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六首·其五原文
未央月晓度疏钟,清跸鸣鸾出禁中。
九陌尘埃千骑合,万方声教一时同。
金泥照耀传中旨,玉佩成行引上公。
朝罢香烟携满袖,却疑身在广寒宫。
诗词问答
问:早朝六首·其五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早朝六首·其五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早朝六首·其五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2. 钱起
参考注释
未央
未已;未尽
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
此恨未央
疏钟
亦作“踈鐘”。稀疏的钟声。 清 陈廷敬 《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诗:“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 长乐 远踈鐘。” 清 岑霁 《贯华阁晚眺》诗:“轻飈起长林,踈鐘应嵓谷。”
清跸
(1).旧时谓帝王出行,清除道路,禁止行人。《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帝暉膺顺动,清蹕巡广廛。” 李善 注引《汉仪注》:“皇帝輦动,出则传蹕,止人清道。”《周书·儒林传序》:“帝於是服衮冕,乘碧輅,陈文物,备礼用,清蹕而临太学。”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四二:“扇掩红鸞金殿悄,一声清蹕捲珠帘。”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清蹕传虚谷,灵旗隐洞房。”
(2).借指帝王的车辇。 唐 沉佺期 《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不知行漏晚,清蹕尚裴迴。”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大名 河朔 之咽喉,或蹔驻清蹕,扬天威以壮军声。”
鸣鸾
即鸣銮。銮声似鸾鸟之鸣,因称。《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竚既定以鸣鸞,修 东都 之大壮。” 唐玄宗 《途经华岳》诗:“飭驾去京邑,鸣鸞指 洛川 。”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戒糗糒以扬舲兮,载鸣鸞而陟巘。”参见“ 鸣鑾 ”。
禁中
(1).禁令所及范围之内。《墨子·号令》:“有匿不言人所挟藏在禁中者断。”
(2).指帝王所居宫内。《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 二世 常居禁中,与 高 决诸事。”《汉书·孔光传》:“上於是召丞相 翟方进 、御史大夫 光 ……皆引入禁中,议 中山 、 定陶王 谁宜为嗣者。” 汉 蔡邕 《独断》卷上:“ 汉 天子正号曰皇帝……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 汉 蔡邕 《独断》卷上:“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 唐 王昌龄 《萧驸马宅花烛》诗:“青鸞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新唐书·柳芳传》:“ 芳 始謫时, 高力士 亦贬 巫州 ,因从 力士 质 开元 、 天寳 及禁中事,具识本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大内太监多 河间 诸县人,有 刘金 、 刘得才 等,其家即素习 * 者,选入禁中,遂与茶房太监 杨进忠 等传教。”
九陌
(1). 汉 长安城 中的九条大道。《三辅黄图·长安八街九陌》:“《三辅旧事》云: 长安城 中八街,九陌。”
(2).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巿。 唐 骆宾王 《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隅,万户千门平旦开。” 宋 万俟咏 《三台·清明应制》词:“好时代,朝野多欢,徧九陌太平簫鼓。”《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井色繁华,九陌上轮蹄来往。” 梁启超 《雷庵行》:“繁樱团锦穠於云,香车宝马照九陌。”
(3).指京城。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 燕山 一别八年餘,再裹行幐来九陌。”
(4).田间的道路。 宋 苏轼 《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之一:“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
(5).痴呆。见“ 九百 ”。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千骑
(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 梁简文帝 《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驪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 王安石 《西帅》诗:“一丸岂虑封 函谷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儘自詡东方千骑,夫壻与人殊。”
(2). 唐 武官名。《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武后 改百骑曰千骑, 睿宗 又改千骑曰万骑。”参阅《通典·职官十》。
万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态多种多样
仪态万方
(3) 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声教
声威教化。《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汉 班固 《东都赋》:“穷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爥幽。” 唐 薛能 《国学试风化下》诗:“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国初声教所被,固宜保塞称藩者,享王恐后矣。”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 曹丞相 既然看重 蔡文姬 的文彩,要她回去参与文治声教的事业,我们理当从命。”
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金泥
(1).以水银和金粉为泥,作封印之用。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剋石纪号,著己绩也。或曰:金泥银绳,印之以璽。”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 卫青 、 张騫 、 苏武 、 傅介子 之使,皆受金泥之璽封也。” 唐 李贺 《咏怀》之一:“惟留一简书,金泥 泰山 顶。” 王琦 汇解:“金泥,以水银和金为泥,以封玉牒者。”
(2).用以饰物的金屑。 唐 孟浩然 《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之一:“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九:“金泥緑玉字,千古藏莓苔。” 清 龚自珍 《后庭宴》词:“聘乏金钱,贮无金屋,嫁衣不用金泥簇。”
照耀
光芒照射
日月照耀金银台。——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旨
(1).皇帝的诏谕。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乃詔陪侍,奉述中旨。” 唐 罗隐 《使者》诗:“使者衔中旨,崎嶇万里行。” 清 蓝启肃 《送郭华野总制湖广》诗:“中旨纔传出 汉 宫,直教欢喜到儿童。”
(2). 唐 宋 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今奉太后中旨,有命学士草废立令。”《宣和遗事》前集:“ 贯 ( 童贯 )由此恃功,稍专军政,选置将吏,皆取中旨,不復关朝廷矣。”《明史·邹智传》:“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符合君主的意旨。《史记·商君列传》:“ 鞅 復见 孝公 ,益愈,然而未中旨。”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起予圣怀,发言中旨。”
玉佩
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
成行
指旅行、出访等出发上路;启程旅行
年底恐难成行
上公
(1). 周 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郑玄 注:“上公,谓王之三公有德者,加命为二伯。二王之后亦为上公。” 贾公彦 疏:“案下文,三公八命,出封皆加一等。”
(2). 汉 制,仅以太傅为上公。《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导,无常职。”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领录尚书事更尊于尚书令》:“ 和帝 时太尉 邓彪 以太傅録尚书事,位上公,在三公之上。每少帝立,则置此官,犹古冢宰总己之义。”
(3). 晋 制,太宰、太傅、太保皆为上公。《晋书·职官志》:“ 晋 初,以 景帝 讳故,又採《周官》官名,置太宰以代太师之任,与太傅、太保皆为上公。”
(4).公爵的尊称,亦泛指高官显爵。 唐 李华 《寄赵七侍御》诗:“属词慕 孔 门,入仕希上公。” 明 何景明 《玉冈黔国地种竹》诗:“上公勋不忘,君子名詎朽。”
(5).传说古有五行之官,封为上公,祀为贵神。其土正曰后土。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因以“上公”指社神。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诗:“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迴。” 王伯大 音释:“上公即社神也。”
(6).即太白星。《说文·女部》“媊”字下引《甘氏星经》曰:“太白号上公。妻曰 女媊 ,凥南斗食厉,天下祭之曰 明星 。”《史记·天官书》:“太白,大臣也,其号上公。”
香烟
(1) 卷烟
(2) 烧香的烟雾
广寒宫
传说 唐玄宗 于八月望日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见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后因称月中仙宫为“广寒宫”。 唐 鲍溶 《宿水亭》诗:“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 广寒宫 里宿。”《宣和遗事》前集:“若到 广寒宫 ,须有一万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童导入 广寒宫 ,内以水晶为阶,行人如在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