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首·其三十三原文
发足超方,地头亲到。
遇著险峻道途,杀活杖子变豹。
米仓大路平如砥,未免漆桶里著到。
不搽红粉也风流,大抵还他肌骨好。
诗词问答
问:颂古四十首·其三十三的作者是谁?答:释守珣
问:颂古四十首·其三十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守珣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守珣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2. 以上同上书卷二六
参考注释
发足
起程;出发。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驥士发足,众士乃误; 韩信 立功, 淮阴 乃震。”《坛经·行由品》:“ 惠能 辞违祖已,发足南行。”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团圆》:“我在 东甌 发足,渡口登舟。” 清 陈确 《与刘伯绳书》:“如兄欲至京师,必先自 越城 发足,乌有先见京师而后发程之理?”
地头
(1) 田地的边缘
小伙子们围坐在地头上
(2) 〈方〉∶当地;本地
他初来乍到,地头儿生
(3) 〈方〉∶终点;目的地
这列车怎么还不到地头儿?
(4) 书页下端的空白处
险峻
陡峭险恶
险峻的群山
道途
道路,路途
唯恐道途显晦。——唐· 李朝威《柳毅传》
杀活
(1).谓死与生。 汉 刘向 《列女传·齐义继母》:“今皆赦之,是纵有罪也;皆杀之,是诛无辜也;寡人度其母能知子善恶,试问其母,听其所欲杀活。”《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帝不听,竟遣使齎金屑饮 晃 及其妻子”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晃 之为任,歷年已久,岂得於杀活之际,方论至理之本。”
(2).指定人之死活。《朱子语类》卷一一○:“盖 龟山 当此时,虽负重名,亦无杀活手段。”
(3).指下棋时的杀着与活路。 明 宋濂 《<南堂禅师语录>序》:“在他人为之,拘滞一隅,动輒有碍,或得乎此竟遗於彼。师於杀活之机纵横皆自如矣。”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一》:“格致有行者,如人学弈碁相似,但终日打谱,亦不能尽达杀活之机;必亦与人对弈,而后谱中谱外之理,皆有以悉喻其故。”
杖子
(1).棍棒。多指仪杖或刑杖。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又有裹锦缘小帽、锦络宽衫士兵,各执银裹头黑漆杖子。”《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 山前行 回转头来,看着小娘子道:‘你见 静山 大王,吃不得几杖子。 * 放火都认了。’”
(2).板壁。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三章:“她听到 王大棒子 在大门外的叫骂声,急中生智,就奔到后院的木板杖子前,噔噔两脚把板杖子踹了个大口子,回身背起 玉宝 就钻出了杖子。”
变豹
(1).犹豹变。原喻在社会变革中,君子像华美的豹纹起润色鸿业的作用。语本《易。革》:“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唐 欧阳詹 《送王式东游序》:“ 公范 见变豹之理,将游东诸侯国。”
(2).比喻地位发生显著转变,由贫贱而显贵。《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他时变豹贵非常,今日权为途路客。”
(3).指随机应变。《古尊宿语录》卷四二:“师云:‘ 云门 虽善临时变豹,东札西札,未免和泥合水。’”
大路
(1) 大道
(2) 正道,正当途径。亦称“正路”
未免
(1) 实在是,不能不说是
你的发言未免长了些
(2) 不免
初次见面,未免有些拘束
红粉
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粉,旧时借指年轻妇女,美女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大抵
大概;大致
肌骨
(1).肌肉与骨骼。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汉书·王莽传下》:“军人分裂 莽 身,支节肌骨臠分,争相杀者数十人。” 宋 欧阳修 《秋声赋》:“其气凛冽,砭人肌骨。”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白云泉》:“行游渴甚,取泉水连啜数甌,喉吻润而肌骨清矣。”
(2).犹胸臆。常指内心深处。《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致其使,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权 之怨疾,将刻肌骨。”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抚臆论报,早誓肌骨。”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覬南方之行李,时枉笔墨,特赐教诲,不惟增疎贱之光明,抑实得以刻心思,铭肌骨,而佩服矜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