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弟词原文
凡闻声,须有省。照自心,察前境。
若方驰骛速回光,悟得昨非由一顷。
昔人五观上时领。
诗词问答
问:诫子弟词的作者是谁?答:陆九韶
问:诫子弟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九韶的名句有哪些?答:陆九韶名句大全
陆九韶诫子弟词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闻声
(1).听到声音。 前蜀 毛文锡 《喜迁莺》词:“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李木庵 《制宪》诗:“总纂加工宜努力,梦中删稿尚闻声。”
(2).听到消息。 柯岩 《奇异的书简·天涯何处无芳草》:“儿子的朋友闻声也都抢着来传阅。”
声名。《南史·任昉传》:“ 褚彦回 尝谓 遥 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立枷》:“当时人心大快, 佐 以此得縉绅闻声。”
方驰
并跑,齐驰。 汉 扬雄 《羽猎赋》:“方驰千駟,狡骑万帅。”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四牡方驰,六龙顿轡。”
回光
(1).回旋晃动的光。 南朝 梁元帝 《古意咏烛诗》:“花中烛,焰焰动帘风;不见来人影,迴光持向空。”
(2).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天空发生短时光亮的现象。 许地山 《黄昏后》:“直等到西方底回光消灭了,他才立起来,一手挟着乐器,一手牵着女儿,从园里慢慢地走出来。”泛指物体反射出的亮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四:“眼前乱投书籍报章的散影,及小镜的回光。”
(3).迷信指离躯远游之神魂返归躯壳。《英烈传》第四回:“长老也出了天门,与伽蓝拱手而别,便迴光到自己身上。”
昨非
昔日之非。 晋 陶潜 《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宋 陆游 《书感》诗:“会凭香火消前业,已筑茆茨讼昨非。”自注:“余村居筑小轩,以‘昨非’名之。”
一顷
(1).地积名。一百亩为一顷。《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冢大一顷。”《晋书·羊祜传》:“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諡曰成。” 唐 李贺 《江楼曲》:“新槽酒声苦无力, 南湖 一顷菱花白。” 赵树理 《地板》:“后来 老王 老孙 来了,一个庄上安起三家人家,到 老常 这一辈三家种的地合起来已经够一顷了。”
(2).顷刻;片刻。 宋 苏轼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诗:“荒鸡号月未三更,客梦还家时一顷。”
昔人
前人;古人
上时
最合适的时令。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黍穄》:“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内攫部》:“取鹰法,七月二十日为上时,内地者多,塞外者殊少;八月上旬为次时;八月下旬为下时,塞外鹰毕至矣。”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二月﹞中旬种稻为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