬山之务,麟图缉謚。”《旧唐书·刘子玄传》:“蓬山之下,良直差肩;芸阁之中,英奇接武。” 宋 陆游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诗:“公去蓬山轻,公归蓬山重。”参见“ 蓬莱 ”。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阳秋

(1).指 孔子 所著《春秋》。 晋 时因避 晋简文帝 郑后 阿春 讳,改春为“阳”。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虽乏润色之功,夙慕《阳秋》之旨。” 清 钱谦益 《与吉水李文孙书》:“循览行状,文直事覈,大阐 定 哀 之微词,一洗《阳秋》之典笔。”

(2).史书的通称。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钱深推官见寄》:“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 清 孙枝蔚 《广化寺谒忠烈祠步吴梅村韵》之三:“何人直笔擅《阳秋》,可惜清流葬浊流。”

(3).谓褒贬。《晋书·褚裒传》:“ 譙国 桓彝 见而目之曰:‘ 季野 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郭生》:“ 王 諦视之,其所涂留,似有阳秋。”

(4).指年龄。《晋书·王献之传》:“陛下践阼,阳秋尚富,尽心竭智以辅圣明。”

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2).即 承明庐 。《汉书·翼奉传》:“ 未央宫 又无 高门 、 武臺 、 麒麟 、 凤皇 、 * 、 玉堂 、 金华 之殿,独有 前殿 、 曲臺 、 渐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阳尹荆州》诗:“驂驾乘駟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想夜半 承明 ,留教视草,却遣筹边。”参见“ 承明庐 ”。

问俗

访问风俗。《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郑玄 注:“俗,谓常所行与所恶也。” 宋 叶适 《除秘阁修撰谢表》:“及此扶行而问俗,几成尸素以具官。”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诗:“畴昔五马来 江 东,停麾问俗何雍雍。”

桑梓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家拜

政府派人去某人家中授予官职,以示礼遇。《后汉书·徐稺传》:“时 陈蕃 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 稺 不免之,既謁而退。 蕃 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 太原 太守,皆不就。” 李贤 注:“家拜,就家而拜之也。”

松楸

(1).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陈象设於园寝兮,映舆鍐於松楸。”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见寄》诗:“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簫鼓入松楸。”《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祖先松楸,去郭数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兵燹难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剑无人葬。”

(2).特指父母坟茔。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思颍诗》:“﹝ 欧阳修 ﹞逍遥於 潁 ,盖无几时,惜无一语及於松楸之思。”

堂事

(1).谓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礼记·礼器》:“他日祭, 子路 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 孔颖达 疏:“谓正祭之后儐尸之时事。尸於堂,故云堂事。交乎阶,谓在堂下之人送饌至阶,堂上之人,於阶受取。”

(2).审理案件之事。因在公堂上举行,故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须臾,知州升堂, 顾提控 覷个堂事空便,跪下禀道:‘吏典平日伏侍老爷,并不敢有私情冒禀。’”《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九点鐘坐堂,碰着堂事少,十点鐘也可以完了。”《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进了大门,见出出进进人役甚多,知有堂事。”

相俪

对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龙虎类感,则字字相儷。”

何物

亦作“ 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管子·小问》:“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问曰:‘ 夏侯湛 作《羊秉叙》,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志》:“ 卢志 於众坐问 陆士衡 :‘ 陆逊 陆抗 是君何物?’”

(2).什么,哪一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晋书·王衍传》:“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后汉书·文苑传·祢衡》“死公!云等道” 唐 李贤 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门生》:“ 檜 大怒曰:‘我杀 赵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尔耶!’”

负舟

承载舟船。 汉 焦赣 《易林·大有之蛊》“黄龙景星”原注:“ 禹 渡 江 ,黄龙负舟。” 唐 苏颋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诗:“荷芰轻熏幄,鱼龙出负舟。” 清 查慎行 《次韵答刘东皋》:“展翼须大风,负舟视积水。”

翻覆

(1) 使从直立的、水平的或正常的位置上倾覆

车辆翻覆

(2) 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天地翻覆

(3) 来回翻动身体

夜间翻覆不能眠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行止

(1) 行动的踪迹

行止难测

(2) 行动;活动

(3) 犹言一举一动

故大英雄见得定,识得破,不偷一时之欢娱,坏自己与他的行止。——《三刻拍案惊奇》

倘来

不应得而得或无意中得到。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词:“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忠孝是立身之本,这钱财是倘来之物。”《二刻拍案惊奇》卷八:“赢时节道是倘来之物,就有粘头的、讨赏的、帮衬的,大家来撮哄。” 清 黄景仁 《丁酉正月四日自寿》诗之二:“倘来事业惭青鬢,未了名心为老亲。”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无尤

