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泽鱼山豕各忘年,味可胜穷总所便。堪笑荆吴相俎豆,遂令蛮触自矛鋋。
食无误蟹车同轨,贡不徵蚶泽漏泉。
我在帘山人迹罕,亦蒙惟错馈甘鲜。
诗词问答
问:《丁端叔送海错以诗来用韵酬之》的作者是谁?答:陈傅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傅良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傅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鱼山
(1).《法苑珠林》卷四九:“﹝ 陈思王 曹植 ﹞赏游 鱼山 ,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唄,撰文製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於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 鱼山 之神製。” 清 曹寅 《西村师教予导引却病》诗之二:“堂策萧萧一衲温, 鱼山 清梵许同论。”
(2).山名。即 鱼条山 ,在 河北 满城 西北。形如巨鱼,故名。
(3).山名。在 山东 东阿 西。《史记·河渠书》“ 吾山 平兮 鉅野 溢”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 东阿 有 鱼山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初, 植 登 鱼山 ,临 东阿 ,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 金 张子羽 《寿张和滑》诗:“ 鱼山 早有终焉计,少日应容解印章。”
忘年
(1).忘记年月。《庄子·齐物论》:“忘年忘义,振於无竟。” 成玄英 疏:“夫年者,生之所禀也,既同於生死,所以忘年也。” 唐 元结 《无为洞口作》诗:“洞旁山僧皆学禪,无求无欲亦忘年。” 清 李世熊 《独松》诗:“上友不羈云,下友忘年石。”
(2).不拘年龄、行辈、以德才相敬慕。《初学记》卷十八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禰衡 有逸才,少与 孔融 交。时 衡 未满二十,而 融 已五十,敬 衡 才秀,忘年殷勤。”《北史·序传》:“ 宽 当时位望,又与 大师 年事不侔,初见,言未及终,便改容加敬……每於私室接遇,恒尽忘年之欢。” 宋 苏辙 《追和张 * 道赠别绝句一首》引:“是时, 张公 安道 守 成都 ,一见以国士相许,自尔遂结忘年之契。”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愿意永远和你做一个忘年的朋友。”
可胜
岂能忍受。《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八陵废祀,可胜抔土之悲!”
堪笑
可笑。《封神演义》第七九回:“堪笑 徐芳 徒逆命,枉劳心思竟何从!”
荆吴
(1). 春秋 时的 楚国 与 吴国 ,后泛指 长江 中下游地区。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 荆 吴 郑 卫 之声,《韶》《濩》《武》《象》之乐。” 晋 陆机 《辩亡论上》:“﹝ 孙权 ﹞谋无遗諝,举不失策,故遂割据山川,跨制 荆 吴 ,而与天下争衡矣。” 唐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诗:“目穷 衡 巫 表,兴尽 荆 吴 秋。”
(2). 汉 初封建的九个同姓诸侯国之一。《汉书·诸侯王表》:“东带 江 湖 ,薄 会稽 ,为 荆吴 。” 颜师古 注:“ 文颖 曰:‘即今 吴 也。 高帝 六年为 荆国 ,十年更名 吴 。’ 荆吴 ,同是一国也。”
俎豆
(1) 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
(2) 指奉祀
俎豆千秋
蛮触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蛮触”为典,常以喻指为小事而争斗者。 唐 白居易 《禽虫》诗之七:“蟭螟杀敌蚊巢上, 蛮 触 交争蜗角中。”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访姨》:“人生大梦信无凭, 蛮 触 徒然有鬭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顾乃於电光石火之内,更兴 蛮 触 之兵戈,不梦中梦乎?” 赵朴初 《读朱委员长泸州诗敬作》诗:“旧时袍泽同盟侣,化为 蛮 触 争蜗涎。”
无误
没有差错的性质或状态
车同轨
各种车辆的车轨大小相同。亦用于形容统一。《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人迹
人的足迹;指人
荒无人迹
甘鲜
(1).指鲜美的食品。《晋书·孝友传·何琦》:“﹝ 琦 ﹞事母孜孜,朝夕色养。常患甘鲜不赡。”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身厌罗綺,口穷甘鲜。”《明史·孝义传二·归钺》:“及父卒,母益摈不纳,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
(2).鲜美;甘甜鲜美。 宋 林洪 《山家清供·傍林鲜》:“大凡笋贵甘鲜,不当与肉为友。”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嘉庆李》:“ 东都 嘉庆坊 有李树,其实甘鲜,为京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