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酲原文
炊藜火把瑶编曾映今做了。
挞良人夏楚之刑古来只有。
伯俞受杖遵慈命几曾见。
甘痛决被妻荆。
旦大叫:藜杖现放在那壁。
怎么不快拿来。
生:来了。
来了低唱:我非无。
斩钉截铁刚方气都只为。
惹草沾花放荡情。
权支应。
旦:这个却权不得。
要打便打。
生递杖与旦介:倘违约束。
任尔施行。
诗词问答
问:解三酲的作者是谁?答:汪廷讷
问:解三酲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汪廷讷的名句有哪些?答:汪廷讷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六十种曲 狮吼记 第九出
参考注释
藜火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载: 汉 刘向 校书 天禄阁 ,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 向 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后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明 李东阳 《刘太宰入阁后省墓》诗:“ 天禄阁 中藜火动, 相州 堂上锦衣归。” 清 姚鼐 《自嘲》诗:“虽讎《七略》无藜火,未证《三轓》愧苾蒭。”
瑶编
珍贵的书册。亦为书籍的美称。 唐 李峤 《为百僚贺瑞石表》:“考皇图于金册,搜瑞典于瑶编。”《宋史·乐志十四》:“玉璽瑶编,礼容毕具。” 元 陈樵 《东阳县学晖映楼赋》:“积縹囊与緗帙,藴琼轴与瑶编。”
良人
(1) 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称丈夫
(2) 古代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区别于奴、婢)
(3) 清白人家的妇女
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水浒传》
夏楚
(1).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郑玄 注:“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明史·职官志二》:“有不率者,扑以夏楚;不悛,徙謫之。其率教者,有升堂积分超格叙用之法。课业倣书,季呈翰林院考校,文册岁终奏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尔敢下,我且以夏楚扑尔。”
(2).泛指用棍棒等进行体罚。多用于对未成年者。《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后性庄严,颇达古今。 金 主已立为太子,有过,尚切责之;及即位,始免夏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午前不知何往,业夏楚之。” 林纾 《薛则柯先生传》:“若将归,当请杖於若母,吾不忍夏楚若矣。”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伯俞
亦作“ 伯瑜 ”。 汉 代人,姓 韩 。古代有名的孝子。 汉 刘向 《说苑·建本》:“ 伯俞 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甞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 俞 得罪,笞,甞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三国 魏 曹植 《鞞舞歌·灵芝篇》:“ 伯瑜 年七十,采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霑巾。” 黄节 注:“ 朱绪曾 曰:《困学纪闻》云,采衣娱亲,今人但知 老莱 之事而不知 伯瑜 。按此即《説苑》 韩伯俞 泣杖之事,但彼无‘采衣’二字。”
慈命
对尊上命令的敬称。《清史稿·礼志八》:“ 高宗 内禪,称太上皇帝。具贺表式云:‘……子臣某敬承慈命,谨率同王公文武大臣等奉表贺者。’”《清史稿·醇亲王奕譞传》:“仰恳皇太后将臣此摺,留之宫中……果蒙慈命严切,皇帝敢不钦遵。”《镜花缘》第十回:“老伯説那里话来……今蒙慈命带回家乡,自应好好代他择配,何须相托。”
几曾
何曾;何尝
在他重病期间,我几曾安睡过一夜
痛决
犹痛打。谓狠狠地处以杖刑。 元 施惠 《幽闺记·幽闺拜月》:“姐姐,望高抬贵手饶过些……若再如此呵, 瑞莲 甘痛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按臣笞将领》:“旨下即行御史逮问。至日便捕 文治 痛决三十板,下之狱,穷治问斩。”
大叫
(1) 号叫,呼喊,发出大声的叫喊或呼叫,通常表示强烈的感情(如激动、痛苦或害怕,高兴或快乐)
这两个小孩怕得大叫起来
(2) 叫喊
看台上的观众高兴地大叫大喊
藜杖
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晋书·山涛传》:“ 魏帝 尝赐 景帝 春服,帝以赐 涛 ,又以母老,并赐藜杖一枚。”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叙饮》:“藜杖西山且挟书,蹉跎光景徂。” 陈毅 《夏夜由王家坪归杨家岭》诗:“ 延水 波涛翻骇浪,一灯藜杖送人归。”
怎么
(1) ——询问情状、性质、方式、原因、行动等
他们怎么还不回来?
(2) ——用于虚指
不知怎么,她很气恼
(3) ——用于任指,其前常用“不论”、“不管”等词,其后常用“都”“也”等词相照应,或“怎么”连用
他怎么也不肯休息
(4) ——表示某些程度
也许它留给你的印象仍然不怎么深
(5) ——用于反问或感叹,表示肯定、否定,或加强语气
怎么,你不认得我了?
(6) 犹如何,怎样
不快
(1)
不愉快
(2)
不舒服
(3)
慢
(4)
刀不锋利
低唱
轻柔地歌唱。 宋 苏轼 《赵成伯家有丽人仆徒吟春雪美句次韵一笑》:“试问高吟三十韵,何如低唱两三杯。” 元 萨都剌 《游西湖》诗之六:“水面夜深银烛小, 越 娘低唱月生眉。”
斩钉截铁
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干脆利索,毫不犹豫
刚方
刚直方正。《后汉书·祭肜传论》:“ 祭肜 武节刚方,动用安重。” 唐 元稹 《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公之气性刚方,理家理身廉俭峻直。” 宋 范成大 《方竹杖》诗:“竹君箇箇面团团,此士刚方独凛然。” 章炳麟 《革命道德论》:“ 钟 、 陈 、二 荀 皆刚方皎白士也。”
惹草沾花
见“ 惹草拈花 ”。
放荡
(1) 任意妄为,淫乐放纵
(2) 行为不加检点
放荡不羁
支应
(1) 应付,处理
支应一番
(2) 搪塞
(3) 守候;伺侯
今天晚上我来支应
(4) 供应
强迫老百姓支应他们
这个
(1) 目前的、附近的或心中想到的或刚才提到的人、物或想法
坐在我旁边的这个人是出价最高的人
(2) 已经或正在谈及、暗示或举例说明的人或事物
这个就是他努力的成果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违约
不遵守条约、契约的规定
违约行为要受处罚
施行
执行,实施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精彩推荐:
-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还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