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盐铁尚书(时太庙宿斋)原文
南宫环雉隔嚣尘,况值清斋宿大臣。城绝鼓钟更点后,雨凉烟树月华新。
檐前漱晓穹苍碧,庭下眠秋沆瀣津。
闻说务闲心更静,此时忧国合求人。
诗词问答
问:上盐铁尚书(时太庙宿斋)的作者是谁?答:薛能
问:上盐铁尚书(时太庙宿斋)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上盐铁尚书(时太庙宿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薛能的名句有哪些?答:薛能名句大全
薛能上盐铁尚书(时太庙宿斋)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559-21
参考注释
南宫
复姓
嚣尘
亦作“嚻尘”。1.喧闹扬尘。《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 杨伯峻 注:“嚣,喧闹。尘,尘土飞扬。” 宋 曾巩 《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诗:“更闻雷远相从乐,世道嚣尘岂可干。”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外]石林精舍嚣尘少,[生]仗尔高朋探寂寥。”
(2).指纷扰的尘世。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桥》诗:“嚻尘自兹隔,赏心於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唐 白居易 《期李二十文略王十八质夫不至独宿仙游寺》诗:“ 文略 也从牵吏役, 质夫 何故恋嚣尘?” 宋 张孝祥 《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词:“清斋浄戒,休作断肠垂泪债;识破嚣尘,作箇逍遥物外人。”《再生缘》第三回:“已托禪心归浄界,还遭俗累涉嚣尘。”
清斋
(1).谓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洁身静心以示诚敬。《旧唐书·礼仪志四》:“其太尉行事前一日,於致斋所具羽仪卤簿,公服引入,亲授祝版,乃赴清斋所。” 唐 顾云 《华清词》诗:“相公清斋朝蕊宫,太上符籙龙蛇踪。”《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文王 清斋三日,沐浴圣体。第三日, 文王 宣文武排鑾驾再去求贤。”
(2).谓素食,长斋。 晋 支遁 《五月长斋》诗:“令月肇清斋,德泽润无疆。” 唐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清 唐孙华 《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中夜饥肠自雷转,清斋三月常无盐。”
(3).清静之室。 郁达夫 《盐原日记诗抄》之二:“何人解得山居乐,六月清斋午梦凉。”
大臣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赵王与大将军 廉颇诸大臣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鼓钟
见“ 鼓鐘 ”。
亦作“ 鼓钟 ”。1.敲钟。《诗·小雅·鼓锺》:“鼓钟将将, 淮水 汤汤,忧心且伤。”
(2).鼓与钟。《淮南子·本经训》:“雷鸣之声,可以鼓钟写也。” 唐 鲍溶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诗:“山知槱柞新烟火,臣望簫韶旧鼓鐘。” 宋 苏轼 《大别方丈铭》:“我作铭诗,相其木鱼,与其鼓鐘。”
(3).山名。《山海经·中山经》:“东三百里,曰 鼓钟之山 , 帝臺 之所以觴百神也。” 郭璞 注:“举觴燕会,则於此山,因名为 鼓钟 也。”
(4).古代掌管鼓钟的官吏。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驳<实庵字说>》:“又请看《大克鼎》吧,所锡的不是有‘史,小臣,霝,龠,鼓钟’吗?霝就是灵,也就是巫。龠是籥师。鼓钟是司鼓钟的官。因为这三者都和史与小臣并列,故知必是同类。这是金文上以‘巫史吏职’为锡品的例子。”
更点
(1).古代计时单位。因滴漏而得名。每夜分为五更,每一更次分为五点。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 文德殿 钟鼓院 於夜漏不尽刻,既天未晓,则但挝鼓六通而无更点也,故不知者乃谓禁中有六更。”
(2).指更鼓之声。 唐 薛能 《上盐铁尚书》诗:“城絶鼓鐘更点后,雨凉烟树月华新。” 宋 岳珂 《祝英台近·北固亭》词:“倚楼休弄新声,重城门掩,歷歷数 西州 更点。” 清 曹寅 《鹿墟冶堂夜归不及送题扇却寄》诗:“城上虾蟆更点迟,摘船刚过夜渔时。”
雨凉
雨后的凉快天气。 唐 郑谷 《题汝州从事厅》诗:“自説小池栽苇后,雨凉频见鷺鶿飞。”
烟树
亦作“烟树”。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唐 孟浩然 《闲园怀苏子》诗:“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元 周孚先 《蝶恋花》词:“舟艤津亭何处?晓起瓏璁,回首 * 树。”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我记住远地烟树,就系君去处。”
月华
(1) 月光;月色
夜久无云天练净,月华如水正三更。——《秦併六国平话》
(2) 月光照射到云层上,呈现在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
穹苍
地球上空巨大的圆拱或穹窿;天空,苍穹
舒愤诉穹苍
杀气凌穹苍
沆瀣
夜间的水气,露水
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司马相如《大人赋》
闻说
犹听说。 唐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 天台 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闲心
闲适的心情
没有闲心管这种事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忧国
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求人
央求他人为自己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