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月有咏志怀原文
泛月本宜夏,山庄宜之最。
傍晚坐溪亭,冰轮且迟待。
西岭阴下落,东峰曦迥在。
须臾曦亦隐,举头素蟾对。
暮色旋已苍,寒光顿可爱。
爰开䌽画舟,以游琉璃界。
四山围明镜,皓魄印其内。
更思夜明照,原包四山外。
外内通体净,上下合相快。
恰似遨金田,谁云居玉塞。
昨年亦斯境,而廑筹笔会。
耆定今馀閒,适兴聊弗害。
瞿然谓失言,无逸应恒戒。
诗词问答
问:泛月有咏志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泛月有咏志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九
2. 去声
参考注释
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傍晚
靠近晚上的时候。亦称“黄昏”
溪亭
临溪水的亭子。 唐 张祜 《题上饶亭》诗:“溪亭拂一琴,促軫坐披衿。” 宋 李清照 《如梦令》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冰轮
指明月。 唐 王初 《银河》诗:“歷歷素榆飘玉叶,涓涓清月溼冰轮。” 宋 苏轼 《宿九仙山》诗:“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西游记》第二五回:“ 行者 道:‘此时万籟无声,冰轮明显,正好走了去罢。’”京剧《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早又东升。”
岭阴
山的北面。 唐 戴叔伦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诗:“岭阴无瘴癘,地隙有兰蓀。”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八:“岭阴多松林,其阳帐殿在焉。”
下落
(1) 寻找中的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在打听其下落
(2) 安置;发落
不知将他下落在何处?——《警世通言》
(3) 数落;挖苦
今日教人下落了我恁一顿。——《 * 》
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素蟾
月的别称。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唐 黄滔 《卷帘》诗:“緑鬟侍女手纤纤,新捧 嫦娥 出素蟾。”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筠翁生朝》词:“玉鉤斜掛,素蟾初满,醉愜浮瓜冷。” 明 屠隆 《綵毫记·渔阳鼙鼓》:“盼红轮西岭,素蟾东麓。” 清 蒋春霖 《一枝春·忆兰曲为汪西林赋》词:“纹纱素蟾低照,奈 姮娥 更妒,同心花好。”
暮色
黄昏时的天色
暮色笼罩了大地
寒光
惨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可爱
(1) 令人敬爱的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书·大禹谟》
(2) 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深受热爱的
可爱的孩子
琉璃
巴利语 veluriya或梵文俗语verulia的译音。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亦指琉璃灯座
一盏琉璃
明镜
(1) 明亮的镜子,比喻完美的典范
谦恭礼节的明镜
(2) 明察;明鉴
今提五个首级首告,望相公老爷明镜。——《古今小说》
皓魄
明月。亦指明亮的月光。 唐 权德舆 《奉酬从兄南仲见示十九韵》:“清光杳无际,皓魄流霜空。” 宋 朱淑真 《中秋玩月》诗:“清辉千里共,皓魄十分圆。”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闺永叹》:“败叶秋残,皓魄阴生,青镜尘空,梅花子另,虚却团圞景。” 清 陈维崧 《月下笛·本意》词:“今夕何年?满天皓魄,一轮圆碧。”
其内
其中
从公布的遇难者名单得知,他不在其内
夜明
(1).祭月坛名。《礼记·祭法》:“夜明,祭月也。” 郑玄 注:“夜明亦谓月坛也。” 孔颖达 疏:“夜明者,祭月坛名也。月明於夜,故谓其坛为夜明。”
(2).月亮。 明 张居正 《郊礼新旧考》:“初建圜丘於大祀殿之南,每冬至祀天,以大明、夜明、星辰、风雷从祀。”
(3).珠玉名。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有石璘之玉,号曰‘夜明’,以闇投水,浮而不灭。”
山外
(1). 太行山 以东地区。 战国 时泛指 秦 以外的六国地区。《文选·潘岳<西征赋>》:“有噤门而莫啟,不窥兵於 山 外。” 李善 注引《战国策》:“ 范雎 谓 秦王 曰, 秦 今反闭关,而不敢窥兵於 山 东者, 穰侯 为国谋不忠,大王计有所失也。”
(2).山的外边。 唐 张说 《侍宴蘘荷亭应制》诗:“山外闻簫管,还如天上逢。” 宋 林升 《西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 歌舞几时休?”
