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原文
一章南山有菊,于采其英。谁从汝往,视我惸惸。
伊时之人,谁适有比。
不与我谋,不知其已。
二章薄言采之,遵彼山曲。
汝来迟迟,去我何速。
伊时之人,谁适与同。
不与我好,殆其觏凶。
三章江汉滔滔,有楫有杭。
谁以济此,中流且风。
嗟尔君子,时处时默。
微云反覆,无伤尔足。
诗词问答
问:采菊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采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章
(1).歌曲诗文的一段,亦指诗文的一篇。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易·乾》“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三国 魏 王弼 注:“此一章全説天气以明之也。” 唐 白居易 《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诗:“一章锦绣段,八韵琼瑶音。”《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那先生开讲《中庸》,开卷便是‘天命之谓性’一章。”
(2).古历以十九年为一章。《周髀算经》卷下:“十九岁为一章。”《左传·僖公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孔颖达 疏:“计十九年而有七闰,古历十九年为一章,以其闰餘尽故也。” 宋 赵夔 《道过遂县泊舟瞻》诗:“成佛经千祀,鐫崖已一章。”原注:“僧云十九年矣, 汉 历十九年为一章。”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惸惸
(1).忧思貌。《诗·小雅·正月》:“忧心惸惸,念我无禄。” 毛 传:“惸惸,忧意也。” 清 黄景仁 《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诗:“元凶胆裂心惸惸,枝顽助恶阴使令。”
(2).孤单无依貌。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贱妾惸惸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诗:“呱呱三儿泣,惸惸一夫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合肥 龚芝麓 尚书……殁於客邸,两孙惸惸孤露,无过存者。”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薄言
(1).急急忙忙。《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高亨 注:“薄,急急忙忙。言,读为焉或然。”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尽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忽被戒羸驂,薄言事南征。” 清 方文 《王雷臣待御招同沉仲连李叔则喜而作歌》:“我謁 王公 霜气肃,适有三贤先在屋。薄言取酒御风寒,涓滴纔濡春满腹。”一说为助词。见 清 刘淇 《助字辨略》卷五。
(2).浅薄的话。多用作谦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鬢髮班白,幸逢推荐,恩命垂至,自貽颠危,昏昏薄言,罔知攸处。” 宋 梅尧臣 《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诗:“聊此陈薄言,忉怛不能重。”
山曲
山势弯曲隐蔽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沽水》:“又东南逕温泉东,泉在山曲之中。” 唐 元结 《游潓泉示泉上学者》诗:“草堂在山曲,澄澜涵阶除。” 元 杨载 《奉题伯父双峰樵隐》诗:“山曲两三家,相过路不赊。”
来迟
汉武帝 为 李夫人 所作诗中之辞。 李夫人 少而夭卒, 汉武帝 思念不已。方士 少翁 言能致其神。令帝居帐,遥望见好女如 李夫人 之貌。帝益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见《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观 高祖 之咏《大风》, 孝武 之叹‘来迟’,歌童被声,莫敢不协。”
与同
(1).与之相同。《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郑玄 笺:“ 卫 之诸臣行如是,不与诸伯之臣同。”《淮南子·泰族训》:“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
(2).犹同。谓与人一齐。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四折:“寡人带酒,与同二人欲要起身,被店主人家扯住。”《水浒传》第六七回:“却説 关胜 与同 宣赞 、 郝思文 ,引领五千军马接来,相近 凌州 。”
殆其
大概。《庄子·天运》:“汝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礼仪,建之以大清。”《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借之仪者,殆其惑哉!” 宋 范成大 《荣木》诗:“今我不学,殆其已而。”按,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五:“其,犹殆也……其与殆同意,故又以其殆连文。”
三章
(1).三条法律。 汉高祖 刘邦 率兵进入 咸阳 时,与父老约法三章: * 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见《史记·高祖本纪》。 明 王象春 《书项王庙壁》诗:“三章既沛 秦川 雨,入关又纵 阿房 炬。” 清 蒋业晋 《徙兵行》:“重臣遥遥仗节鉞,抚循备至逾三章。”
(2).泛指简单明确的法律或规章。《南史·袁昂传》:“莫严五辟於明君之朝,峻三章於圣主之日。”
江汉
(1). 长江 和 汉水 。《书·禹贡》:“ 江 汉 朝宗於海。”《诗·小雅·四月》:“滔滔 江 汉 ,南国之纪。” 朱熹 集传:“ 江 汉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 江 汉 之间,不惊鸡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盖。” 清 黄景仁 《黄鹤楼用崔韵》:“欲把登临倚长笛,滔滔 江 汉 不胜愁。”
(2).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荆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 江 汉 之君,悲其坠屨, 少原 之妇,哭其亡簪。”《后汉书·荀彧传》:“ 绍 既新败,众惧人扰,今不因而定之,而欲远兵 江 汉 ,若 绍 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文选·江淹<望荆山>诗》:“奉义至 江 汉 ,始知 楚 塞长。” 李善 注:“ 江 汉 , 荆 楚 之境也。”
