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儿令原文
昨日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有酒且醉瑶觥。
更何妨、檀板新声。
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系人情。
诗词问答
问:相思儿令的作者是谁?答:晏殊
问:相思儿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相思儿令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晏殊的名句有哪些?答:晏殊名句大全
晏殊相思儿令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昨日
昨天
探春
(1).早春郊游。 唐 宋 风俗,都城士女在正月十五日收灯后争先至郊外宴游,叫探春。 唐 孟郊 《长安早春》诗:“公子醉未起,美人争探春。”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探春》:“都人仕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於园圃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西湖游幸》:“都城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下:“ 徐天全 《雪湖赏梅》云:‘梅开催雪雪催梅,梅雪催人举酒杯。折取琼枝插船上,满城知是探春回。’” 清 钱谦益 《迎春日偕河东君泛舟东郊作》诗:“ 罨画 山城画舫开,春人春日探春来。”
(2). 明 代贡茶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供御茶》:“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採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
(3).花名。属木犀科,半常绿灌木,初夏开花,黄色。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唐花》:“谨按《日下旧闻考》,京师腊月即卖牡丹、梅花、緋桃、探春诸花。”
(4).词牌名。《词谱》卷三二:“《探春慢》,或作《探春》,无‘慢’字。”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无奈
(1) 没有别的办法
无奈反对意见太多,只得取消会议
(2) 表示“惋惜”的转折
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有酒
谓喝醉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红娘 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説。”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 李 顺,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词话》第四三回:“ 月娘 见他有酒了,打发他脱了衣裳,只教 李瓶儿 与他磕了头。”
瑶觥
玉杯。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酌瑶觥,飞玉觴,陆海珍味,靡不臻极。”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转瞬宵来月更明,芳时何处酌瑶觥。”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檀板
乐器名。檀木制成的拍板
檀板之声无色。——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新声
(1).新作的乐曲;新颖美妙的乐音。《国语·晋语八》:“ 平公 説新声。” 晋 陶潜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诗:“清歌散新声,緑酒开芳颜。” 唐 孟郊 《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握中有新声, 楚 竹人未闻。” 元 王士熙 《李宫人琵琶引》:“新声不用黄金拨,玉指萧萧弄晚凉。” 章炳麟 《辨诗》:“ 李延年 復依西域《摩訶兜勒》之曲,以造新声二十八解。”
(2).指新乐府辞或其他不能入乐的诗歌。 姚华 《论文后编》:“诗本乐章,自古辞不入今乐,则变为新声,及其递变,新声又不入乐, 宋 元 而后,悉为徒诗矣。”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诗:“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 欧 亚 造新声。”
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就中
(1) 从中;居中
就中调停
(2) 其中
这件事是他们三个干的,就中老李干的最多
牵系
牵连,牵涉。 张篁溪 《苏报案实录》:“而 炳麟 答称:‘《革命军》为 邹容 所著,渠实序之。事相牵係,不比不行。’”
牵挂;牵连。 宋 柳永 《慢卷紬》词:“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凭牵繫。”《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前日应举之时,已曾经过一番离别,恰是心里指望好日,虽然牵繫,不甚伤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后记》:“大约主要就由于这一部分牵系着朋友们的忆念吧,有不少朋友希望这书重新改版问世。” 巴金 《随想录·关于丽尼同志》:“那个时候我才懂得它是多么美丽,多么牵系着我的心。”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