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月之廿日此间雨,其深五六寸有馀。
惜其弗广所润近,不过百里仍涸如。
越日刘峨及和琳,寸不及五各奏书。
今朝次第报齐豫,齐则泰安三寸濡。
迤南各属或相仿,北则寸许乾如初。
豫则河以南无碍,河以北乃旱甚诸。
披览南顾增焦切,去岁逢稔民方苏。
元气未复虑荐臻,调变乏术深惭予。
诗词问答
问:《山东巡抚长麟河南巡抚毕沅各奏报得雨情形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八
2. 昨京师于二十日得雨深透旋据刘峨奏保定省城及定兴涿州等八州县是日仅得雨一二寸和琳奏山东鱼台济宁沿河一带是日仅得雨三四寸其山东河南接壤之处已深廑念
参考注释
此间
此地
此间已有传闻
不过
(1)
——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过了
(2)
——作连词,表示转折,只是
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还不好
(3)
副词,指明范围;只,仅仅
不过是个小孩子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奏书
(1). 汉 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 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
(2).泛指奏章。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学士挽词》:“同学 金陵 最少年,奏书曾用牘三千。”
(3).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臣拜稽首,退而奏书於陛下。”
(4).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奏书》:“《广圣历》曰:‘奏书者,岁之贵神也,掌奏记,主伺察。’…… 曹震圭 曰:‘奏书者,水神也,为岁君之諫臣。’”
朝次
犹朝列。《后汉书·刘平传》:“臣窃见 琅邪 王望 、 楚国 刘旷 、 东莱 王扶 ,皆年七十,执性恬淡,所居之处,邑里化之,脩身行义,应在朝次。”参见“ 朝列 ”。
三寸
指舌。《艺文类聚》卷十七引 晋 张韩 《不用舌论》:“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故微言传乎往记,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搆衅》:“他自负半世英豪,那见得一腔奇抱。烂斑三寸人前掉,电光闪烁皆倾倒。”
相仿
基本上相同;大致上一样;类似
模样相仿
如初
跟原来一样
地震过后,房子完好如初
南无
佛学用语又作南牟。佛教徒称合掌稽首为“南无”,并常用来加在佛名、菩萨名或经典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一种尊敬
披览
翻阅
焦切
犹急切。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五:“ 大文 、 乐华 才知道 枚叔 叫他们腾清小书柜的理由,焦切地等着 枚叔 开口。”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七:“ 三十三婶 又恨恨地盯着他,眼睛里膨胀了一种祈求的越轨的焦切的颜色。”
去岁
去年
元气
(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2) 精神;精气
(3) 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气大伤
荐臻
接连地来到;一再遇到。《墨子·尚同中》:“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国语·楚语下》:“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北史·魏纪三·孝文帝》:“数州灾水,饥饉荐臻,致有卖鬻男女者。” 清 陈寿祺 《再与总督汪尚书书》:“ 福州 连岁水潦荐臻,今年晚穫未丰,杂粮大损。”
接连到来;屡次降临。荐,通“ 洊 ”。《诗·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饉荐臻。”《汉书·孔光传》:“如貌、言、视、听、思失,大中之道不立,则咎徵荐臻,六极屡降。”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唐 自 安 史 以来,兵难荐臻,天子播越,亲卫戎柄,皆付大阉。”《明史·王竑传》:“比年饥饉荐臻,人民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