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醒吟原文
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醒我独醉。先生何苦与世违,醒醉之中有深意。
或云酒是腐肠药,沉湎淫泆无不至。
或云酒是忘忧物,醉乡别有一天地。
左拍五柳先生肩,右把三闾大夫臂。
醉时元自惺惺着,醒来亦自齁齁睡。
独醒独醉岂多得,众醉众醒堪一喟。
醉者自醉醒自醒,卿法吾情各行志。
溧江美酒差可恋,说醉论醒姑且置。
公不见昔人有云,且食蛤蜊那知许事。
诗词问答
问:醉醒吟的作者是谁?答:仇远
问:醉醒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仇远的名句有哪些?答:仇远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众人
(1) 大多数人
众人都感到惊奇
(2) 大家
众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众人。——唐· 韩愈《师说》
为众人师。——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众人待其身。——唐· 韩愈《原毁》
众人皆以奢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泯然众人。——宋· 王安石《伤仲永》
独醒
独自清醒。喻不同流俗。《楚辞·渔父》:“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独醒时所嫉,羣小谤能深。” 宋 曾巩 《西亭》诗:“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明 刘基 《述志赋》:“ 楚 屈原 之独醒兮,众皆以之为咎。” 清 孙枝蔚 《端阳前一日》诗:“焉知千秋事,且免独醒嘆。”
独醉
独自酒醉。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三:“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南史·谢譓传》:“﹝ 譓 ﹞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独明月。’” 唐 白居易 《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诗:“偶游难得伴,独醉不成狂。” 元 仇远 《醉醒吟》:“或云酒是忘忧物,醉乡别有一天地……独醒独醉岂多得,众醒独醉堪一喟。”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何苦
(1) 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可用否定式),句末多带“呢”
你何苦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跟他吵 ?
你又何苦不去试一试呢?
(2) 完全不必要——通常后加“呢”
生孩子的气,何苦呢?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深意
非常深刻的含意
腐肠
(1).腐蚀肠胃。古人每用以指美酒嘉肴。 汉 枚乘 《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晋 张协 《七命》:“耽口爽之饌,甘腊毒之味,服腐肠之药,御亡国之器。”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既深悟於腐肠,岂自迷於爽口。” 唐 白居易 《寄庐少卿》诗:“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
(2).中草药黄芩的别称。《神农本草经》卷二:“﹝黄芩﹞一名腐肠,生川谷。”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草木中》:“圆者名子芩,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 唐 柳宗元 《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是故经(指《本草》)中……言人参者以人形,黄芩以腐肠。”
沉湎
①沉溺(多指不良嗜好):沉湎酒色。 ②沉浸:沉湎于忧伤中,不能自拔|沉湎古籍,自得其乐。淫泆
亦作“ 淫佚 ”。1.恣纵逸乐。《书·多士》:“嚮于时 夏 ,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辞。” 孔 传:“大为过逸之行,有恶辞闻於世。”《国语·越语下》:“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 唐 拾得 《诗》之三三:“唯贪淫泆业,此辈实堪伤!” 陕魔 《兴办西北实业要论》第一章:“若近世盛称 穆勒 、 亚丹·斯密 诸辈,或以经济大家名,或以致富奇书著,迹其所实,无非绞万姓之脂膏,供少数人之淫佚。”
(2). * ; * 。《礼记·坊记》:“妇人疾,问之,不问其疾。以此坊民,民犹淫泆而乱於族。” 汉 刘向 《说苑·政理》:“婚姻之道废,则男女之道悖,而淫佚之路兴矣。”《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 何后 亦淫泆,私於帝左右 杨珉 ,与同寝处如伉儷。”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秦纪会稽山刻石》:“《吴越春秋》至谓 勾践 以寡妇淫泆过犯,皆输山上。” 靳以 《众神》:“乐园里正荡着淫佚的、下流的、疯狂的音乐。”
(3).谓声音绵延不绝。《礼记·大学》“此以没世不忘也” 宋 朱熹 集注:“此两节,咏叹淫泆,其味深长,当熟玩之。” 明 何景明 《九咏》:“拊鸣鼓兮循玉瑟,乐齐会兮衍淫泆。” 康有为 《<味梨集>序》:“乐章以咏叹淫佚,感移人心为要眇。”
不至
(1).不到。《礼记·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不必。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夫治乱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汉书·儒林传·申公》:“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
