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游巾山得晴字原文 诗词名句

游巾山得晴字

作者:高斯得 朝代:宋代

游巾山得晴字原文

巾山何亭亭,拔地蹲中城。
苍龙擢双角,盘空半孤撑。
崇雉俨环抱,兼如在涤牲。
有时霁雾搴,插1*1我堂东荣。
虽劳拄笏望,犹赊杖藜行。
值兹阳和候,鲜晖吐新晴。
摆去缠牵累,少畅窥临情。
藉兰得胜引,共此酒一盛。
咏余百忧集,乐极万感生。
去国魂难招,怀人涕易盈。
虽无拓壑姿,宿昔芥尘缨。
寄言山中叟,未慕同幽贞。

诗词问答

问:游巾山得晴字的作者是谁?答:高斯得
问:游巾山得晴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高斯得的名句有哪些?答:高斯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亭亭

(1) 高耸直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拔地

(1) 狠狠地

拔地瞅了一眼

(2) 在地面上陡然耸立

拔地孤峰

拔地而起的高楼

中城

(1).内城。《春秋·成公九年》:“城中城。” 江永 《春秋地理考实·成公九年》:“此经中城所在……是 鲁 城之内城耳,以为邑名误矣。”《史记·大宛列传》:“其外城坏,虏 宛 贵人勇将 煎靡 。 宛 大恐,走入中城。”

(2).指位置居中之城。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 武溪 夷 田强 遣长子 鲁 居上城;次子 玉 居中城;小子 仓 居下城。三垒相次,以拒 王莽 。”

苍龙

(1)

(2) 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

(3) 太岁星,古时以为凶神,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 * 《清平乐·六盘山》

双角

(1).两只角。 唐 储光羲 《述韦昭应画犀牛》诗:“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駸駸。” 唐 王建 《荆门行》:“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2).指古代孩童或青年女子头顶上的两束发髻。 唐 白居易 《东城晚归》诗:“一条邛杖悬龟榼,双角 吴 童控马衔。”

盘空

绕空;凌空。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词:“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元 袁桷 《隐居图赋》:“ 伯阳 一去而不返,玄鹤盘空而将还。” 清 杜岕 《秋日登长干九层塔》诗:“瞻礼尝百人,盘空缅缔造。” 蔡寅 《读柳古楂先生<养馀斋诗集>》诗:“后起韜庐占一席,盘空硬语落毫巔。”

孤撑

单独的支柱。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浮虚有新斸,摧扤饶孤撑。”

崇雉

层层的雉墙。《文选·谢灵运<会吟行>》:“层臺指中天,高墉积崇雉。” 李善 注:“《尔雅》:‘崇,重也。’”

环抱

环绕,围绕在中间

古老的寺庙处于绿树环抱之中

如在

《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谓祭祀神灵、祖先时,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称祭祀诚敬为“如在”。《后汉书·顺帝纪》:“深恐在所慢违‘如在’之义,今遣侍中 王辅 等,持节分诣 岱山 、 东海 、 滎阳 、 河 、 洛 ,尽心祈焉。”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霁雾

正在消散的云雾。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四:“明霞烂复阁,霽雾搴高牖。” 宋 宋祁 《九日侍宴太清楼》诗:“霽雾供披拂,凉风助扫除。”

东荣

正房东边的廊檐。《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于东荣。” 郑玄 注:“荣,屋翼也。” 汉 王粲 《莺赋》:“春鳩翔于南甍,戴鵀集于东荣。”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辨证一》:“荣者,夏屋东西序之外屋翼也,谓之东荣、西荣。”

拄笏

见“ 拄笏看山 ”。

杖藜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阳和

(1).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鹤仙》词:“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 明 刘基 《梅花》诗之三:“不是孤芳贞不挠,阳和争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鳩,至於识者,犹憎其眼。”《旧唐书·于志宁传》:“今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 元 萨都剌 《雪中妃子》诗:“疑是阳和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

(3).温暖;和暖。 唐 陈子昂 《谏刑书》:“狱吏急法,则惨而阴雨;陛下赦罪,则舒而阳和。”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阳和的春日晒着的这日中,我还不能自觉,依旧穿了这件夜游的敝袍,在大街上阔步。”

(4).喻指和悦的脸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 泰 华 ,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於青云上。”

(5).阳气。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气则彫瘁於凝霜,值阳和则鬱蔼而条秀。” 唐 方干 《除夜》诗:“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昇。” 清 姚莹 《噶玛兰台异记》:“泽源与山脉僨兴,阴晦与阳和交战,二气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气氛。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四:“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唐 杨巨源 《上裴中丞》诗:“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诗:“光浮太乙照千门,徧召阳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孙柚 《琴心记·廷尉伸冤》:“ 长卿 本意九死为期,不意阳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还令 文园 。”

新晴

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 晋 潘岳 《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 金谷 俊游, 铜驼 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十:“竹外斜阳半灭明,捲帘欹枕看新晴。” 吴组缃 《山洪》十:“这是个新晴的极好天气。”

缠牵

束缚牵制。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结綬生缠牵,弹冠去埃尘。” 唐 武元衡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诗:“如何无碍智,犹苦病缠牵。”

