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赠王介甫原文 诗词名句

赠王介甫

作者:段缝 朝代:宋代

赠王介甫原文

溪桥久废湮,竹树半攲侧。

梦寻六代尘,老构一椽宅。

谁知江令门,犹倒山公舄。

霸气消旧朝,歌声慨陈迹。

鼎族昔繁华,荒径今岑寂。

愿言辟榛芜,重与开景色。

石叠云自生,渠凿流不息。

我幸卜公邻,望衡步咫尺。

晨夕惬素心,把臂共悦怿。

西崦带烟樵,南埭钓水食。

底事忧怦怦,相将爱惕惕。

或筑吟诗坛,或设谈经席。

焉知才不才,聊各适其适。

岸帻豁眼界,挥麈吐胸臆。

陇晴许扶鸠,水涨可𣏾鹢。

嗒然得丧忘,往事莫凄恻。

佳会不可常,岁月岂抛掷。

蒙庄赖妻贤,渊明空子责。

弱木手自栽,勿徒嗟立壁。

滋培待其成,斧削工师职。

更为广轩亭,左右支图籍。

钟山挹爽来,烟鸟纷若织。

绿菘篱下采,金尊池上涤。

此盟更岁寒,一笑星发白。

箸力如未尽,尚能越阡陌。

诗词问答

问:赠王介甫的作者是谁?答:段缝
问:赠王介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段缝的名句有哪些?答:段缝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2. 清朱绪曾《金陵诗徵》卷五

参考注释

攲侧

倾斜。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攲侧风帆满,微暝水驛孤。” 清  刘大櫆 《浮山记》:“峭壁倚天,古藤盘结;石楠女贞,相与攲侧被之。”

六代

(1).指 黄帝 、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晋书·乐志上》:“ 周 始二《南》,《风》兼六代。昔 黄帝 作《云门》, 尧 作《咸池》, 舜 作《大韶》, 禹 作《大夏》, 殷 作《大濩》, 周 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乐,宫判始辨。” 章炳麟 《文学说例》:“虽然,六代之乐,今尽崩阤。”

(2).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 汉 。《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 胡三省 注:“六代, 唐 、 虞 、 夏 、 商 、 周 、 汉 。”

(3).指 夏 、 殷 、 周 、 秦 、 汉 、 魏 。 三国  魏  曹冏 有《六代论》,论 夏 、 殷 、 周 、 秦 、 汉 、 魏 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南齐书·高祖十二王传论》:“若夫六代之兴亡, 曹冏 论之当矣。”

(4).指 三国  吴 、 东晋 和 南朝 之 宋 、 齐 、 梁 、 陈 。 唐  李白 《留别金陵诸公》诗:“六代更霸王,遗跡见都城。” 宋  贺铸 《水调歌头·台城游》词:“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 清  顾炎武 《赠邬处士继思》诗:“筇穿 北固 雪,艇迷 京口 烟。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 鲁迅 《无题》诗之一:“六代綺罗成旧梦, 石头城 上月如钩。”

一椽

一条椽子。亦借指一间小屋。《魏书·任城王传》:“居无一椽之室,家闕儋石之粮。” 宋  朱熹 《次张彦辅西原之作》:“无处堪投跡,空山寄一椽。” 清  黄景仁 《夜坐示施雪帆》诗之一:“幸有一椽堪寄傲,底须狂趁六街尘。”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八回:“属者兵连祸结,所至为墟,士持千里之粮,民失一椽之庇。”

江令

(1). 隋  江总 先后仕 南朝  梁 、 陈 及 隋 三朝,仕 陈 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 唐  欧阳询 《道失》诗:“不下结綺阁,空迷 江令 语。琱戈动地来,误杀 陈后主 。” 五代  王涣 《惆怅诗》之九:“狎客沦亡 丽华 死,他年 江令 独来时。”

(2). 南朝  梁  江淹 曾为 建安  吴兴 令和 建元  东武 令,后世亦称“ 江令 ”。 元  王恽 《梦升天》诗:“彤管梦传 江令 笔,紫袍归抱上巖端。”

山公

(1). 晋  山涛 的别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始平》:“ 郭奕 已心醉, 山公 非虚覯。”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松》:“尤长启事,不减 山公 。”参见“ 山公启事 ”。