(3).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东部地区。 唐 杜甫 《枯棕》诗:“嗟我 江 汉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鳌 注:“ 江 汉 ,指 巴 蜀 。”
(4).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区。 陈毅 《吟 * 形势》:“ 江 汉 飞传 刘 邓捷,中原重见 李 郑 回。”
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 周立波《悼田守尧同志》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楚辞·东方朔·七谏》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书》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2) 江河的中段
长江中流
(3) 中等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反覆
亦作“ 反復 ”。 1.重复再三;翻来覆去。《易·乾》:“终日乾乾,反復道也。” 朱熹 本义:“反復,重復践行之意。”《孟子·万章下》:“君有大过则諫,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后汉书·陈蕃传》:“言及反覆,诚辞恳切。”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春给我一瓣嫩绿的叶,我反复地寻求着诗意。”
(2).变化无常。《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反覆。” 朱熹 集传:“反覆,倾侧无常之意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和亲》:“反復无信,百约百叛。” 宋 苏轼 《罢徐州往南京寄子由》诗之四:“岁月如宿昔,人事几反覆。” 明 王琼 《双溪杂记》:“故世道反覆,相寻亦无一定。” 陈白尘 《大风歌》第五幕:“当年他投奔 高皇帝 之时,我等大都说他是反复乱臣?”
(3).翻转,颠倒。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往者天尝在下,地尝在上,反覆颠倒。”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夫 庄周 安知有毁誉哉!彼盖不胜天下之颠倒反覆於名实者,故激而为是言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调得平仄成文,又虑阴阳反覆。”
(4).倾覆;倾动。《战国策·赵策二》:“欲反覆 齐国 而不能。”《文选·班固<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 李善 注:“反覆,犹倾动也。”
(5).动荡,动乱。《后汉书·伏湛传》:“遭时反覆,不离兵凶。” 宋 李纲 《议迎还两宫札子》:“宗社颠危,天下反覆。”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天知世道将反覆,故出此书示臣鵠。”
(6).来回;往返。《后汉书·耿弇传》:“我至 长安 ,与国家陈 渔阳 、 上谷 兵马之用,还出 太原 、 代郡 ,反覆数十日。”《陈书·周文育传》:“﹝ 文育 ﹞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 唐 罗隐 《芳树》诗:“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覆无终已。”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 巩 辞不能,书反復至五六,辞不获。”《西游记》第二八回:“乘龙福老,往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覆果然忧虑过。”
(7).再三考虑;再三研究。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沉潜乎训义,反復乎句读。” 宋 苏舜钦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反復身世,惘然莫知。”《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愿陛下反覆臣言,慎勿轻事改易。”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及反覆《明史·土司传》,始知 明 代用兵多者,皆在 滇 粤 土司之地,汉兵三而土兵七。”
(8).指反覆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反覆。”原注:“举一字而诵,皆成句,无不押韵,反覆成文也。 李 公《诗格》有此二十字诗。” 郭绍虞 校释引《冰川诗式》所举一例为:“碧天临逈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歛闲亭。”并谓“此二十字,连环读,反覆成诗四十首”。
(9).修辞格之一。用同一语句,反复申说,以表现强烈情感的修辞手法。《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孟子·万章上》:“ 子产 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以上例句都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10).重迭。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山反覆而参错,水遶灌而縈薄。”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送别》:“那瓦儿一片片反覆又蹊蹺。”
无伤
(1).没有什么关系;不妨。《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唐 杜甫 《壮游》诗:“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水浒传》第七回:“衙内怕 林冲 是箇好汉,不敢欺他,这个无伤。” 清 吴敏树 《淮阴侯论》:“ 汉 诚胜 楚 , 信 则为 汉 臣,无伤者。”
(2).不损害;不伤害。《韩非子·说难》:“有与同污者,则必以大饰其无伤也;有与同败者,则必以明饰其无失也。” 晋 支遁 《还东山上哀帝书》:“篤慈孝之爱,蠕动无伤;衔抚惜之哀,永悼不仁。”
(3).即罔象。神话传说中的精怪之名。《尸子》卷下:“地中有犬,名曰地狼,有人名曰 无伤 。”一说,水神名。参阅《庄子·达生》“水有 无伤 ” 唐 陆德明 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