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次韵呈明侍郎邦衡原文 诗词名句

次韵呈明侍郎邦衡

作者:林光朝 朝代:宋代

次韵呈明侍郎邦衡原文

声教从今已远覃,翩翩作者问谁堪。
石经犹有中郎蔡,金匮曾夸太史谈。
至竟银钩并铁画,相传梅北到天南。
诸生考古头浑白,禹穴何时更许探。

诗词问答

问:次韵呈明侍郎邦衡的作者是谁?答:林光朝
问:次韵呈明侍郎邦衡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光朝的名句有哪些?答:林光朝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声教

声威教化。《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汉 班固 《东都赋》:“穷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爥幽。” 唐 薛能 《国学试风化下》诗:“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国初声教所被,固宜保塞称藩者,享王恐后矣。”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 曹丞相 既然看重 蔡文姬 的文彩,要她回去参与文治声教的事业,我们理当从命。”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远覃

远延,远播。 宋 林光朝 《呈胡侍郎邦衡》诗:“声教从今已远覃,翩翩作者问谁堪。”

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作者

(1) 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

(2) 创始之人

谁堪

怎能忍受。 唐 王昌龄 《万岁楼》诗:“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

石经

(1).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 汉平帝 元始 元年 王莽 命 甄丰 摹古文《易》、《书》、《诗》、《左传》于石,此为石经之始。 汉 代以后其文字至今尚可考见者,有:(1) 汉灵帝 熹平 四年(公元175年) 蔡邕 用隶书写成的“熹平石经”,(2) 三国 魏 齐王 ( 曹芳 ) 正始 (公元240-248年)中用古文、篆、隶三体刻石的“正始石经”,亦称“三体石经”。(3) 唐文宗 开成 二年(公元837年)用楷书刻石的“唐开成石经”。(4) 后蜀 孟昶 命 毋昭裔 督造的楷书“蜀石经”,又称“广政石经”。(5) 宋仁宗 嘉祐 六年(公元1061年)竣工的“北宋石经”,因用篆、隶二体,又称“二字石经”。(6) 宋 高宗 时御书刻石的“南宋石经”,亦称“宋高宗御书石经”。(7) 清 乾隆 年间刻石的“清石经”。参阅 清 顾炎武 《石经考》、 清 万斯同 《石经考》、近人 张国淦 《历代石经考》。

(2).刻于摩崖或碑版上的佛经。现存石碑刻经规模最大的是 北京 房山 云居寺 附近的石经。从 隋 代 大业 年间(公元七世纪初)刻起,到 明 代 万历 、 天启 年间(公元十七世纪初)为止,大部分重要佛经都已刻成。 唐 皮日休 《开元寺避暑怀鲁望》诗:“石经森欲动,珠像儼将恰。”

中郎

(1).官名。 秦 置, 汉 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汉 苏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 中郎 石经后, 八分 盖憔悴。”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十和林卿得女》词:“ 中郎 传业, 蔡琰 词章。”此指 蔡邕 。 元 张翥 《上京秋日》诗:“ 中郎 节在仍归 汉 ,校尉城空罢护 羌 。”此指 苏武 。

(2).次子。 元 成廷珪 《戚戚行》:“大郎荷鍤北开河,中郎买刀南讨贼。”

金匮

亦作“ 金柜 ”。亦作“ 金鐀 ”。1.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 汉 贾谊 《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书·晁错传》:“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览,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 晋 王隐 《晋书·瑞异记》:“ 甘卓 家金匱鸣,声似槌镜,清而悲。”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二:“他年金鐀如搜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孙犁 《<秀露集>后记》:“金柜之藏,不必永存;流落村野,不必永失。”

(2).引申谓传之久远。《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匱之计;又不知推演圣德,述先帝之志。” 颜师古 注:“金匱,言长久之法可藏於金匱石室者也。”

(3).借指藏书。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李善长 、 宋濂 、 王褘 竝起自蒿莱,不覩金匱,古学废秏,而姓氏失其律度,兹无謫焉。”

(4).比喻博学。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先生以金匱之才,歷 石渠 之选。”

(5).相士术语。谓富贵之相。 唐 马总 《意林·物理论》:“三亭九侯,定于一尺之面;愚智勇怯,形于一寸之目;天仓、金匱以别贫富贵贱。”

史谈

汉 司马迁 之父 谈 的别称。 谈 官太史令,故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上书劝伐河北》:“虽乏 相如 之笔,庶免 史谈 之愤。”

至竟

(1).直到最终。《后汉书·樊英传论》:“及徵 樊英 、 杨厚 ,朝廷若待神明,至竟无它异。”

(2).副词。犹究竟。 唐 杜牧 《题桃花夫人庙》诗:“至竟 息 忘缘底事?可怜 金谷 堕楼人!” 唐 罗隐 《钱塘江潮》诗:“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赬鲤问 阳侯 。” 清 钱谦益 《陆宣公墓道行》:“人生忠佞看到头,至竟 延龄 在何许!”