(1).没有过失。《老子》:“夫唯不争,故无尤。”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奉礼度以战兢,及亲疎而无尤者,良人也。”

(2).不加谴罪。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祀》:“天无尤焉,而辞顺恭,宜可喜也。”

没有过失。《老子》:“夫唯不争,故无尤。”《晋书·挚虞传》:“若推之於物则无忤,求之於身则无尤,万物理顺,内外咸宜。”无,一本作“ 无 ”。

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邦人

(1).国人;百姓。《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按,《史记·鲁世家》作“国人”。 宋 沉辽 《和颖叔西园春宴》:“太守乐邦人,纵观迨时豊。” 清 方文 《东湖行》:“郡县有司既草草,邦人好事者亦少。”

(2).诸侯。《诗·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毛 传:“邦人诸友,谓诸侯也。”

(3).乡里之人;同乡。《韩诗外传》卷十:“臣 麦丘 之邦人。” 宋 梅尧臣 《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明 高启 《死亭湾》诗:“邸吏惊赤綬,邦人候朱轮。” 清 吴廷华 《沉孝子行》:“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

前修

亦作“ 前修 ”。犹前贤。《楚辞·离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后汉书·刘恺传》:“今 愷 景仰前脩,有 伯夷 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 李贤 注:“前修,前贤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伟矣前修,学坚多饱。” 宋 陈亮 《答陈知丞启》:“犹怀晚进,及识前脩。”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暇心开丽瞩,远致越前修。”

弘济

(1).广为救助。《书·顾命》:“今天降疾殆,弗兴弗悟,尔尚明时朕言,用敬保元子 釗 弘济于艰难。” 前蜀 杜光庭 《王宗寿常侍丈人山醮词》:“公私清泰,家眷安寧,即永荷众圣弘济之恩。”《文献通考·经籍一》:“本非有祖述 汤 武 ,弘济苍生之夙志。”

(2).宽宏,大度。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裴僕射 善谈明理,混混有雅致” 刘孝标 注引《冀州记》:“ 頠 弘济有清识。”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临刑东市,颜色不异” 刘孝标 注引《魏志》:“ 玄 ( 夏侯玄 )格量弘济,颜色不异,举止自若。”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何瑭,朝代:明代

    芦花秋似雪,掩映钓鱼舟。

    先世嬉游处,经过泪暗流。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舟子起添缆,夜潮同雨来。寒声相乱急,远梦自然回。水鸟鸣还睡,风灯暗复开。宦游常作客,未息为贫催。
  • 作者:李之世,朝代:明代

    孤山两片石,分峙蠡湖中。

    地控三江险,波连九派通。

    断鳌悬左右,卓剑并雌雄。

    开凿何年始,川流尽汇东。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搔冰珠重步微摇,约臂金寒束未牢。要见低鬟揎玉腕,更须斜抱紫檀槽。
  • 作者:苏颂,朝代:宋代
    平林行尽到岩扃,一昔恬然道味生。爽籁远随林谷响,飞云时拂栋梁轻。间倾仙斝流琼液,高论神方鍊日精。更想真游成不寐,坐听松韵到黎明。
  • 作者:朱庆馀,朝代:唐代
    短亭分袂后,倚槛思偏孤。雨雪落残腊,轮蹄在远涂。人情难故旧,草色易凋枯。共有男儿事,何年入帝都。
  • 作者:沈鲸,朝代:明代

    生平举动存温让。论从军要扬威武。

    披坚持仗。小生:你丈夫虽不晓武艺。

    料曾看些兵书。旦:虎略龙韬虽闲习。

    小生:既能如此。军门立功就容易了。

    旦:未必功成翻掌奴家丈夫昔是涿州儒生。今为部下军士。必望老爷青目。愿优恤度同天样合前小生众。

  • 作者:吴潜,朝代:宋代
    不禁归梦五更长,出见宽闲若故乡。天外惨舒云黑白,陇头大小麦青黄。水虽四泽无芦苇,地不多山少柘桑。却有一般堪爱赏,虬髯老桧郁苍苍。
  • 作者:陈著,朝代:宋代
    山一抹于天之末兮,弥隐隐而弥妍。松矫矫龙其脊兮,飒张髯而自全。有美一人兮,桥之外水之边。意其悠然有见兮,双鹭飞飞而在天。
  • 作者:楼钥,朝代:宋代
    公居山外我城中,不见成疏见亦空。要是归来当一见,待携藜杖访支公。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