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滩三首·其二原文
乱飙吹急雨,一折改奔峭。
连山亘东南,瘴雾迷岭峤。
榜人侵晓发,高卧失临眺。
辊雷起何处,万夫迭呼啸。
倏忽数滩过,到眼一票姚。
武朔既崖柴,昆崙绝排奡。
始蹈吕梁险,终成昆吾噪。
四山方出云,吐纳亦殊妙。
山木蓊然合,冥冥子规叫。
诗词问答
问:十八滩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十八滩三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四
参考注释
奔峭
(1).指崩坍的崖岸。《文选·谢灵运<七里濑>诗》:“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李善 注:“《淮南子》曰:‘岸峭者必陀。’ 许慎 曰:‘陀,落也。’然奔亦落也。”
(2).势若奔涌的山峰。 唐 杜甫 《入宅》诗之一:“奔峭背 赤甲 ,断崖当 白盐 。” 仇兆鳌 注引 邵傅之 曰:“山峰高峻,如奔涌然。”
连山
(1).古《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 疏:“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於山,故名《易》为《连山》。” 唐 韩愈 《毛颖传》:“﹝ 蒙恬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连山》、《归藏》,简编并没。”
(2).连绵的山岭。 南朝 梁 吴均 《至湘洲望南岳诗》:“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復纷。”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宋 苏辙 《同王适赋雪》:“重楼复閤烂生光,絶涧连山漫不见。”
(3).满山。 唐 卢纶 《春日卧病示赵季黄》诗:“黄埃满市图书贱,黑雾连山虎豹尊。” 清 王凯泰 《台湾杂咏》:“好竹连山觉笋香,马蹄入市许先尝。”
(4).见“ 连山眉 ”。
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瘴雾
犹瘴气。 唐 韩愈 《杏花》诗:“浮花浪蘂镇长有,纔开还落瘴雾中。” 宋 曾巩 《送江任序》:“其山行水涉沙莽之驰,往往则风霜冰雪瘴雾之毒之所侵加。” 郭沫若 《前茅·太阳没了》:“猛烈的妖气瘴雾却是漫野弥天。”
岭峤
五岭的别称
榜人
船夫,舟子。《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榜人歌,声流喝,水虫骇,波鸿沸。”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榜,船也。” 唐 吴筠 《舟中夜行》诗:“榜人识江路,掛席从宵征。” 王德钟 《月夜渡淀湖歌》:“忽闻榜人笑不止,芦边簌簌东风起。”
侵晓
天色渐明之时;拂晓
高卧
(1) 高枕而卧
解衣铺被,准备高卧
(2) 比喻隐居;亦指隐居不仕的人
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 安石(谢安的字)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世说新语·排调》
临眺
在高处远望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杜甫《登兖州城楼》
临眺林海
雷起
亦作“靁起”。形容兴起迅速。声威巨大。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车骑靁起,殷天动地。” 汉 班固 《东都赋》:“千乘雷起,万骑纷紜。”《汉书·叙传下》:“王师雷起,霆击朔野。”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万夫
万人;万民;众人。《书·咸有一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 晋 陆机 《拟古·东城一何高》诗:“一唱万夫叹,再唱梁尘飞。” 唐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诗:“近辞痛饮徒,折节万夫后。” 明 刘基 《郁离子·省敌》:“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呼啸
(1) 发出吹口哨的声音。尤指由于迅速运动而产生的声音
* 开始在树枝间呼啸
(2) 发出的具有像笛子一样的尖脆声音
风开始在草堆周围呼啸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间
到眼
见到,看见。 唐 曹邺 《从天平节度使游平流园》诗:“池塘静於寺,俗事不到眼。”《宣和书谱·谢万》:“独‘鯁恨’一帖尤著见於世。其亦 魏 晋 已来流传到眼者,类多哀悼语,此其然也。”《老残游记》第七回:“这过往的人,凡是江湖上朋友,他到眼便知。”
票姚
亦作“ 票鷂 ”。劲疾貌。 汉 代以为武官名号。后多用指 霍去病 。《汉书·霍去病传》:“大将军受詔,予壮士,为票姚校尉。” 宋 叶适 《上滩》诗:“苦战排三军,势压票姚将。” 清 邵长蘅 《周将军》诗:“将军票鷂健絶伦,生驹搅阵刀截云。”参见“ 剽姚 ”、“ 嫖姚 ”。
崖柴
形容张口欲咬人之状。《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於是收 爽 、 羲 、 训 、 晏 、 颺 、 謐 、 轨 、 胜 、 范 、 当 等,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故于时谤书,谓‘臺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 默 作疽囊。’三狗谓 何 ( 何晏 )、 邓 ( 邓颺 )、 丁 ( 丁謐 )也。 默 者, 爽 小字也。其意言三狗皆欲嚙人,而 謐 尤甚也。”《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长蛇晈晈三曾黑,大鸟崖柴两翅青。”
排奡
矫健,形容文笔刚强有力
其文纵横排奡
吕梁
(1).山名。在今 山西省 西部,位于 黄河 与 汾河 间。主峰在 离石县 东北。 夏禹 治水,凿 吕梁 以通 黄河 ,即指此。《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 龙门 未开, 吕梁 未发, 河 出 孟门 ,大溢逆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河水 左合一水,出 善无县 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歷於 吕梁 之山,而为 吕梁洪 ……盖 大禹 所闢,以通 河 也。” 陈毅 《过吕梁山》诗:“峥嶸突兀 吕梁 雄,我来冰雪未消融。”
(2).水名。也称 吕梁洪 。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臣石齿列,波流汹涌。《庄子·达生》:“ 孔子 观於 吕梁 ,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鱼鳖之所不能游也。” 唐 李绅 《泛五湖》诗:“岂復问津迷,休为 吕梁 叹。” 宋 梅尧臣 《送赵谏议知徐州》诗:“ 吕梁 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古空。”《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这一边砍将去,就似那 吕梁 泻下的狂澜,如何当抵?”
