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大年知处州二首原文
夫子厌承明,还求领郡行。两章干负扆,数刻对延英。
岂独彩衣乐,兼为昼锦荣。
圣朝循吏传,首得见君名。
诗词问答
问:送杨大年知处州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钱若水
问:送杨大年知处州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钱若水的名句有哪些?答:钱若水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夫子
(1) 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2) 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4) 称呼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5) 孔门的学生对孔子的称呼
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2).即 承明庐 。《汉书·翼奉传》:“ 未央宫 又无 高门 、 武臺 、 麒麟 、 凤皇 、 * 、 玉堂 、 金华 之殿,独有 前殿 、 曲臺 、 渐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阳尹荆州》诗:“驂驾乘駟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想夜半 承明 ,留教视草,却遣筹边。”参见“ 承明庐 ”。
负扆
亦作“ 负依 ”。背靠屏风。指皇帝临朝听政。《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 杨倞 注:“户牖之间谓之依,亦作扆,扆、依音同。”《淮南子·氾论训》:“ 周公 继 文王 之业,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政,平夷狄之乱,诛 管 蔡 之罪,负扆而朝诸侯。” 高诱 注:“负,背也。扆,户牖之间。言南面也。” 唐 白居易 《采诗官》诗:“一人负扆常端默,百辟入门两自媚。” 章炳麟 《秦政记》:“ 秦皇 负扆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
延英
见“ 延英殿 ”。
岂独
难道只是;何止。《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 田成子 一旦杀 齐 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唐 杜甫 《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簫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 夏国 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 夏国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黄遵宪 《四用前韵》:“岂独 汉 唐 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彩衣
(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 楚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著五色斑斕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 宋 王禹偁 《谢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盖陛下义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黄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养。”
(2).指戏曲表演的服装。《红楼梦》第五四回:“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料着 贾母 爱听的三五齣戏的彩衣包了来。”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下:“忽有綵衣小儿自外入,顷刻至数百人,结束如一,阶墀尽满。”
(2).谓孝养父母。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弥孝,熙熙愉愉,承颜侍膳,虽隆云路之望,终确綵衣之恋。” 宋 沉遘 《五言送徐同年谔出京》:“还家昼锦乐,拜寿綵衣荣。”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綵衣归来奉翁母,愿言寿比三山久。”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瑶斝,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参见“ 綵衣娱亲 ”。
昼锦
《汉书·项籍传》载 秦 末 项羽 入 关 ,屠 咸阳 。或劝其留居 关中 , 羽 见 秦 宫已毁,思归 江 东,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史记·项羽本纪》作“衣绣夜行”。后遂称富贵还乡为“衣锦昼行”,省作“昼锦”。《北史·毛鸿宾传》:“ 明帝 以 鸿宾 兄弟所定处多,乃改 北地郡 为 北雍州 , 鸿宾 为刺史。詔曰:‘此以昼锦荣卿也。’” 前蜀 贯休 《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诗:“嫖姚留不住,昼锦已归迟。” 清 吴伟业 《项王庙》诗:“凄凉思昼锦,遗恨在 彭城 。”
圣朝
封建时代称本朝
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为宰时,清勤明快,无愧循吏。” 章炳麟 《訄书·通法》:“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