得胜

取得胜利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一盛

表一器所盛之量。《左传·哀公十三年》:“ 吴 申叔仪 乞粮於 公孙有山 氏,曰:‘佩玉繠兮,余无所繫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 杜预 注:“一盛,一器也。” 孔颖达 疏:“酒盛於器,故谓一器为一盛。”《新唐书·陆贽传》:“今献瓜一器、果一盛则受之。”

一时兴盛或旺盛。《庄子·天运》:“一盛一衰,文武伦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 唐 白居易 《劝酒》诗:“日往月来凡几秋,一衰一盛何悠悠。”

百忧

种种忧虑。《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晋 刘琨 《答卢谌书》:“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 唐 杜甫 《寄杜位》诗:“近闻宽法离 新州 ,想见怀归尚百忧。” 宋 欧阳修 《秋声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诗:“一日百忧生,戚戚独茧蚕。”

乐极

谓音乐达到中和的境界。《国语·周语下》:“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物得其常,曰乐极。” 韦昭 注:“极,中也。”

感生

见“ 感生帝 ”。

国魂

指一个国家特有的民族精神

鲁迅精神是我国的国魂

怀人

(1).思念远行的人。《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2).指思念家乡的人。 明 杨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赋得蜀江》:“别后怀人更怀土,烦君时一到沧洲。”

(3).所怀念的人。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宿昔

(1) 从前;往常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唐· 张九龄《照镜见白发》

(2) 指很短的时间

宿昔而死

(3) 一向;向来

尘缨

比喻尘俗之事。《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李周翰 注:“尘缨,世事也。” 唐 白居易 《长乐亭留别》诗:“尘缨世网重重缚,迴顾方知出得难。”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宴会》:“罔极深恩报未能,孝思郑重利名轻,何心顾恋尘缨。”

寄言

(1).犹寄语、带信。《楚辞·九章·思美人》:“愿寄言於浮云兮,遇 丰隆 而不将。” 唐 元稹 《遣兴》诗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诗:“寄言行雨儿,莫下山头去。”

(2).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是故復之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耳。”

幽贞

(1).语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后多以“幽贞”指隐士。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 唐 韩愈 《复志赋》:“假大龟以视兆兮,求幽贞之所庐。”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墓志铭》:“近代以来,贵禄仕而贱幽贞。”

(2).指高洁坚贞的节操。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 伯玉 幽贞孤竹咏, 延清 鯁直老松诗。”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层甍据崇岭,乘暇试登楼。

    始讶俯云表,旋思出树头。

    界来白微远,望去绿还稠。

    底事顿生恋,西风已报秋。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偶住人间日月长,细思方觉少年狂。众中论事归多悔,醉后题诗醒已忘。鼍作鲸吞吁莫测,谷堙山堑浩难量。老来境界全非昨,卧看萦帘一缕香。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茗花浮曾坑,酒泛酌宜城。路寻西九曲,人似汉三明。千户非无相,五言空有声。何时郭池晚,照影写闲情。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桃杏酣酣蜂蝶狂,儿童相唤踏春阳。老人自笑还多事,预恐明朝雨坏墙。
  • 作者:高文秀,朝代:元代
    楔子(冲末扮秦昭公领卒子上,云)先祖颛顼苗裔孙,赐姓赢氏国为秦。只因善御扶周主,恶来有力事于殷。某乃秦国昭公是也,先祖乃颛顼之后。自犬戎伐周,先祖襄公将兵救周,战阵有功。周东徙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封祖襄公为诸侯,赐岐山之西地。自襄公至成公七世,乃立其祖穆公。闻楚人百里奚之贤,欲重币赎之,恐楚不与,乃请以五羚羊皮赎之。是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矣,穆公与语国事,乃大悦,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穆公卒,葬从死者一百七十七人,秦人哀之,为作《黄鸟》之诗。至孝公乃十四世,山河始固,强国六公,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秦地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孝公乃惠振孤寡,招战士,
  • 作者:欧阳元功,朝代:元代

    御史承差锁院门,使臣传语出天阍。

    试宫被命连鏕入,同榜三人入谢恩。

  • 作者:释善珍,朝代:宋代
    渊明寄奴开国热龙骧,转眼更齐又换梁。惟有先生赋归去,至今犹是晋文章。
  • 作者:齐己,朝代:唐代
    毕竟将何状,根元在正思。达人皆一贯,迷者自多岐。触类风骚远,怀贤肺腑衰。河桥送别者,二子好相知。
  • 作者:苏过,朝代:宋代

    霜风肃肃陵寒柯,海月滟滟翻秋河。

    空山无人柴径熟,豨肥鹿饱眠长坡。

    山夷野獠喜射猎,腰下长铗森相摩。

    平沙仿佛见遗迹,踊跃不待张虞罗。

    均呼夜起山谷应,披抉草木穷株窠。

    何人得隽喜叫绝,脟割未羡青丘多。

    今年岁恶不可度,竹间有米田无禾。

    耕牛日欲登鼎俎,野兽脱命理则那。

    朝来剥啄谁有馈,愧尔父老勤弓戈。

    一言愿子不我忽,暴殄天物神所呵。

  • 作者:释师范,朝代:宋代
    这老秃,无面目。不具些子慈悲,却有十分恶毒。喜亦不可近,怒尤不可触。我昔被渠禁害,逼得顽蛇生足。以至今日烧一炷香谩礼三拜,要且笑不成笑哭不成哭。此冤此恨若为伸,唵部临唵齿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