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林若愚七十原文 诗词名句

林若愚七十

作者:陈藻 朝代:宋代

林若愚七十原文

思我从网山,问道红泉市。
托翁自渔溪,饷我百余里。
数穷初值变,巢穴夜焚毁。
我恰还君家,晓霜失行李。
君家一物无,宦学吾请已。
艰难全信义,勉强图终始。
三载客招提,馈遗无废弛。
薄莫闻叩门,奔走劳仆使。
先生顾之笑,以我匹子美。
他时誓作铭,自送此老死。
新春方七十,行步追鹿豕。
犀斜宿草多,惆怅余一纪。
幸有活头颅,见君松竹比。
屈伸随变化,贫富休悲喜。
人生饱谙历,熟识兴衰理,身佚心镇愚,千岁焉用彼。

诗词问答

问:林若愚七十的作者是谁?答:陈藻
问:林若愚七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藻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藻名句大全

陈藻林若愚七十书法欣赏

陈藻林若愚七十书法作品欣赏
林若愚七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问道

(1).请教道理、道术。《晏子春秋·问上十一》:“臣闻问道者更正,闻道者更容。”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盖闻帝之元储,必入太学,承师问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 先 ( 寇先 )好钓,居 睢水 旁, 宋景公 问道不告,杀之。” 北周 庾信 《贺传位于皇太子表》:“皇帝邈然 姑射 ,正当乘云驭龙,问道 崆峒 。”

(2).犹问路。《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结束整齐,一直问道 徐 家来。”

(3).问,询问。道,语助词。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二折:“俺孩儿未经满月,蚤问道我十数遭,今日个浪包娄到公庭混赖着。”

红泉

红色的泉水。传说 汉 东方朔 小时掘井,陷落地下,有人欲引往采仙草,中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以一屐与之,遂泛红泉,至仙草之处,采而食之。见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后遂以红泉为传说中的仙境景色之一。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 铜陵 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唐 钱起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诗:“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薜萝垂。” 明 屠隆 《綵毫记·知几引退》:“红泉无恙,白云千顷疎。”

巢穴

(1) 虫鸟兽类栖身之处

(2) 比喻盗匪等盘踞的地方

海盗们沉了一条船,切断通向他们巢穴的去路

焚毁

烧坏;烧毁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行李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出行所带的东西

从楼顶拿下衣箱、旅行袋,准备收拾行李

一物

(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

(2).同类物;同一事。《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3).犹一事。《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4).犹言一个标准。《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宦学

谓学习仕宦所需的各种知识。《礼记·曲礼上》:“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郑玄 注:“宦,仕也。” 孔颖达 疏引 熊安生 曰:“宦谓学仕官之事,学谓习学六艺。”《汉书·游侠传·楼护》:“ 楼护 字 君卿 , 齐 人……长者咸爱重之,共谓曰:‘以 君卿 之材,何不宦学乎?’繇是辞其父,学经传,为京兆吏数年,甚得名誉。”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弃衰色而广欲,非宦学而远游者,荡人也。”《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成长教示中又分为二:初明奬教礼仪,后説婚嫁宦学。” 宋 王安石 《广西转运使孙君墓碑》:“君孤童子,徒步宦学,终就立,为朝廷显用。”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宦学遐士,去留殆难自由,称心而言,无嫌参差也。”

艰难

艰苦困难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长而艰难的行军

信义

信用和道义

勉强

(1) 不心甘情愿

勉强同意

(2) 将就或凑合

勉强够用

终始

(1).从开头到结局;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免役之法》:“ 荆公 尝曰:‘吾行新法,终始以为不可者, 司马光 也,终始以为可行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清 纳兰性德 《题竹炉新咏卷》诗:“相约过君同展看,淡交终始似山泉。”

(2).引申为有始有终。 唐 贺兰进明 《行路难》诗之五:“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沉中路分。” 唐 李咸用 《论交》诗:“易得笑言友,难逢终始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本意息肩之后,徐图报答。不意事无终始,然每怀盛情,悒悒未忘。”

(3).周而复始。《史记·孝文本纪》:“ 鲁 人 公孙臣 上书陈终始传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时,土德应黄龙见,当改正朔服色制度。” 司马贞 索隐:“五行之德,帝王相承传易,终而復始,故云‘终始传五德之事’。”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二》:“ 夏 之政尚忠, 殷 之政尚敬,而 周 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环终始,若五行之与四时焉。”