(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终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来以为 周仲伟 和 陈君宜 两位是买办出身,手面总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拢。”
忘忧物
(1).指酒。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七:“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唐 白居易 《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劳将箬下忘忧物,寄与江城爱酒翁。”
(2).指萱草。 南朝 梁武帝 《古意》诗之二:“当春有一草,緑花復重枝,云是忘忧物,生在北堂陲。”
醉乡
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五柳先生
(1). 晋 陶潜 的别号。 潜 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文中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宋 杨万里 《张功父请祠甚力得之简以长句》诗:“老夫老矣不归去, 五柳先生 应笑汝。”亦省称“ 五柳 ”。 宋 王安石 《五柳》诗:“ 五柳 柴桑 宅,三 杨 白下 亭。” 清 汪懋麟 《独酌》诗之三:“吾爱 五柳 贤,独酌自成癖。”
(2).泛指志趣高尚的隐士。 唐 雍陶 《和孙明府怀旧山》诗:“五柳先生本在此,偶然为客落人间。”亦省称“ 五柳 ”。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不恋那三公华屋,且图个五柳婆娑。” 明 谢谠 《四喜记·椿庭庆寿》:“五柳堂前启寿筵,白头严父散神仙。”
三闾大夫
战国 楚 官名,掌 昭 、 屈 、 景 三姓贵族。 屈原 曾任此职。 汉 王逸 《离骚序》:“ 屈原 与 楚 同姓,仕於 怀王 为三閭大夫。”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敬祭故 楚 三閭大夫 屈君 之灵。”
元自
犹言原本,本来。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二:“鬢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南宋纪·高宗》:“ 金 人元自识人。”
惺惺
指聪明机警的人
方信道,惺惺自古惜惺惺。——《西厢记》
齁齁
(1).熟睡时的鼻息声。 宋 苏轼 《尝天门冬酒》诗:“醉乡杳杳谁同梦,睡息齁齁得自闻。” 元 王德信 《集贤宾·退隐》曲:“饱时节婆娑松下走,困时节布衲里睡齁齁。”《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齁齁鼻息,响动如雷。”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夜里,十五个汉子快乐一阵以后,都在茅棚里睡得齁齁。”
(2).形容生气时呼吸急促貌。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二折:“你还待要闹啾啾,越激的我可也怒齁齁。”
多得
(1).谓得到的多;容易得到。 汉 焦赣 《易林·损之睽》:“府藏之富,玉以振贷,捕鱼河海,罟网多得。”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寳。若 衡 等辈,不可多得。”《宋史·曹彬传》:“上亦大笑,乃赐 彬 钱二十万。 彬 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2).犹多亏。《水浒传》第二回:“多得 王进 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水浒传》第十回:“当初在 东京 时,多得 林冲 看顾。”《红楼梦》第六回:“又因他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 狗儿 他父亲之力。”
行志
任意行事,胡作非为
略则行志。——《国语·晋语》
美酒
色、香、味俱佳的酒;好酒
美酒佳肴
差可
犹尚可。勉强可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人问抚军:‘ 殷浩 谈竟何如?’答曰:‘不能胜人,差可献酬羣心。’”
姑且
(1)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暂且如此,带有暂作某种让步的意思,或说明在不得已情况下,只好这样,相当于“暂且”、“先”
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一件小事》
(2) 用于暂时的目的和满足暂时的需要
这个意见姑且保留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昔人
前人;古人
且食蛤蜊
《南史·王融传》:“﹝ 融 ﹞诣 王僧祐 ,因遇 沉昭略 ,未相识。 昭略 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 融 殊不平,谓曰:‘僕出於 扶桑 ,入於 汤谷 ,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 昭略 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后用以指姑置不问。 宋 虞俦 《雪睛后书怀》诗之二:“咄咄那庸如许事,尊前且食蛤蜊休。”《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公子听得这话有些扎耳朵,便端起杯来又饮了一口,道:‘且食蛤蜊。’”
许事
这样的事情。《陈书·沉恪传》:“﹝ 恪 ﹞叩头谢曰:‘ 恪 身经事 萧 家来,今日不忍见许事,分受死耳,决不奉命。’”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莲社高人留翁语,吾醉寧论许事。”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诗:“我不知许事,我且食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