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云锁吴山,重阳近、满城风雨。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
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
纵鸟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
村隐隐,牛羊路。
烟冉冉,蒹葭渡。
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
世乱可堪逢节序,身闲犹有余风度。
且凭高、呼酒发狂歌,愁何处。
诗词问答
问:《满江红 丙午重阳前二日雨霁,泗泾倚兰望九》的作者是谁?答:邵亨贞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邵亨贞的名句有哪些?答:邵亨贞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吴山
(1).山名。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南。参见“ 吴岳 ”。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称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东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颜亮 )閲 柳 ( 柳永 )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吴山 立马之思。”
(3). 吴 地的山。 三国 吴 故地的山。《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鹊起登 吴 山,凤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 孙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 清 陈维崧 《卜算子·阻闸瓜步》词:“风急 楚 天秋,日落 吴 山暮。”
(4). 吴 地的山。 春秋 吴 故地的山。 唐 贾岛 《送朱可久归越中》诗:“ 吴 山侵 越 众, 隋 柳入 唐 疏。” 明 徐渭 《三茅观观潮》诗:“ 吴 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5). 吴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 吴 山 楚 泽行徧,只欠到 瀟 湘 。”
见“ 吴坂 ”。
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满城风雨
原形容秋天的情景,后形容事情传遍各个角落,到处议论纷纷
层楼
高楼。 汉 繁钦 《建章凤阙赋》:“象玄圃之层楼,肖华盖之丽天。” 宋 张先 《卜算子慢》词:“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见。” 元 萨都剌 《层楼即事》诗:“半空云气层楼暗,四月 江 南欲雨天。” 贺敬之 《雷锋之歌》:“我胸中的层楼呵,有八面来风!”
摩挲
用手抚摩
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后汉书·蓟子训传》
病眼
(1).谓老眼昏花。 唐 白居易 《别行简》诗:“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鬢雪。”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离心不忍闻春鸟,病眼何堪送落暉。”
(2).眼睛有病;有病的眼睛。 唐 温庭筠 《雪》诗之一:“ 谢庄 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宋 邵雍 《代书寄长安幕张文通》诗:“枯肠忺饮酒,病眼怕看书。”
延伫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将反。” 王逸 注:“延,长也;佇,立貌。”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无与归,石逕荒凉徒延佇。”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我怀寄渊澹,庭户久延佇。”
(2).引颈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晋 陶潜 《停云》诗:“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书·宗钦传》:“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岂无英奇,副我延佇。” 宋 叶适 《邵子文墓志铭》:“所至皆解榻延佇倾待之。” 清 吴伟业 《题河渚图送胡彦远南归》诗:“想见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归隐。 南朝 宋 沉约 《赤松涧》诗:“愿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时当来还,延佇青巖侧。”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丛兰坂,香洁静明,延佇者忘疲矣。” 郑泽 《杂诗五首答钝庵》:“结庐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观望,犹豫不决。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诗:“明日策杖归,去住两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班荆劝客小延佇,酌酒赋诗相料理。” 明 无名氏 《画眉序·西湖》套曲:“更无妨待月,片时延竚。” 李广田 《冬景》:“他稍稍延伫了一会,听到大门里脚步声赶来才拔步跑开。”
(6).拖延。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怀疑重请,延佇于今二十六年矣。”
忘世
忘却世情。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戊午拜复职奉祠之命》词:“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
催租
(1).国家催缴土地税。 宋 范成大 《后催租行》:“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2).指向佃户催缴地租。《察哈尔民歌·遭荒年》:“地里没打粮,东家催租忙;凶恶如虎狼,穷人泪汪汪,呀呼咳!”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诗句
诗的句子。亦泛指诗。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 侯生 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元 萨都剌 《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 三国 酒杯间。” 郭小川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鸟巾
古代吊唁时戴的暗色头巾。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陈烈遵古礼》:“《诗》不云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今将与二三子行此礼,於是鸟巾栏鞟,与二十餘生,望门以手据地膝行,号慟而入孝堂。”
潦倒
(1) 举止散漫,不自检束
几分潦倒模样
(2) 颓丧,失意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3) 衰老
龙钟潦倒
(4) 反常;颠倒
言语潦倒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冉冉
(1) 渐进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软下垂的样子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蒹葭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鵠,倚是蒹葭。”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 蒹葭玉树 ”。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胡惠生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兴废
(1).盛衰,兴亡。《汉书·匡衡传》:“ 三代 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唐 温庭筠 《开圣寺》诗:“犹有 南朝 旧碑在,敢将兴废问渔翁。” 陈毅 《游晋祠》诗:“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2).指兴复废毁的事物。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 史 白 ,兴废之术,矢陈厥谋。”
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可堪
用于问句句首,等于说“那堪”、“怎堪”,即“那能禁得住”、“怎能受得了”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节序
节令,节气;节令的顺序。 南朝 梁 江淹 《谢仆射游览》诗:“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时菊耀巖阿,云霞冠秋岭。” 唐 骆宾王 《畴昔篇》:“ 江 南节序多,文酒屡经过。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词之一:“惊节序,叹沉浮,穠华如梦水东流。” 李大钊 《青春》:“每更节序,輒动怀思,人事万端,那堪回首,或则幽闺善怨,或则骚客工愁。”
余风
遗风;遗留的风教
凭高
登临高处。 唐 李白 《天台晓望》诗:“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 渤 。” 前蜀 韦庄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诗:“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凭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远。”
亦作“ 凭高 ”。凭借高处。 清 黄鷟来 《回澜阁》诗:“河流此日望迴澜,杰阁凭高纵大观。” 清 黄鷟来 《文选楼怀古》诗:“不用凴高叹陈迹,江山文藻自长存。”
狂歌
纵情歌咏。 汉 徐干 《中论·夭寿》:“或披髮而狂歌,或三黜而不去。” 唐 杜甫 《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词:“説剑论诗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陈去病 《昼寝杂感》诗:“客难解嘲俱未洽,狂歌哀哭更何徒。”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精彩推荐:
- 吾子一布衣,抱道仍怀德。人呻仰其高,耐寒如松柏。亦复诮其介,忍穷如铁石。欲耕且无田,欲住且无宅。借人茅舍居,破漏无遮幂。兀坐懒扫除,凝尘常满席。文章老更成,初不事雕刻。间为场屋游,往往遭弃掷。进取既不谐,资身又无策。敩学三十年,尝作离乡客。亦岂无六亲,为亲成间隔。亦欲求知音,无奈俗眼白。不知何所负,半生罹此厄。空读万卷书,不得稽古力。昨朝起开门,雪深平地尺。极目望四郊,万里如一色。穷人尽皱眉,共畏寒威逼。亦大不能堪,君独无戚戚。危然书窗下,哦诗度朝夕。我送一壶酒,酒面蛆浮碧。但可浇愁肠,岂足资欢适。君乃走长篇,再三叙感激。笔下有如君,足为人楷式。勿谓道难行,自古有通塞。时来会见上通津,莫忧计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