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永遇乐原文 诗词名句

永遇乐

作者:杨无咎 朝代:宋代

永遇乐原文

黄叶缤纷,碧江清浅,锦水秋暮。
画鼓冬冬,高牙颭颭,离棹无由驻。
波声笳韵,芦花蓼穗,翻作别离情绪。
须知道、风流太守,未尝恝情来去。
那堪对此,来时单骑,去也文鸳得侣。
绣被熏香,蓬窗听雨,还解知人否。
一川风月,满堤杨柳,今夜酒醒何处。
调疏呵,双栖正稳,慢摇去橹。

诗词问答

问:永遇乐的作者是谁?答:杨无咎
问:永遇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永遇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杨无咎的名句有哪些?答:杨无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黄叶

(1).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 南朝 梁 丘迟 《赠何郎》诗:“檐际落黄叶,堦前网緑苔。” 唐 李白 《秋思》诗:“ 燕支 黄叶落,妾望 白登臺 。” 元 范梈 《题李白郎官湖》诗:“黄叶当头乱打人,门前繫着青驄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崔孝廉》:“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

(2).佛教语。以杨树黄叶为金,比喻天上乐果,能止人间众恶。 前蜀 贯休 《题惠琮律师院》诗:“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餘。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

缤纷

繁多而杂乱

五彩缤纷

色彩缤纷

碧江

水流澄碧的江。 唐 张祜 《梦江南》诗:“尽日碧江梦, 江 南红树春。” 唐 李咸用 《庐陵九日》诗:“菊花山在碧江东,冷酒清吟兴莫穷。” 宋 朱熹 《葺居》诗之一:“丈人高卧碧江头,门掩西风万木秋。”

清浅

(1).谓清澈不深。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苹蓱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宋 王安石 《蒲叶》诗:“蒲叶清浅水,杏花和暖风。” 明 王问 《自山中泛湖归》诗:“川涂风浪平,沿流弄清浅。” 田汉 《江汉渔歌》第五场:“ 大别山 头挂夕阳, 月湖 清浅翻鸳鸯。”

(2).浅显;不深奥。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宋 豫章 太守 谢瞻 ……诗,其源出於 张华 。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 元 白 自清浅, 刘 陆 但恣肆。”

(3).指银河。 唐 李白 《游太山》诗之六:“举手弄清浅,误攀 织女 机。” 王琦 注:“《古诗》:‘河汉清且浅。’” 唐 孟郊 《古意》诗:“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锦水

即 锦江 。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西得诸侯棹 锦水 ,欲向何门趿珠履。” 唐 温庭筠 《赠蜀将》诗:“十年分散 剑关 秋,万事皆随 锦水 流。” 闽 徐夤 《蜀葵》诗:“ 锦水 饶花艳, 岷山 带叶青。”参见“ 锦江 ”。

秋暮

(1).秋日的傍晚。《大戴礼记·保傅》:“ 三代 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别也。” 唐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诗:“ 杜陵 往往逢秋暮,望月临风攀古树。”

(2).深秋。 谢觉哉 《不惑集·游秦堤灵渠》:“可惜今已秋暮,小舟掠秋柳而过,仅觉阴凉而已。”

画鼓

亦作“ 画皷 ”。有彩绘的鼓。 唐 白居易 《柘枝妓》诗:“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 宋 陆游 《日出入行》:“高楼锦绣中天开,乐作画鼓如春雷。”《水浒传》第五八回:“鸞铃响,战马奔驰;画鼓振,征夫踊跃。” 清 曹寅 《穀日西轩燕集》诗:“山香舞就寒蟾色,笑语喧於画皷声。”

冬冬

一种快速而有节奏的击鼓声

高牙

(1).大纛;牙旗。《文选·潘岳<关中诗>》:“桓桓 梁 征,高牙乃建。” 李善 注:“牙,牙旗也。兵书曰:牙旗,将军之旗。” 李周翰 注:“牙,大旗也。”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枢密圣与帅江西》词:“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

(2).指高官官衙。 宋 范仲淹 《寄馀杭金安石段少连二从事》诗:“分擕俱是佐高牙,两地官尘自等差。”

颭颭

摇动貌;飘动貌。《古文苑·刘歆<遂初赋>》:“迴风育其飘忽兮,迴颭颭之泠泠。” 章樵 注:“颭颭,动摇貌。” 宋 陆游 《中亭纳凉》诗之一:“摇摇楸线风初紧,颭颭荷盘露欲倾。” 元 无名氏 《锁魔镜》第四折:“三头颭颭显神通,六臂辉辉降妖怪。”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突然别起一生力军,临风颭颭,而高树一独立自由之帜乎?”

离棹

指载客离去的船。 宋 孙光宪 《上行杯》词:“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

无由

没有门径或机会

相见无由

芦花

芦苇的白色花毛

作别

分手;告别

彼与此世界作别。——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离情

(1).绝离 * 。《管子·国蓄》:“以正人籍谓之离情,以正户籍谓之养赢。” 郭沫若 等集校:“《海王篇》‘藉於人,此隐情也’,《轻重甲篇》‘藉於万民,是隐情也’,彼二篇言‘隐情’,此言‘离情’,离与隐可为互训。盖隐则离,离则隐矣。意谓使人絶离 * 也。”

(2).别离的情绪。《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将乖不忍别,欲以遣离情。” 李善 注:“言将乖之初,不忍便诀;欲离少选之顷,以遣离旷之情也。” 唐 谢逸 《柳梢青》词:“无限离情,无穷江水,无边山色。”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

须知

必须知道

须知胜利来之不易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未尝

(1) ——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不是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2) 不曾