银钩

亦作“ 银钩 ”。 1.银质或银色的钩子。《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鉤,飘若惊鸞。” 南朝 梁 刘孝威 《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鉤采桑路。”《宋史·乐志十五》:“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捲银钩。”

(2).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 唐 徐坚 《棹歌行》:“櫂女饰银鉤,新妆下翠楼。”

(3).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元 张逊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把鸞笺,裁绣句,写银钩。”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他一不合银钩写,锦字松烟。”

(4).比喻弯月。 宋 李弥逊 《游梅坡席上杂酬》之二:“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铁画

用铁片和铁丝锻打焊接成图画的一种工艺品,一般涂成黑色或棕红色

相传

(1) 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

相传这事发生在北方

(2) 递相传授

天南

指岭南。亦泛指南方。 唐 白居易 《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诗:“诗情书意两殷勤,来自天南瘴海滨。” 唐 周繇 《送杨环校书归广汉》诗:“天南行李半波涛,滩树枝枝拂戏猱。” 唐 戴叔伦 《屯田词》:“艰辛歷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宋 杨万里 《潮阳海岸望海》诗:“身行岛北新春后,眼到天南最尽头。”

诸生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考古

(1) 根据古代的遗迹、遗物和文献,研究古代事物

(2) 指有关考古的科学

禹穴

(1).相传为 夏禹 的葬地。在今 浙江省 绍兴 之 会稽山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 江 、 淮 ,上 会稽 ,探 禹穴 。”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 禹 巡狩至 会稽 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閒云 禹 入此穴。”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幸游 建德 乡,观奇经 禹穴 。” 唐 李白 《越中秋怀》诗:“何必探 禹穴 ,逝将归 蓬丘 。”

(2).指 会稽 宛委山 。相传 禹 于此得 黄帝 之书而复藏之。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诗:“ 禹穴 藏书地, 匡山 种杏田。” 王琦 注:“ 贺知章 《纂山记》曰: 黄帝 号 宛委穴 为 赤帝 阳明之府,於此藏书。 大禹 始於此穴得书,復於此穴藏之,人因谓之 禹穴 。” 禹 于 宛委山 得 黄帝 金简书之说,见《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宋 陆游 《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诗:“前身已预 兰亭 会,老眼曾窥 禹穴 书。” 清 王誉昌 《舟泊武林城外因忆新安会稽之胜赋呈确庆夫子志别》诗:“学溯 考亭 开雾障,书探 禹穴 破云封。”

(3).相传为 夏禹 决 汉水 时的住处。在今 陕西省 旬阳县 东。《大清一统志·兴安府·古迹》:“ 禹穴 在 洵阳县 东一百三十里。高八尺,深九尺。旁鎸“禹穴”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洌。世传 禹 决 汉水 时居此。”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黄庚,朝代:宋代
    十年不作还家梦,荒草深深锁行扉。无主落花随水去,有情滂鸟劝人归。儒冠寥落风流减,客路凄凉故旧稀。何日携琴赋归去,踏云自采故山薇。
  • 作者:李翰,朝代:明代
    标签:金山寺

    过尽伊阳第几滩,偶从方外驻征鞍。

    深林月转松窗暗,虚榻云侵布被寒。

    梦寐也思王事重,驰驱敢惮客程难。

    山僧剩有慇勤意,烂煮胡麻当传餐。

  • 作者:宋太宗,朝代:宋代
    {上缺}深意大谁教,指因缘善归。
  • 作者:吴芾,朝代:宋代
    我家丁香大盈丈,天公靳惜非丹材。去年花开香满屋,我方局促缠悲哀。准拟今年必无事,尽可花下相追陪。何期顿与花隔绝,斗粟牵从江上来。前日我家寄书至,为报堂前花正开。熏人已如兰麝喷,照眼还若锦绣堆。狂蜂游蝶自来往,旧成蹊处今生苔。主人有花不解赏,向来何以事栽培。置书不觉双泪堕,人事好乖如此哉。嗟我行年近六十,鬓发星星心已灰。纵使从今得自便,此生看花能几回。况复奔驰未能已,断蓬正滚风中埃。欲往一见尚不可,敢望近前持酒杯。须知轩冕傥来耳,不如归去山之隈。
  • 作者:释文珦,朝代:宋代
    江郎峰头云漠漠,江郎庙前风雨作。路傍古寺不可栖,破屋残僧情味恶。重寻野店度前林,夜寒无奈春衣薄。惭愧主人能会意,地炉爇火深相慰。何似山中梦觉时,纸被蒙头听松吹。
  • 作者:杨简,朝代:宋代
    某闻内丹不可见,不待施工自成炼。羲皇以上几春秋,何啻千千万万转。到今昼夜流光涌,金乌夜照广寒殿。余辉散发缀碧落,稀稠纷纠珠玉溅。冲气祥精腾太虚,舒卷飞浮态累变。映空晓景绿拖蓝,错绮晚凝红染茜。有时震响轰冥蒙,有时熠燿盘飞线。有时清润垂冰丝,有时匆舞琼花片。其间秀结成山川,密木繁林飞鸟虫鱼次第现。龙翔凤鸣宝藏兴,絪緼孕瑞生群英。四明之麓鄞之曲,育神含和备五福。中有祥光两派明,内虚外应无不烛。能听能言能往复。屈伸俯仰天然奇,不知手舞蹈与足。二十年前忽转移,蓦过慈川天宝山之西。翠微曲复烟霞深,变化游徙谁复知端倪。石鱼楼阁云气低,比年往往暂此栖。御风两渡浙河去,又寻归路从桃蹊。桃源深处无人识,纵复经从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轰雷吼雷警昏蒙,雨歇风清似脱空。佛教众生弘大道,资家报国续宗风。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东路行宫斯最古,自京驻跸此开程。

    庭松已入画图格,阶草惯经枯菀评。

    六十七春秋瞥眼,寡鳏独黎庶关情。

    孜孜不敢初心负,皇祖恩深终始盟。

  • 作者:卢仝,朝代:唐代
    标签:春天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乘闲策马款禅扉,流丽千林扬晓辉。铺谷轻烟白如絮,落崖飞瀑响于徽。寺犹法性风旛动,室岂维摩花雨霏。不是济源经考证,至今假藉未知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