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唐昌地理王生求诗原文 诗词名句

唐昌地理王生求诗

作者:何梦桂 朝代:宋代

唐昌地理王生求诗原文

千古青囊破六丁,太原衣钵在心经。
天教文字留心印,世有儿孙振说铃。
跨断九龙行地脉,踏翻八卦撼天星。
灵犀一点无传诀,莫向山头泥鬼灵。

诗词问答

问:唐昌地理王生求诗的作者是谁?答:何梦桂
问:唐昌地理王生求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何梦桂的名句有哪些?答:何梦桂名句大全

何梦桂唐昌地理王生求诗书法欣赏

何梦桂唐昌地理王生求诗书法作品欣赏
唐昌地理王生求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青囊

(1).古代医家存放医书的布袋。 唐 刘禹锡 《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案头开縹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2).借指医术、医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四折:“披衣款步入茅堂,问寝慇懃似犹子行。这一丸神药赛青囊。”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爰负耒而横经,治青囊而业医。”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一方试病,妙詡青囊;三指 * ,怨深 * 。”

(3).古代术数家盛书和卜具之囊。借指卜筮之术。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题诗寄赠十韵》:“锦肆开诗轴,青囊结道书。” 金 元好问 《赠萧汉杰》诗:“雷轰宝剑无留迹,火借青囊为乞灵。”参见“ 青囊书 ”。

(4).古代盛官印的袋子。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也。”

(5).花名。古代外域异花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汤城淀 ﹞多异花,记其二种……一曰青囊,如中国金灯,而色类蓝可爱。”

(6).花名。合欢的别称。《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晋 崔豹 《古今注》:“知蠲人之忿,则赠以青囊。一名合欢,则忘忿。”参见“ 合欢 ”。

六丁

道教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为阴神,为天帝所役使;道士则可用符箓召请,以供驱使。《后汉书·梁节王畅传》:“从官 卞忌 自言能使六丁。” 李贤 注:“六丁,谓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旬中,则丁卯为神,甲寅旬中,则丁巳为神之类也。役使之法,先斋戒,然后其神至,可使致远方物及知吉凶也。”参阅《无上九霄雷霆玉经》、《灵宝六丁秘法》。 唐 陈陶 《步虚引》:“赤城门闭六丁直,晓日已烧东海色。” 宋 陆游 《夜寒燃火有感》诗:“笑谈缚三彭,指顾役六丁。”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一折:“这八卦阵纵横不穷,管七国江山着君王独自统。便有六丁神,我敢也驱下天宫。”《西游记》第十五回:“ 行者 道:‘既如此,不当值者且退,留下六丁神将与值日功曹和众揭諦保守着我师父。等 老孙 寻那涧中的孽龙,教他还我马来。’”

太原

中国山西省省会。位于省中部,汾河纵贯,面积3044平方公里,人口 177万。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大的工业城市,以冶金、煤炭、化工为主

衣钵

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问、技能等

在心

放在心上;用心

这事我一定在心去办

天教

上天示意,以为教诲。《晏子春秋·谏上十八》:“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 伯常騫 ,使禳去之。 晏子 曰:‘不可,此天教也。’”

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心印

(1).佛教禅宗语。谓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坛经·顿渐品》:“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於佛经。’” 唐 韩偓 《江岸闲步》诗:“立谈禪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 宋 王禹偁 《寄赞宁上人》诗:“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三折:“心印非遥,只在本来还照。回头早,认得胎胞儘,四大皆安好。”

(2).理学家借以指对圣人学说在心性上的领会。 明 王守仁 《<大学>问》:“此格致诚正之説,所以阐 尧 舜 之正传而为 孔氏 之心印也。”

(3).泛指内心有所领会。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而二美意皆属予,微露拒 程 之意, 程子 亦心印。”

(4).心心相印。 沉从文 《菜园》:“只能心印默契,不可言传。”

(5).拆字术。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跡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

儿孙

(1) 儿子和孙子

(2) 泛指后代

说铃

指琐屑的言论。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好书而不要诸 仲尼 ,书肆也;好説而不见诸 仲尼 ,説铃也。” 李轨 注:“铃,以喻小声。犹小説不合大雅。”

九龙

(1).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文选·张衡<东京赋>》:“ 九龙 之内,寔曰嘉德。” 薛综 注:“ 九龙 ,本 周 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糺绕,故曰九龙。”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之一:“ 吴 师破九龙,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注:“九龙,《淮南子·泰族训》:‘ 闔閭 伐 楚 ……破九龙之鐘。’” 唐太宗 《咏烛》诗之二:“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龙烛。如: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舆。

(2).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驂驾九龙十二 * 。”《云笈七籤》卷九八:“宝盖连舆,命驾御九龙。”

(3).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龙下,治此 江 汉 安。”

(4).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北齐书·王昕传》:“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藴藉,世号 王氏 九龙。”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类·九龙》:“ 后魏 崔子瑜 、 子枢 等九人号九龙。” 唐 杨炯 《宴人杨八宅序》:“一门九龙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绪秩。”

(5).称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马》:“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号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龙。”参见“ 九逸 ”。

(6).鞭炮的一种。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水火》:“《宛署记》又有名九龙入云。即炮仗之九条龙也。”

行地

(1).行于地上。《淮南子·人间训》:“今人待冠而饰首,待履而行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蜀郡 有 万里桥 , 玄宗 至而喜曰:‘吾常自知,行地万里则归。’”