(2). 晋  山简 ,时人亦称 山公 。 简 字 季伦 , 山涛 幼子,性嗜酒,镇守 襄阳 ,常游 高阳池 ,饮辄大醉。后世诗词中或用为作者自况,或借称嗜酒的朋友。 唐  李白 《秋浦歌》之七:“醉上 山公 马,寒歌 宁  戚 牛。” 宋  辛弃疾 《乌夜啼》词:“江头醉倒 山公 ,月明中。” 郁达夫 《南天酒楼饯别映霞》诗之一:“ 山公 大醉 高阳 夜,可是伤春为柳枝。”

(3).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后汉书·宋均传》“ 浚遒县 有 唐  后 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以为公嫗” 唐  李贤 注:“以男为山公,以女为山嫗,犹祭之有尸主也。”

(4).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李约 ﹞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 江 登 金山 ,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

(5).雄性山魈。《太平广记》卷四二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斑子》:“山魈者, 岭 南所在有之……雄者谓之山公,必求金钱;遇雌者谓之山姑,必求脂粉,与者能相护。”参见“ 山丈 ”。

霸气

(1).霸王气象。指王气,国运。 唐  王勃 《江宁吴少府宅饯宴序》:“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改。” 宋  王安石 《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之二:“霸气消磨不復存,旧朝臺殿秪空村。”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邺中怀古》词:“转眼寒烟縈战垒,耿耿还留霸气。”

(2).勇武雄伟之气。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 东坡 词全是王道, 稼轩 词则兼有霸气,然犹不悖於王也。”

(3).强悍的气势,刚毅之气。 清  许承钦 《钱塘江观潮》诗:“霸气至今消不尽,素车白马驾虹蜺。” 廖仲恺 《临江仙·题柳亚子江楼秋思图》词:“却怜景物萧森,烽烟寂处漫登临。 吴 山 楚 水,霸气易消沉。”

(4).强横霸道的气焰。 夏衍 《忆阿英同志》:“他没有当时有些左翼青年那股霸气,所以不久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赵树理 《邪不压正》:“二姨问:‘ 刘锡元 如今还是那么霸气?’ 聚财 说:‘不是那么霸气,就能硬逼住咱闺女许给人家?’”

歌声

声带经头腔和喉腔共鸣产生的乐音,与说话时声音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长与否;唱歌的声音

歌声飞出窗外

陈迹

过去的事迹;旧迹;过去的事情(物)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清· 袁枚《祭妹文》

六朝陈迹

鼎族

豪门贵族

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白行简《李娃传》

繁华

(1) 繁荣热闹

繁华大街

(2) 指容貌美丽或地位显贵

岑寂

高而静;清冷

去帝乡之岑寂。——《鲍照赋》

愿言

思念殷切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郑玄 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晋  谢混 《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宋  华岳 《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 单于臺 。”

榛芜

(1).草木丛杂。形容荒凉的景象。《后汉书·荀彧传》:“今鑾驾旋軫, 东京 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怀感旧之哀。” 唐  王勃 《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林院榛芜,轩堂委寂。”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叹 洛阳 倾圮榛芜,痛圣驾蒙尘骄虏。”

(2).指丛杂的草木。 唐  元季川 《山中晚兴》诗:“华叶随风扬,珍条杂榛芜。” 徐特立 《公园设立管见》:“更用园丁数人,辟治当道的榛芜,及清洁林中道路,保护林中树木。”

(3).烦琐累赘。 唐  刘知几 《史通·烦省》:“夫论史之烦省者,但当要其事有妄载,苦於榛芜,言有闕书,伤於简略,斯则可以。” 唐  刘知几 《史通·点烦》:“观 子长 此言,实有深鉴。其自撰《史记》,榛芜若此,岂所谓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乎?”

