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原文
飘零吾道在,安处即为家。夜雨生浦叶,秋风到蓼花。
貌添平日瘦,学悟少年差。
白足閒相问,蕉溪一供茶。
诗词问答
问:飘零的作者是谁?答:刘黻
问:飘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黻的名句有哪些?答:刘黻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飘零
(1)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黄叶飘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安处
(1).安定闲适地生活。《诗·小雅·小明》:“嗟尔君子,无恒安处。” 汉 班固 《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合欢 增城 ,安处常寧。” 晋 陆机 《拟行行重行行》诗:“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
(2).安妥,妥贴。《汉书·艺文志》:“《孝经》者…… 汉 兴, 长孙氏 、博士 江翁 、少府 后苍 、諫大夫 翼奉 、 安昌侯 张禹 传之,各自名家。经文皆同,唯 孔子 壁中古文为异。‘父母生之,续莫大焉’,‘故亲生之膝下’,诸家説不安处,古文字读皆异。”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孝经》云:‘续莫大焉’,而诸家之説各不安处之也。”
(3).安置;安排。《太平广记》卷三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曲阿人》:“吾比欲安处汝,职局无缺者,唯有雷公缺,当啟以补其职。”《北齐书·薛修义传》:“﹝ 薛修义 ﹞招降胡酋 胡垂黎 等部落数千口,表置 五城郡 以安处之。”
(4).谓停息。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二:“日月不安处,人谁获常寧。”
(5).安然接受。 唐 柳宗元 《答吴武陵<非国语>书》:“每为一书,足下必大光耀以明之,固又非僕之所安处也。”
安定舒适的居处。《管子·心术下》:“岂无安处哉?我无安心。” 唐 白居易 《四十五》诗:“老来尤委命,安处即为乡。”
秋风
秋天的风
平日
(1) 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殊的日子 ,如:节日、假日)
吾平日不信有鬼。——清· 林觉民《与妻书》
跟平日一样起得早
(2) 一周中除星期日以外的日子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白足
(1).指白足和尚。 唐 李白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诗:“ 吴 风 谢安 屐,白足傲履韈。” 宋 陈师道 《送法宝禅师》诗:“慇懃礼白足,吾为 泰山 溜。” 明 袁宏道 《别黄道元信笔题扇上》诗:“乞饭随白足,佣经皈大圣。” 清 孙枝蔚 《胜音上人持张虞山书见访兼示与淮上诸子唱和》:“谢客常晏坐,观心颇自如。白足忽到门,手持老友书。”参见“ 白足和尚 ”。
(2).赤足;光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尸变》:“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袴,遽就著之,白足奔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莱阳生 ﹞因过叩 朱氏 之门, 朱 白足出逆。”
相问
(1).互相赠送。《礼记·杂记下》:“相问也,既封而退。” 郑玄 注:“相问,尝相惠遗也。”《国语·吴语》:“王乃之坛列,鼓而行之,至於军,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 韦昭 注:“问,遗也。通,行赂以乱军。”
(2).询问,质问。《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厮一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