(2).《易·坤》:“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王弼 注:“地之所以得无疆者,以卑顺行之故也。乾以龙御天,坤以马行地。” 孔颖达 疏:“以柔顺为体,终无祸患,顺行地无疆,不復穷已。”后以“行地”比喻坤德柔顺。《后汉书·皇后纪赞》:“乘刚多阻,行地必顺。”

(3).比喻威德之行。《管子·小匡》:“是故天下之於 桓公 ,远国之民,望如父母,近国之民,从如流水。故行地滋远,得人弥众,是何也?怀其文而畏其武。”

(4).比喻处世实践。《庄子·人间世》:“絶迹易,无行地难。”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云:“人之处世,不行易,行而不著迹难。”

(5).经行的地方。 宋 杨万里 《见澹庵胡先生舍人》诗:“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早著沙。”

八卦

远古中国的一套象征性符号,由三条长画或断画组成的八种图式,在中国和日本用于占卜和象征

天星

(1).星。《周礼·春官·保章氏》:“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 汉 扬雄 《羽猎赋》:“涣若天星之罗,浩如涛水之波。”

(2).方言。秤星。 吴组缃 《山洪》四:“不是你大哥戥子上有点天星,干不粘湿不惹的,你有今朝子呢!”

灵犀

犀牛角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无传

没有留传;没有传播。 唐 韩愈 《南山诗》:“得非施斧斤,无乃假诅呪;鸿荒竟无传,功大莫酬僦。”《新五代史·宦者传赞》:“国家兴废之际,岂无谋臣之畧,辩士之谈?而文字不足以发之,遂使泯然无传於后世。”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诗·陆少保完》:“自次其诗文为《水村集》二十卷……余得其所次集草藁,惜其遂无传也,为略存之。”

谓没有对儒家经文写下解释、阐发的文字。《史记·儒林列传》:“﹝ 申公 ﹞退居家教……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百餘人, 申公 独以《诗》经为训以教,无传。” 司马贞 索隐:“谓 申公 不作《诗》传,但教授。”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 盾 ( 赵盾 )不诛,无传,何也?曰:世乱义废,背上不臣、篡弑覆君者多,而有明大恶之诛,谁言其诛?”

山头

(1) 山的顶部

(2) 山峰

(3) 比喻独占一方的宗派

拉山头

鬼灵

犹鬼魂。 宋 范成大 《丰都观》诗:“云有北阴神帝庭,太阴黑簿囚鬼灵。”《西游记》第十五回:“摩訶妙语通天地,般若真言救鬼灵。”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邓林,朝代:宋代
    南国有佳人,仙姿自蓬岛。龙绡照明珰,凤钗横贵宝。新妆试鸾镜,皎皎颜色好。芳年倏已笄,君子可偕老。奈何行媒弱,修言弃中道。洞房闇怊怅,琦璜结组缟。宁作钟离春,勿学姑瑶草。
  • 作者:黄鉴,朝代:宋代
    早发磐溪挂短篷,朔风吹雨晓蒙蒙。润含野色沾衣湿,暖逐春光养土融。图画宛然山远近,人家对住水西东。驿亭记得停车处,枫树曾连夕照红。
  • 作者:陆九渊,朝代:宋代
    闻说淮民未免饥,春头已掘草根归。羡君稛载还山去,要挟星郎大字诗。
  • 作者:释宗杲,朝代:宋代
    有佛处不得拄,生铁称鎚被虫蛀。无佛处急走过,撞著嵩山破灶堕。三千里外莫错举,两个石人相耳语。恁麽则不去也,此语已行遍天下,摘杨华,摘杨华,唵嚤噠哩吽{左口右发}吒。
  • 作者:鲍照,朝代:南北朝
    风急讯湾浦。装高偃樯舳。夕听江上波。远极千里目。寒律惊穷蹊。爽气起乔木。隐隐日没岫。瑟瑟风发谷。鸟还暮林諠。潮上水结洑。夜分霜下凄。悲端出遥陆。愁来攒人怀。覉心苦独宿。
  • 作者:陈藻,朝代:宋代
    元正祈祷万各般,纵道聪明听也难。料得鬼神应喜我,不曾投疏一相干。
  • 作者:释怀深,朝代:宋代

    临终一得老僧言,扫尽胸中事万千。

    回首荣华都似梦,便能谈笑死生前。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世故谁能必?书生妄自期。年光卷中过,心事鬓边知。零落花随水,轮囷笋突篱。晚晴山尽出,徙倚独移时。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伊逊九转来遥源,崖口为束奔流湍。

    重重锁钥罗岌峘,壁立万仞天风寒。

    地利一夫可当关,太平时节谁泥丸。

    清秋按辔凌层峦,驾言大狝朝可汗。

    控弦骑士数逮千,发踪指使遵虞官。

    约束匪严亦匪宽,要欲上下同和欢。

    讵惟从禽事游盘,于时猎也有道存,圣人家法敬继旃。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晚荷弄馀芳,摇曳临秋池。

    徼露纵有意,承晖觉无姿。

    西皞令肃若,南国香销兮。

    美人寂不采,骚客谁为题。

    似怀纨扇怨,如抱凉蝉悲。

    飒沓振清籁,疑唱秋风词。

    偶披稚圭传,名言颇似之。

    湛静安舒者,亦戒于后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