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胡家兄弟出名门,朝夕留宾礼意敦。
特为老夫称寿酒,敢忘沉醉坐华轩。
春前著蕊梅犹浅,腊底飞花雪正繁。
石鼎煮茶过夜半,少陵诗法正烦论。
诗词问答
问:《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其二·寿日宴胡伯弘昆仲家》的作者是谁?答:李昱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昱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参考注释
家兄
对人谦称自己的哥哥
出名
(1) 有名气
他以语言敏捷而出名
在一家出名的饭店里就餐
(2) 出面;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做某事)
考虑一位合适的人选出名去联络
朝夕
(1) 时时;日日夜夜
朝夕思慕
朝夕遣人。——《汉书·李广苏建传》
汝朝夕待母。——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史朝夕狱门外。——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一朝一夕,指短时间
只争朝夕
宾礼
(1).上古朝聘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曰视。” 孙诒让 正义:“谓制朝聘之礼,使诸侯亲附,王亦使诸侯自相亲附也。”
(2).古代五礼之一。指接待宾客的礼节。 元 韩奕 《齐天乐·寿内》词:“白头尚举齐眉案,相敬未忘宾礼。”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何温顺公》:“上欲藉其军力,乃延置至 兴京 ,款以宾礼,而以公主妻之。”参见“ 五礼 ”。
(3).谓以上宾之礼相待。《国语·周语下》:“宾礼赠饯,视其上而从之。” 晋 陆机 《辨亡论上》:“宾礼名贤,而 张昭 为之雄;交御豪俊,而 周瑜 为之杰。”
(4).引申为敬重。《汉书·晁错传》:“宾礼长老,爱卹少孤。”《晋书·江灌传》:“顷之, 简文帝 又以为抚军司马,甚相宾礼。”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狐仙谈历代丽人》:“﹝ 北齐 文宣李皇后 ﹞天性淑惠,为 文宣帝 所宾礼。”
特为
专门为
特为这事而来
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称
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称寿
祝人长寿。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置酒乐饮,赋诗称寿。” 唐 薛奇童 《云中行》:“举杯称寿永相保,日夕歌鐘彻清昊。” 宋 梅尧臣 《思归赋》:“盖自成人以及今,未尝一日侍傍而称寿。”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对此春光,就花下酌盃酒,与双亲称寿,多少是好。”
沉醉
(1)
(2) 大醉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儒林外史》
(3) 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宋· 李清照《如梦令》
沉醉在节日的欢乐里
华轩
(1).饰有文采的曲栏。借指华美的殿堂。《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优游省闥,珥笔华轩。” 吕向 注:“华轩,殿上曲栏也。” 唐 王维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托身侍云陛,昧旦趋华轩。”
(2).指富贵者所乘的华美的车子。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 金 张 服貂冕, 许 史 乘华轩。” 宋 叶适 《送陈寿老》诗:“老穷望絶华轩过,其谁幽寻穿薜萝!” 清 金人瑞 《从韦二明府实处觅绵竹三数丛》诗:“华轩得省幸早寄,莫悮明年春笋生。”
花雪
(1).即霰。俗称雪珠。《宋书·符瑞志下》:“ 大明 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史臣按,《诗》云:‘先集为霰。’《韩诗》曰:‘霰,英也。’花叶谓之英。《离骚》云‘秋菊之落英’, 左思 云‘落英飘颻’,是也。然则霰为花雪矣。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
(2).指柳絮。 宋 张先 《千秋岁》词:“ 永丰 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石鼎
陶制的烹茶用具。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拓拔俭神道碑》:“居常服翫,或以布被、松牀;盘案之间,不过桑杯、石鼎。” 唐 皮日休 《冬晓章上人院》诗:“松扉欲啟如鸣鹤,石鼎初煎若聚蚊。” 宋 范仲淹 《酬李光化见寄》诗之二:“石鼎鬭茶浮乳白,海螺行酒灔波红。” 元 刘詵 《和友人游永古堂》:“胜日偶寻山寺幽,老僧石鼎沸茶沤。”
夜半
见“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铁椎传》
少陵
(1). 汉宣帝 许后 之陵。因规模比 宣帝 的 杜陵 小,故名。
(2).指 唐 诗人 杜甫 。 杜甫 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 少陵野老 ,世称 杜少陵 。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仙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金 曹之谦 《寄元遗山》诗:“诗到 夔州 老更工,只今人仰 少陵 翁。” 郁达夫 《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 少陵 此语感人深。”
诗法
诗的创作方法和规律。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杜 之诗法出 审言 ,句法出 庾信 ,但过之尔。 杜 之诗法, 韩 之文法也。” 宋 杨万里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诗:“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明 海瑞 《注唐诗鼓吹序》:“况賡歌《风》、《雅》、《颂》,诗法在焉。” 郑逸梅 《南社社友事略·苏曼殊》:“三四句不从此着想,衡以诗法,也太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