终夜未尝合眼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未尝识书具。——宋· 王安石《伤仲永》

未尝有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恝情

忘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闻 大商 一介不轻取与……然妇言是听,憒憒不置一辞,恝情骨肉,卒以吝死。”

来去

(1) 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来去自由

(2) 差错;错误

不差分毫来去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犹言兼之;何况。

单骑

一人一马;独自骑马。《后汉书·袁绍传》:“值废立之际,忠义奋发,单骑出奔。” 宋 秦观 《郭子仪单骑见虏赋》:“何单骑以见虏,盖临戎而示情。”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单骑抵 延吉 ,计军实而申儆之。”

文鸳

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 宋 张先 《减字木兰花》词:“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 明 徐霖 《绣襦记·父子萍逢》:“论山鸡离披毛羽,配文鸳固难为对。”

熏香

(1).焚香以沾染香气。 南朝 陈 徐陵 《乌栖曲》之一:“风流 荀令 好儿郎,偏能傅粉復熏香。” 宋 欧阳修 《荷花赋》:“覆翠被以熏香,然犀灯而照浦。” 元 马祖常 《湖北驿中偶成》诗:“十幅蒲帆上 洞庭 ,罗衣熏香钱满篋。”

(2).一种闻之能致人昏睡的香。《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南牀上的 华嬷嬷 合 柳条儿 已是受了那屋里些熏香气息,酣睡沉沉。”

(3).芬芳。 徐迟 《三峡记·芬芳颂》:“我们整个国家……时刻发散出品德的熏香来。”

知人

(1).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史记·宋微子世家》:“ 宋宣公 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復享之。” 宋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 苏君 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择将如择医,以知人为能事。”

(2).谓懂人事。《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

(3).谓懂得人事变化之道。《礼记·中庸》:“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郑玄 注:“知天、知人,谓知其道也。”

有智慧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 林尧叟 注:“明智之人,乃能思降。知,音智。”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之将薨也,命其子三日歛。既歛而行,於行之四日, 汴州 乱。故君子以公为知人。”

一川

(1).一条河流。《汉书·沟洫志》:“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豫章水 出 赣县 西南而北入 江 ,盖控引众流,总成一川。”

(2).一片平川;满地。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色。 唐 杜甫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诗之一:“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 宋 贺铸 《青玉案》词:“试问閒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元 赵显宏 《满庭芳·耕》曲:“耕田看书,一川禾黍,四壁桑榆, * 也有欢娱处,莫説其餘。”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酒醒

醉后清醒过来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调疏

亦作“ 调疎 ”。1.谓阴阳调和,鱼水和谐。指男女交欢。 唐 卢纶 《王评事驸马花烛诗》之二:“一人女壻万人怜,一夜调疏抵百年。”一本作“稠疏”。

(2).凋零稀疏。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及朔风凛冽,寒云闇幕,万物调疎,禽鸟缩凓,层冰峨峨,飞雪飘舞。”

双栖

(1).飞禽雌雄共同栖止。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 宋 吕同老 《水龙吟·白莲》词:“双栖雪鷺,夜寒惊起。” 清 孔尚仁 《桃花扇·题画》:“这泥落空堂帘半捲,受用煞双栖紫燕。”

(2).比喻夫妻共处。《花月痕》第四五回:“双栖成泡影,剩两行红泪,伤心者何以哭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熊涧谷,朝代:元代

    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

    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府。

    竹笼旋著活火熏,蠹虫母子走纷纷。

    夭铁碾出瑶空雪,一弓弹破秋江云。

    中虚外从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

    车声才冷催上机,知作谁人身上衣。

    小女背面临风泣,忆曾随母园中拾。

  • 作者:曾巩,朝代:宋代
    放车秋崖望,所得过旧闻。初疑古轴画,山水秋毫分。时见崖下雨,多从衣上云。濯足行尚侧,心忧踏天文。八荒正摇落,独余草木薰。但觉耳目胜,未知筋力勤。颠毛已种种,世患方纷纷。何当啸吟此,日与樵苏群。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闻说江陵府,云沙静眇然。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水有远湖树,人今何处船。青山各在眼,却望峡中天。
  • 作者:马钰,朝代:元代
    菜重芥,果珍李。悟生死之苦,懒穷文理。薄滋味、远除色声,更倦看周礼。聚三光,放三里。认三髻,谈论清净表里。气精神、三宝丹成,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万古陶兼杜,谁堪配飨之。赦还儋耳海,谪死瘴城宜。无己玉堂冻,去非榕岭驰。更添韩与柳,欲筑八贤祠。
  • 作者:释子益,朝代:宋代
    山行百折路重重,到顶回头眼界空。但觉衲衣冰样冷,不知身在现云峰。
  • 作者:李贤,朝代:明代

    肩舆行处乐如何,触目悠然景物和。

    荡漾沙鸥临渡少,苍茫烟树近山多。

    农夫收黍场中积,牧竖停牛背上歌。

    此景都归怀抱里,几回得趣谩吟哦。

  • 作者:张栻,朝代:宋代
    俗隘宁为异,言深敢自欺。如何幕中辩,翻作暗投疑。行李秋将半,家园菊正滋。反躬端得味,当复有余师。
  • 作者:曹丕,朝代:魏晋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书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心肝。悲风清厉秋气寒。罗帷徐动经秦轩。仰戴星月观云间。飞鸟晨鸣。声气可怜。留连怀顾不自存。
  • 作者:朱庆馀,朝代:唐代
    碧甃磷磷不记年,青萝锁在小山颠。向来下视千山水,疑是苍梧万里天。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