昆吾
(1).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 昆吾之山 ,其上多赤铜。” 郭璞 注:“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 唐 崔融 《咏宝剑》:“宝剑出 昆吾 ,龟龙夹彩珠。”
(2).美石名。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昆吾。”《云笈七籤》卷二六:“﹝ 流洲 ﹞上多山川积石,名为昆吾。冶其石成铁作剑,光明洞照如水精状,割玉如泥。”
(3).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剑。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他轻举龙泉杀 车胄 ,怒拔昆吾坏 文丑 。” 明 汪廷讷 《种玉记·露遣》:“切莫按昆吾,论同胞休戚相须。” 清 李渔 《玉搔头·抗节》:“不用仗昆吾,赤手擒羆虎。”参见“ 昆吾刀 ”。
(4).古掌管冶铸之官。《逸周书·大聚》:“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 孔晁 注:“昆吾,古之利冶。” 卢文弨 校引 谢墉 曰:“昆吾乃掌冶世官。注云‘利冶’误。”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昆吾彝器,能者鐫勋。” 唐 郭振 《古剑篇》:“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5). 夏 商 之间部落名。 己 姓。初封于 濮阳 (今 河南省 濮阳市 )。 夏 衰, 昆吾 为 夏 伯,迁于 旧许 (今 河南省 许昌市 ),后为 商汤 所灭。《诗·商颂·长发》:“ 韦 顾 既伐, 昆吾 夏桀 。” 毛 传:“有 昆吾 国者。” 郑玄 笺:“ 顾 、 昆吾 皆 己 姓也。”
(6).指 昆吾 之君。《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皇祖伯父 昆吾 ,旧 许 是宅。” 明 杨慎 《封建》:“ 夷羿 篡弑矣, 昆吾 雄伯矣。”参阅《史记·楚世家》。
(7).古丘名。传说太阳正午所经之处。《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 暘谷 ……至于 昆吾 ,是谓正中。” 高诱 注:“ 昆吾邱 ,在南方。” 汉 张衡 《思玄赋》:“躋日中于 昆吾 兮,憩 炎火 之所陶。” 南朝 梁 王僧孺 《从子永宁令诔》:“风生閶闔,日去 昆吾 。”
(8).借指正午。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巾车徇前侣,白日犹昆吾。”
(9).地名。在 长安 南,靠 终南山 , 汉 代属 上林苑 的范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八:“ 昆吾 御宿 自逶迤, 紫阁 峰阴入 渼陂 。”
吐纳
(1).吐故纳新。道家养生之术。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朕将吐纳导引,以天下事付 林甫 ,若何?”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摶 不知吐纳修养之理,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圣世?” 清 孙枝蔚 《题华山高枕图寿吴香林》诗:“那用仙家吐纳频,陶然一枕自生春。”
(2).泛指呼吸。 鲁迅 《坟·杂忆》:“因此我常常欣慕现在的青年,虽然生于 清 末,而大抵长于 民国 ,吐纳共和的空气,该不至于再有什么异族轭下的不平之气,和被压迫民族的合辙之悲罢。”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心脏的每一回跳动,鼻息的每一回吐纳,都奏出‘我爱着你’那句话的激动的节拍。”
(3).犹吞吐。吐出与吞进。 汉 王粲 《游海赋》:“苞吐纳之弘量,正宗庙之纪纲。” 晋 郭璞 《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吐纳江流九派小,平压雉堞群峰低。”
(4).比喻贸易,买卖。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商品的生产和吐纳的中心,手工业作坊和批发行号的所在地,集中着数量相当巨大的后备手工业工人和小商摊贩。”
(5).言谈;谈吐。《魏书·元翼传》:“美姿貌,善吐纳,兼有将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竺道生》:“吐纳问辩,辞清珠玉,虽宿望学僧,当世名士,皆虑挫词穷,莫敢酬抗。”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吐纳既风流,姿容更瓌异。”
(6).指发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 崔 记教坊 任智方 四女皆善歌,其中二姑子,吐纳悽惋,收敛浑沦。”
殊妙
犹绝妙。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九:“神力既殊妙,倾 河 焉足有?”《杂宝藏经·莲华夫人缘》:“王见是女端正殊妙,语仙人曰:‘与我此女。’”
山木
(1).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 唐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
(2).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赵王 迁流 房陵 ,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远;深远
鸿飞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子规
杜鹃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