招提

(1).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 拓提 ”。

(2).招引提携。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馈遗

馈赠

废弛

荒废懈怠;败坏

朝纲废弛

薄莫

(1).莫,同“ 暮 ”。傍晚。《汉书·霍去病传》:“薄莫,单于遂乘六臝,壮骑可数百,直冒 汉 围西北驰去。” 宋 晁冲之 《书怀寄李相如》诗:“清晨戴星出,薄莫及日还。” 明 杨慎 《春郊即事》诗:“薄莫古堤微雨歇,拳騧仍踏落花还。”

(2).莫,同“ 暮 ”。比喻暮年,晚年。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张茂度书》:“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説,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恒痛。”

叩门

敲门。《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夫一旦有急叩门,不以亲为解,不以存亡为辞,天下所望者,独 季心 、 剧孟 耳。” 晋 陶潜 《乞食》诗:“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红楼梦》第二六回:“再往 * 来,门已关了, 黛玉 即便叩门。” 茅盾 《虚惊》:“一丛巨大的黑影渐渐移近了,光景就是曾去叩门而且进去过的那所大房子。”

奔走

(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仆使

仆人。 汉 焦赣 《易林·需之小畜》:“阴阳失忘,为人僕使。”《太平广记》卷三七一引《灵怪集·姚康成》:“乃令馆人取酒,徧赐僕使,以慰其道路之勤。”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道中来,又有鞍马僕使代其劳,以执事于道路。”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他时

(1).昔日;往时。《史记·秦始皇本纪》:“他时 秦 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 唐 杜甫 《九日》诗:“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唐 杜甫 《社日两篇》诗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时 渭 北童。”

(2).将来,以后。 宋 徐铉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太平广记》卷一四○引《广德神异录·僧一行》:“ 唐 开元 十五年, 一行禪师 临寂灭,遗表云:‘他时慎勿以宗子为相,蕃臣为将。’”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辰 、 沅 、 靖 州﹞诸蛮惟犵狑颇强习战鬭,他时或能为边患。”

老死

(1).年老而死。《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唐 韩愈 《复志赋》:“甘潜伏以老死兮,不显著其名誉。”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终年碌碌,至於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中国 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至老死。”

(2).犹言到老至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他祖父是个翰林,只放过两回副主考,老死没有开坊,所以穷的了不得。”

春方

(1).东方。《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汉 杨修 《许昌宫赋》:“临南轩而向春方,负黼黻之屏风。”《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春方动辰驾,望幸倾五州。” 李善 注引《礼记》:“东方曰春。”

(2).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甄监生 道:‘药不过是春方,有害身子!’”

行步

走动

行步如常。——清· 方苞《狱中杂记》

鹿豕

(1).鹿和猪。比喻山野无知之物。《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清 方文 《访沉昆铜村居》诗:“天寒且作鱼龙卧,地僻应同鹿豕羣。”

(2).比喻愚蠢的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惜此女蠢若鹿豕,惟知饱食酣眠。” 巴金 《雪》第六章:“他们一个个都是蠢如鹿豕的东西。”

(3).比喻好群聚的人们。《孔丛子·儒服》:“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 清 钮琇 《觚賸·酒兵》:“人生鹿豕岂长聚,客散天涯我归 浙 。”

宿草

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

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礼·檀乡上》

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一纪

(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四》:“ 文公 在 狄 十二年, 狐偃 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韦昭 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 张衡 研《京》以十年, 左思 练《都》以一纪。” 唐 柳宗元 《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詔下荆扉。” 清 顾炎武 《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乾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为一纪者。

(2).有条理的一部分。《灵枢经· * 》:“ 黄帝 问於 歧伯 曰:‘余闻九鍼於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

幸有

本有;正有。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三:“ 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宋 贺铸 《望湘人》词:“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头颅