(4).梗塞,阻碍。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 仇兆鳌 注:“榛芜,言道路梗塞。” 清  顾炎武 《将有远行作时犹全越(月)》诗:“长叹天地间,人区日榛芜。出门多蛇虎,局促守一隅。”

(5).荒废,衰微。 明  张煌言 《乡荐经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抑自父兄之教不先,而孝弟其榛芜矣。” 清  侯方域 《书彭西园集后》:“其负盛名时,诗道榛芜,无人足以共切磨者。”

(6).自谦之词。比喻微贱,草味。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元  柳贯 《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诗:“ 南唐 常侍六书学,凌轢 斯  邈 开榛芜。”

景色

风景;景致

一片森林的景色

不息

(1).不停止。《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经法·国次》:“天地无私,四时不息。”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行之以不息,要之以至死。” 郭小川 《祝诗》:“用不息的斗争排除了种种干扰。”

(2).不用呼吸。《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大戴礼记·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

(3).不灭。《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荀子·不苟》:“ 盗跖 吟口,名声若日月,与 舜 、 禹 俱传而不息。”

望衡

形容住处接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甲与乙,望衡而居,皆宦裔也。”参见“ 望衡对宇 ”。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晨夕

犹朝夕。旦与暮。天天;时时。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逯钦立 校注:“数晨夕,算过了几朝几夕,言过日子。”《宋书·自序》:“入为通直郎,时上多行幸,还或侵夜, 邵 启事陈论即为简出。前后密陈政要,上皆纳用之,深相宠待,晨夕兼侍。” 宋  苏舜钦 《迁居》诗:“仰首羡日月,晨夕苦奔趋。”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在 北京 城里,不能晨夕与湖山相对。”

惬素

快心。 唐  韦应物 《晚出府舍与独孤兵曹令狐士曹南寻朱雀街归里第》诗:“分曹幸同简,联骑方愜素。”

把臂

同“ 把鼻 ”。1.握持手臂。表示亲密。 汉  袁康 《越绝书·记吴王占梦》:“伏地而书,既成篇,即相与把臂而决。” 唐  钱起 《过沉氏山居》诗:“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画眉不尽,且去接殷勤,把臂论心到夕曛。”

(2).谓亲切会晤。 清  方文 《张武进环生》诗:“君闻我在兹,汲汲愿把臂。”

(3).谓按脉。 唐  陆龟蒙 《自怜赋》序:“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尝不解衣輟食而后致也。”

同“ 把鼻 ”。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哭鞋》:“今早起来没寻处,使我无把臂。”《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孩儿无事,不消説起。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

悦怿

(1).欢乐;愉快。 汉  班固 《 * 通·礼乐》:“ 郑国 土地民人山居谷汲,男女错杂,为 郑 声以相悦懌。”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听子话此邦,令我心悦懌。” 明  高攀龙 《今日第一要务疏》:“诚得其要而图之,则天心感格,民心悦懌。” 章炳麟 《文学总论》:“心有疑滞,覩辨析之论,则悦懌随之矣。”

(2).谓光润悦目。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六:“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乃一白犬……毛彩清润,悦懌可爱。”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 沧州 有妇人不食,惟日饮水数盃,年四十五六,而面貌悦懌。”

西崦

(1).西山。 唐  戴叔伦 《北山游亭》诗:“西崦水泠泠,沿冈有游亭。” 宋  苏轼 《新城道中》诗:“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餉春耕。” 明  高启 《寄题鄞县青山寺锺秀楼》诗:“西崦暮鐘时,凭阑共僧语。”

(2).指 崦嵫山 。传说中的日落处。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东榑纔吐, 西崦 已仄。”参见“ 崦嵫 ”。

钓水

指钓鱼。 明  刘基 《项伯高诗序》:“ 项君 虽不用於世,而得以放意林泉,耕田钓水,无所维係。”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怦怦

心急貌;心跳貌。《楚辞·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朱熹 集注:“怦怦,心急貌。” 唐  柳宗元 《河间妇传》:“﹝妇﹞闭目曰:‘吾病甚。’与之百物,卒不食。饵之善药,挥去。心怦怦若危柱之弦。” 明  何景明 《后白菊赋》:“心怦怦以憯惻,怀耿耿而苦辛。” 清  吴樾 《< * 时代>自序》:“斯时所与交游者,非官即幕,自不禁怦怦然动功名之念矣。”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阿Q 的心怦怦的跳了。”

将爱

保养。《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好自将爱,一年便健。”

惕惕

忧劳;恐惧

心焉惕惕

诗坛

诗歌界

诗坛盛会

谈经

(1).谈论儒家经义。《宋史·曾几传》:“ 几 独从之,谈经论事,与之合。”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九:“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 先秦  伏胜 看。”