(3).佛教天台宗山外宗的省称。参见“ 山家宗 ”。
外内
外部和内部。其对象因所指而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侯 无亲,外内恶之。”指国之内外。《韩非子·孤愤》:“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指朝廷内外,外为百官,内为君主的亲信左右。 晋 羊祜 《让开府表》:“臣自出身已来,适十数年,受任外内,每极显重之地。”指中央和地方,外为地方官,内为朝臣。《仪礼·既夕礼》:“啟之昕,外内不哭。”《礼记·内则》:“为宫室,辨外内。”指男女。
通体
物体全部;全身
通体湿透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恰似
正如;恰如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一朵。——徐志摩《沙扬那拉》
金田
(1).佛教指菩萨所居之地。亦为佛寺的别称。 唐 宋之问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散花多寳塔,张乐布金田。” 五代 齐己 《湘西道林寺陶太尉井》诗:“林僧晓来此,满汲洒金田。” 宋 王禹偁 《酬处才上人诗》:“可怜嗷嗷避征役,半入金田不耕织。”参见“ 金地 ”。
(2).地名。 金田村 。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平县 北部。公元1851年 洪秀全 、 杨秀清 等在这里举行武装起义,称“金田起义”。
云居
(1).犹隐居。 唐 贾岛 《送徐员外赴河中》诗:“云居间独往,长老出房迎。”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 无锡 乡僧 道昌 ,蚤岁周游诸方,在 庐山 云居。”
(2).指隐居之所。 宋 黄庭坚 《鄂州南楼书事》诗之二:“南楼槃礴三百尺,天上云居不足言。” 任渊 注:“ 江 南谚曰:‘天上云居,地下归宗。’盖云居在山之絶顶。”
玉塞
玉门关 的别称。《晋书·秃发傉檀载记论》:“控弦 玉塞 ,跃马 金山 。” 南朝 宋 谢庄 《舞马赋》:“辞水空而 南傃 ,去 轮臺 而东洎,乘 玉塞 而归寳,奄芝庭而献祕。” 宋 陆游 《芳华楼夜宴》诗:“少日壮心轻 玉塞 ,暮年幽梦堕 沧洲 。”参见“ 玉门关 ”。
昨年
去年。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即如昨年,皇上以虏贼内犯,特勑廷臣,集议防虏之策。” 鲁迅 《集外集拾遗·今春的两种感想》:“昨年 东北 事变详情我一点不知道。”
筹笔
运笔筹划。 唐 唐彦谦 《兴元沉氏庄》诗:“江遶 武侯 筹笔地,雨昏 张载 勒铭山。”
耆定
(1).达成。《诗·周颂·武》:“嗣武受之,胜 殷 遏刘,耆定尔功。” 毛 传:“耆,致也。” 高亨 注:“定,成也。”《晋书·乐志上》:“纂 宣 之绪,耆定厥功。”
(2).平定。 宋 岳珂 《桯史·成都贡院》:“议以为 乾德 平僭伪,虽鸞舆不亲幸,而耆定一方,实为雋功。” 章炳麟 《五无论》:“ 中国 之诗,《风》以道淫,《雅》《颂》以道杀。而言淫者,以‘窈窕’‘好逑’文之,言杀者,以‘神武’‘耆定’文之。”
适兴
犹遣兴。《二刻拍案惊奇》:“偶与朋友辈适兴閒步,容或有之,并无越礼之事。” 清 陈梦雷 《涌泉寺》诗:“俗客少过偏适兴,老僧静对更忘言。”
瞿然
(1).畅厉貌;惊视貌。《礼记·檀弓上》:“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簀与!’ 子春 曰:‘止。’ 曾子 闻之,瞿然曰:‘呼!’”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从事因 安 ( 袁安 )致书於令, 安 曰:‘公事邪?则有邮驛。今因公曹,是有私也。’辞不肯受,从事瞿然而止。”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忽遇北风晨起,薄寒中体,则肌革瘮懍,毛髮萧条,瞿然注视,怵惕以为异候,意绪殆非中国人。”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 史公 ( 史可法 ),公( 左光斗 )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
(2).惊骇貌。《礼记·檀弓下》:“ 邾娄定公 之时,有弑其父者,有司以告。公瞿然失席曰:‘是寡人之罪也。’” 陆德明 释文:“瞿,本又作惧。”《汉书·吴王刘濞传》:“ 胶西王 瞿然骇曰:‘寡人何敢如是?’”《新唐书·李绛传》:“‘臣乃为陛下谨出纳,乌有羡赢哉?若以为献,是徙东库物实西库,进官物结私恩。’帝瞿然悟。”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有盗贵妃冢,斩首竿以枪。于时奸宄民,瞿然始惩创。” 茅盾 《子夜》十八:“便在这短短的夏夜,她也瞿然惊觉了三四遭。”
(3).惊喜貌;惊悟貌。《庄子·徐无鬼》:“ 子綦 瞿然喜曰:‘奚若?’”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喜貌。” 汉 扬雄 《法言·学行》:“或曰:‘请问屡空之内?’曰:‘ 颜 不死,虽得天下,不足以为乐;然亦有苦乎?’曰:‘ 颜 苦 孔 之卓之至也。’或人瞿然曰:‘兹苦也,祗其所以为乐也与!’”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我那时神悚目夺,瞿然惊悦。”
失言
(1) 不该对某人说却对他说了
这次泄密,是由于我的失言
(2) 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
酒后失言
无逸
(1).不贪图安乐。《书·无逸》:“呜呼,君子所其无逸。”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卢谌‘感交’》:“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 章炳麟 《訄书·原变》:“以是为忧,故‘无逸’之説兴,而‘合羣明分’之义立矣。”
(2).《书》的篇名。《书·无逸序》:“ 周公 作《无逸》。” 孔 传:“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无逸》。” 明 李东阳 《元日早朝》诗:“拟将《无逸》陈 周 戒,咫尺君门奈远何?”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至於《无逸》开奏议之先,《金縢》啟哀册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