人的头

抛头颅,洒热血

松竹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屈伸

亦作“ 屈申 ”。1.屈曲与伸舒。《礼记·乐记》:“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后汉书·张奂传》:“蛇能屈申,配龙腾蛰。” 明 方孝孺 《书夷山稿序后》:“人之穷达,在心志之屈伸,不在贵贱贫富。” 张素 《足疾一百余日始杖行室中》诗:“屈伸非比无名指,便有 秦 医孰使闻。”

(2).进退。《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懦怯也。”《宋书·宗室传·道规》:“兵法屈申有时,不可苟进。” 唐 魏归仁 《宴居赋》:“屈伸委运,行用随时。”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十:“有人既发展自我的个性,又能排除一切妨碍他的主观困难环境而进取,屈伸自如,从容自在。”

变化

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礼记·中庸》疏

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悲喜

悲与喜。亦谓又悲又喜。《淮南子·原道训》:“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后五年,尼送 隐娘 归……一家悲喜,问其所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夫妇出视,则 宾娘 已至庭中矣,相见悲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女亦喜,即遣入府探视,则生已出狱,相见悲喜。”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只要做得像,也仍然能够为它悲喜,于是这出戏就做下去了。”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饱谙

犹熟知。《旧唐书·裴度传》:“且陛下左右前后,忠良至多,亦有熟会典章,亦有饱諳师旅,足得任使,何独斯人?” 元 房皞 《戊子》诗:“万事人间已饱諳,一身犹自客天南。”

熟识

认识某人较久;认识事物较深刻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藤野先生》

兴衰

兴旺和衰败

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京镗,朝代:宋代
    夜来井络参躔,使星一点明如昼。谁将天上麒麟,锺作人间英秀。从橐仪刑,御屏名姓,暂烦衣绣。问西川父老,新来喜跃,缘何事、曾知否。今代澄清妙手。为公家、忧心如疚。几年繁赋,一朝输代,恩民特厚。初度佳辰,恰逢长至,从来希有。但只将一部,欢声百万,与公为寿。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轧轧橹声急,苍苍江日低。吾行有定止,潮汐自东西。
  • 作者:彭汝砺,朝代:宋代

    春花竞狼藉,暮鸟学啁嘲。

    劲节松千尺,奇文凤九苞。

    杲之莲府客,嵇绍竹林交。

    欲看归廊庙,胡然忆旧巢。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雨脚麻相似,禾头耳欲生。风收白痴雾,霜作上牢晴。逗晓双栖鹊,巡檐数喜声。呼儿洗尘甑,忍饿待新粳。
  • 作者:吴芾,朝代:宋代
    昨日花前酒太过,今朝怕见近流霞。不应辜负花枝去,且嗅清香倍饮茶。
  • 作者:李彭,朝代:宋代

    弥年旷不接,耿耿心未阑。

    缘何税君鞅,饱看江西山。

    追凉故园树,待月房心间。

    君归有后约,怅望何时还。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玉洞倚霞壁,天窗露微明。骖鸾去不返,啼鸟空相惊。万木自亏蔽,扪萝复谁情。
  • 作者:牟应龙,朝代:元代

    觚棱昔枕万松岭,金碧青红缥缈间。

    万家环之密如栉,只见楼台不见山。

    九街车马何填咽,隐隐轰轰夜不绝。

    市声未散朝马嘶,只见灯火不见月。

    祗今山上居民稀,冈峦尽露青逶迤。

    昏鼓鼕鼕人迹绝,山空月明景更奇。

    谪仙把酒看不足,摩诘收之入横幅。

    要令赤日黄埃中,翠色冷光常在目。

    就中何处最愁予,刹竿高矗白塔孤。

    綵笔昔曾干气象,短发搔断空踟蹰。

    世间万事何不有,雍门悲凉百年后。

    惟有明月与青山,古往今来镇如旧。

  • 作者:邓肃,朝代:宋代
    一岁无多数日耳,归心应逐东流水。遥想解鞍在於门,满室生春舞妻子。明朝去拜绛帷人,迟迟他邦冀勿嗔。愿及散才求入社,寓诗千里欲寻真。医门不与多病绝,无盐自献那羞拙。谁知此质非良金,政须乃翁为点铁。
  • 作者:江琦(公良),朝代:明代

    冲晓出城郭,征途未有涯。

    草深山隐路,风急水行沙。

    远近啼春鸟,高低落野花。

    病躯愁跋涉,搔首叹年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