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题五柳先生诗编年后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题五柳先生诗编年后二首

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题五柳先生诗编年后二首原文

渊明黄杰气,不减运甓翁。
漫仕径拂衣,高枕北窗风。
平生经世意,萧然诗卷中。
卯金纳大麓,正自窍鈇雄。
妖雏自取死,遽敢贪天功。
斯文未斲丧,吾道聊污隆。
把菊得沉醉,直气敛长虹。
区区记隐德,史笔殊未公。

诗词问答

问:题五柳先生诗编年后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题五柳先生诗编年后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渊明

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不减

不次于,不少于

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运甓

典出《晋书·陶侃传》:“ 侃 在州无事,輒朝运百甓於斋外,暮运於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后以“运甓”比喻刻苦自励。 宋 苏轼 《送公为游淮南》诗:“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忧其身。”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镇日价操戈演阵,待学那 陶侃 运甓扰閒身。” 阳兆鲲 《辛亥生日感赋》:“运甓朝朝磨虎臂,枕戈夜夜数鸡声。”亦作“ 运百甓 ”。 清 翁诰 《题金亦陶运甓图》诗:“ 长沙 励志向中原,朝暮州斋运百甓。”

拂衣

(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杜预 注:“拂衣,褰裳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难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孔 慨然曰:‘……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谷神子 《博导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 崔 魏 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

(3).振衣而去。谓归隐。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 王维 《送张五归山》诗:“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态纷紜,半生尘里朱颜老;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

高枕

垫高枕头安心睡觉,形容无所忧虑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经世

(1) 治理国事

经世之才

(2) 阅历世事

养生以经世

萧然

(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史记·酷吏列传》:“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边萧然苦兵矣。”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

(2).空寂;萧条。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虏扣 便桥 ,帝仓黄出居 陕 ,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閭衖,萧然为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袁鹰 《故乡夜话》:“此外四壁萧然,再没有任何东西。”

(3).稀疏;虚空。 宋 叶适 《题<林秀文集>》:“鬢髮萧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皋谒延赏》:“双亲弃世十八年,囊篋尽萧然。”《明史·忠义传四·徐世淳》:“州尝被贼,居民萧然。”

(4).简陋。 宋 陆游 《自笑》诗:“惟餘数卷残书在,破篋萧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每行县以物自随,杯汤不肯受。去官贫甚,鬻所乘马以行,行李萧然,观者嘆息。” 王闿运 《侯官陈君墓志铭》:“乘舆萧然,襆被而已。”

(5).萧洒;悠闲。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高蹈独往,萧然自得。” 唐 杜甫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诗:“秋水清无底,萧然浄客心。” 宋 苏轼 《游惠山》诗序:“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谈起这事,好像天大祸事,就要临头一样,比起前数月,萧然而论 北京 事情的态度,真不同!”

诗卷

诗集。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 畋 女幼有文性,尝览 隐 诗卷,讽诵不已。” 清 顾炎武 《自笑》诗:“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

卯金

见“ 卯金刀 ”。

大麓

犹总领,谓领录天子之事。《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孔 传:“麓,録也。纳 舜 使大録万机之政,阴阳和,风雨时,各以其节,不有迷错愆伏。”《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公一人” 刘昭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曰:“昔 尧 试於大麓者,领録天子事,如今尚书矣。”一说为广大的山林。《淮南子·泰族训》:“既入大麓,烈风雷雨而不迷。” 高诱 注:“林属於山曰麓。 尧 使 舜 入林麓之中,遭大风雨不迷也。”

正自

(1).正是;恰好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与 何次道 语,唯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

(2).正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西游记》第五九回:“师徒们正自胡谈乱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我见姪少爷没有甚么推託,正自欢喜,谁知为了婶婶的事,又要回去,这是我的苦命。”

(3).只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取死

犹敢死。《何典》第九回:“ 黑漆大头鬼 虽然勇猛,无奈是空心肚里,又遇那些阴兵尽是取死之士,一个个越杀越上的,再不肯退。”

贪天功

见“ 贪天之功 ”。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斲丧

亦作“斵丧”。1.摧残;伤害。《左传·哀公十五年》:“ 齐 陈瓘 如 楚 ,过 卫 。 仲由 见之,曰:‘天或者以 陈氏 为斧斤,既斵丧公室,而他人有之,不可知也。’” 宋 苏轼 《盖公堂记》:“ 萧何 、 曹参 亲见其斵丧之祸,而收其民於百战之餘,知其厌苦,憔悴无聊,而不可与有为也。” 明 刘基 《艳歌行》:“斲丧在须臾,成长何艰哉!”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圣者》:“ 上海 的孩子们真是可怜!看不见一株青草,听不见一句鸟声,生下来便和自然绝了缘,把天真的性灵斲丧。”

(2).特指沉溺酒色,伤害身体。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斲丧》:“人不自爱惜,耗其精神於酒色者,曰斲丧。” 梁启超 《禁早婚议》:“少年男女,身体皆未成熟,而使之居室,妄斲丧其元气,害莫大焉。”