(2).讲说佛经;念经。《北宫词纪·沉醉东风·僧犯奸得马裱褙救》:“对人前敲禪板谈经説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鸷忍·凶憎》:“僧 慧林 谈经 吴 门。”

(3). 宋 代“说话”的四种家数之一。讲说佛经经义或佛经故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谈经者,谓演説佛书。”

不才

没有才能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不才往常见人读佛经,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无理之口头禅,常觉得头昏脑闷。——《老残游记》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岸帻

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汉  孔融 《与韦端书》:“閒僻疾动,不得復与足下岸幘广坐,举杯相于,以为邑邑。”《晋书·谢奕传》:“岸幘笑咏,无异常日。” 唐  白居易 《喜与杨六侍御同宿》诗:“岸幘静当明月夜,匡牀闲卧落花朝。” 宋  陈与义 《岸帻》诗:“岸幘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郭沫若 《颂武汉》诗:“天堑通衢我再来,披襟岸幘嘆雄哉!”

豁眼

犹言开扩视野。 清  吴翊 《西山探梅》诗:“粘衣不嫌花雾重,压帽更爱花枝偏。前迎后送迷远近,豁眼倐上山之颠。”

挥麈

挥动麈尾

抱琴不暇抚,挥麈无由停。——欧阳修《和圣俞聚蚊》

胸臆

内心深处的想法

直抒胸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蒲寿宬,朝代:宋代
    冷冷一涧泉,炯炯千树雪。岁寒铁石心,山中玩芳洁。
  • 作者:李观,朝代:唐代
    卧君山窗下,山鸟与我言。清风何飕飗,松柏中夜繁。久游失归趣,宿此似故园。林烟横近郊,谿月落古原。稚子不待晓,花间出柴门。
  • 作者:方凤,朝代:宋代
    昔与张公子,翩翩访赤松。重来逾两纪,独去宿孤峰。古木苍陂映,禅房侧迳通。夕阴千嶂黑,人静一灯红。幸及轩车会,宁辞杖履从。相看如梦寐,健步愧儿童。春尽山仍好,林深涧忽穷。天低时堕雨,寺远偶闻钟。吊古田无鹿,探奇洞有龙。幽寻穿窈窱,高步蹋玲珑。灵草多成药,疏篁不作丛。岚光疑晻暖,野色在空蒙。下瞰疑无底,言旋复向东。岩阿依断礎,烟嶂落飞淙。细路缘苔磴,危桥跨石谼。泉依山曲曲,云与树重重。巨刹标名岳,穹垣护亩宫。倚栏斜日下,入室老僧逢。零落螭头墨,荒凉马鬣封。不才持薄禄,终古愧高风。驰擔云关裹,传觞雪峡中。追随寻道侣,述作付文雄。急景真流电,浮生尚转蓬。后期观岁晏,来往意憧憧。
  • 作者:曾巩,朝代:宋代
    秋露随节至,宵零在幽篁。灏气入我牖,萧然衾簟凉。念往不能寐,枕书嗟漏长。平生肺腑友,一诀余空床。况有鹊巢德,顾方共糟糠。偕老遂不可,辅贤真淼茫。家事成濩落,娇儿亦彷徨。晤言岂可接,虚貌在中堂。清泪昏我眼,沉忧回我肠。诚知百无益,恩义故难忘。
  • 作者:李之标,朝代:明代

    十年壮志竟成虚,落魄风烟返旧庐。

    可道相逢无狗监,应知赋就愧相如。

    常时丘壑故亡恙,昨日交游今与疏。

    罗雀人情何必问,蓬蒿三径且教锄。

  • 作者:周紫芝,朝代:宋代
    连理枝头并蒂,同心带上双垂。背灯偷赠语低低。一点浓情先寄。翡翠钗头摘处,鸳鸯枕上醒时。酸甜红颗阿谁知。别是人间滋味。
  • 作者:钱起,朝代:唐代
    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
  • 作者:陈著,朝代:宋代
    雍容存器局,沈细入经纶。心好难为弟,身危活得民。余生盟蕙帐,急召应蒲轮。松下旧游处,为谁芳草新。
  • 作者:陈瓘,朝代:宋代
    旧时饶措大,今日壁头陀。为问安心法,禅儒较几何。
  • 作者:姚勉,朝代:宋代
    自古高安欠学宫,新庠赞立竟谁功。青青子佩争弦诵,总在先生化育中。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