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字原文
快剑翻秦后,崩云称隶豪。山崖留燕尾,冢刻数牛毛。
铁入中郎腕,书非择木曹。
万金周鼎价,一字敢论高。
诗词问答
问:隶字的作者是谁?答:释宝昙
问:隶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宝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宝昙名句大全
释宝昙隶字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崩云
(1).碎裂的云彩。多形容波涛飞洒的样子。《文选·木华<海赋>》:“崩云屑雨,浤浤汩汩。” 李善 注:“言波浪飞洒,似云之崩,如雨之屑也。”
(2).指使云崩裂。形容波浪腾涌之高。 清 吴伟业 《海市》诗之四:“激浪崩云压五湖,天风吹断海城孤。”
山崖
山陡峭的一面,峭壁,绝壁
燕尾
(1).燕子的尾羽。 清 陈维崧 《沁园春·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词:“正水边柳眼,斜窥芳岸;风前燕尾,乱剪晴莎。” 清 厉鹗 《雨中许莳庭春岩招同诚夫笠人泛舟北郭看花》诗之一:“风轻摇燕尾,雨细溼鹅儿。”
(2).燕尾分叉像剪刀,因用以摹状末端分叉的东西。《后汉书·舆服志下》:“负赤幡,青翅燕尾,诸僕射幡皆如之。”《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蜚襳垂髾” 唐 李善 注:“ 司马彪 曰:‘襳,袿饰也;髾,燕尾也。’襳与燕尾,皆妇人袿衣之饰也。” 宋 梅尧臣 《送少卿知宣州》诗:“鸭头 吴 荡緑,燕尾 楚 船轻。” 宋 苏轼 《谢人惠云巾方舄》诗之一:“燕尾称呼理未便,剪裁云叶却天然。” 王十朋 集注引 林敏功 曰:“燕尾,谓巾也。”《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那人头上罩一方大红縐绸包头,从脑后燕尾边兜向前来,拧成双股儿在额上紥一个蝴蝶扣儿。”如:燕尾槽、燕尾服。
(3).本指 颜真卿 书体中捺脚处的一种独特风格,是捺笔结束时,先用力顿挫,再轻挑出锋所致。后人临 颜 体,捺划收笔出锋时,提笔空收笔锋,如张开的剪刀,乃为病笔。《宣和书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於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牛毛
牛身上的毛。形容细而稠密
牛毛细雨
入中
宋 朝地方政府向朝廷缴纳钱物称“入中”。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商人先入中粮草,乃诣京师算请慢便钱,慢杂钞及杂货。”《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己亥,詔三司, 河北 入中粮草復行见钱法。”
择木
(1).谓鸟兽选择树木栖息。常用以比喻择主而事。《左传·哀公十一年》:“﹝ 孔子 ﹞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晋 左思 《吴都赋》:“菈擸雷硠,崩峦弛岑;鸟不择木,兽不择音。”《北史·万俟普可朱浑元等传论》:“ 神武 招携,理殊纳叛;诸将择木,情非背恩。”《三国演义》第三回:“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刘绍棠 《地母》:“原市委书记 杨仲芳 跟他是老战友;但是,为了做官、保官和升官,只有良禽择木而栖了。”
(2).喻选择官职。 晋 潘岳 《西征赋》:“夕获归於都外,宵未中而难作;匪择木以栖集,尠林焚而鸟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李弘度 常叹不被遇。 殷扬州 知其家贫,问:‘君能屈志百里不?’ 李 答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 剡县 。”
万金
(1).极多的钱财。《列子·杨朱》:“ 卫端木叔 者, 子贡 之世也,藉其先貲,家累万金。”《史记·平準书》:“富商大贾……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 三国 魏 曹丕 《又与锺繇书》:“ 宋 之结緑, 楚 之 和 璞,价越万金。”
(2).用以形容贵重或比喻贵重之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 ﹞身中大创十餘,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 唐 杜甫 《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明 方孝孺 《送太学赵孝先<从军诗>序》:“安知万金之非轻,秋毫之非重乎?”
周鼎
(1).指 周 代传国的九鼎。《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还,过 彭城 ,斋戒祷祠,欲出 周 鼎 泗水 ,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九:“ 蓟门 重险旧 尧 封, 周 鼎销沉 泗水 踪。”参见“ 九鼎 ”。
(2). 春秋 时 楚庄王 觊觎王位,因伐戎之便而至 周 境,遂问 定王 使臣 周 鼎之大小、轻重。事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因以“周鼎”借指国家政权。 唐 张说 《开元正历握乾符颂》:“ 神龙 中兴, 周 鼎归 唐 。” 陈毅 《赣南游击词》:“强寇北国问 周 鼎,大军西去渡 金沙 ,抗日要开花。”参见“ 问鼎 ”。
(3).比喻宝器。 汉 贾谊 《吊屈原赋》:“于嗟嚜嚜兮,生之无故!斡弃 周 鼎兮宝康瓠。”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洪钟 周 鼎,不为委沦而轻其体。”
(4).古星名。属后发座。 汉 甘公 石申 《星经·周鼎》:“周鼎三星,足状,云鼎足星,在摄提大角西,主神鼎。”
一字
(1).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2).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 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3).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 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 《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 ,字 少颖 ,一字 拙斋 。”
(5).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
(6).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7).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8).中药量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