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污隆

亦作“汚隆”。 1.升与降。常指世道的盛衰或政治的兴替。 汉 刘向 《列仙传·马丹赞》:“ 马丹 官 晋 ,与时污隆,事 文 去 献 ,显没不穷。” 唐 刘知几 《史通·载言》:“国有否泰,世有污隆。” 清 钱谦益 《<瑞芝山房初集>序》:“古之人其胸中无所不有,天地之高下,古今之往来,政治之汚隆,道术之醇驳,苞罗旁魄,如数一二。”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取辩乎一物,而原极天下之污隆。”

(2).指地形的高下。 晋 潘岳 《西征赋》:“凭高望之阳隈,体川陆之污隆。” 明 刘基 《再用韵》:“旱魃为妖殄岁功,田畴龟坼徧污隆。”

沉醉

(1)

(2) 大醉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儒林外史》

(3) 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宋· 李清照《如梦令》

沉醉在节日的欢乐里

直气

正气。 唐 杜甫 《别李义》诗:“先朝纳諫諍,直气横乾坤。” 宋 文天祥 《发高邮》诗:“不能裂肝脑,直气摩斗牛。”《水浒传》第七三回:“留得 李逵 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献县史 某,佚其名,为人不拘小节,而落落有直气。”

长虹

(1) 虹霓

(2) 喻指拱形长桥

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隐德

(1).施德于人而不为人所知,谓之“隐德”。《晋书·王湛传》:“初有隐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其父 昶 独异焉。” 唐 韩愈 《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 顺宗皇帝 以上圣之姿,早处储副,晨昏进见,必有所陈,二十餘年,未尝懈倦,阴功隐德,利及四海。” 宋 叶适 《朝散鲍公墓志铭》:“ 梁公 铭所谓‘有隐德,东南士人器重之’者, 梁公 , 元祐 名臣也。” 清 戴名世 《先世遗事记》:“余家世孝弟力田,至 南居 府君尤多隐德,乡里称为长者。”

(2).立志。 宋 王禹偁 《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高祖 简 ,徙居于 蔡 ,曾祖 中 ,祖 真 ,皆隐德不仕。”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祖讳 德新 ,父讳 古 ,皆隐德不仕。”

史笔

(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 蜀 境,首悬 吴 闕,犹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郑善果非正人论》:“史臣谓 郑善果 幼事贤母,长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古史笔多缘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之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

(2).指修史之笔。《晋书·文苑传·曹毗》:“既登 东观 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 明 宋濂 《吴公行状》:“他时执史笔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唐 韩愈 《石君墓志铭》:“故相国 郑公 餘庆 ,留守 东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笔。”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諫书人莫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 刘 有史学,无史笔。”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史笔和文学之笔,应该分别开。”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周弼,朝代:宋代
    悠悠心厌出江沙,过得丘亭转落斜。村店自知行客倦,劝尝新酒卖甜瓜。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扶杖龙锺迫耄期,江湖木落更堪悲。醉中光景似得志,梦里朋侪如少时。落笔龙蛇仲蒙帖,满懹风月季长诗。前朝名胜凋零尽,百岁关心只自知。
  • 作者:吴芾,朝代:宋代
    曲生为我惠然来,陡觉春浮潋滟杯。饮罢冥搜无好语,但将风味属江梅。
  • 作者:郑絪,朝代:唐代
    中年偶逐鸳鸾侣,弱岁多从糜鹿群。紫阁道流今不见,红楼禅客早曾闻。松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一览彩笺佳句满,何人更咏惠休文。
  • 作者:陈与义,朝代:宋代
    仲冬吉日,风穆气休。我出刚卯,以寿元侯。祝融之玉,莫此离方。元侯佩之,如玉之刚。攘除厉凶,以迪明王。南门不键,有室则强。三肃元侯,既赠既祷。曷以报我,当以刚卯。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封章各省来,麦收率中稔。

    其后雨旸时,大田蔚茂甚。

    南方乃泽国,亦弗愁潦侵。

    清口疏治后,下河岁登廪。

    虔祝复似兹,九宇丰庶审。

    然此岂易必,盛满况当懔。

    慰弗抵忧多,祈年惟勤恁。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犹剧。畦丁告劳苦,无以供日夕。蓬莠独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侵星驱之去,烂熳任远适。放筐亭午际,洗剥相蒙幂。登床半生熟,下箸还小益。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饱食复何心,荒哉膏粱客。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
  • 作者:吴芾,朝代:宋代
    落笔摛辞烂有章,故应往岁擅文场。身登霄汉声猷著,兴寄湖山气味长。无计盍簪同把酒,尚怀扫地对焚香。依然日暮碧云合,相望回头各一方。
  • 作者:钱惟演,朝代:宋代
    斋洁奉惟馨,瑶 * 自升。楼迷五里雾,坛独九枝灯。珠馆来青雀,琁题射玉绳。疏钟平野阔,古柏夕霏凝。鹤扇真规月,仙衣可镂冰。春茶泛云液,晓饭荐兰蒸。炼药疑洪井,藏书类羽陵。回瞻太帝室,飞槛更长凭。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地势北高南向卑,胶西那足并肩斯。

    须教苏句重提忆,亦在于心自得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