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徐徐直方问无极歌原文 诗词名句

徐徐直方问无极歌

作者:赵汝腾 朝代:宋代

徐徐直方问无极歌原文

谓无极不可状兮,造化之枢。
谓无极可状兮,声臭俱无。
至哉濂翁兮,是剏是图。
后来诸老兮,交辨鹅湖。
彼是此非兮,畦畛何殊。
究其指归兮,风乎舞雩。
吾默会於心兮,徵以通书。
阴阳动静兮,何始何初。
人人有是兮,奚问乎吕陆张朱。

诗词问答

问:徐徐直方问无极歌的作者是谁?答:赵汝腾
问:徐徐直方问无极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汝腾的名句有哪些?答:赵汝腾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女德无极,女怨无终。” 汉 枚乘 《七发》:“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 唐 元稹 《奉和窦容州》:“自叹风波去无极,不知何日又相逢?” 王西彦 《乡下朋友》:“广大无极的田园景色,简直叫人无暇接收。”

(2). 中国 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老子》:“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归於无极。” 宋 周敦颐 《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璵姑 拍掌大笑道:‘我明白了!势力尊者就是儒家説的个无极,上帝同 阿修罗王 合起来就是个太极。’” 郭沫若 《集外(一)·创造者》:“本体就是他,上帝就是他,他在无极之先,他在感官之外。”参见“ 太极 ”。

(3).布名。《隶释·汉国三老表良碑》:“今特赐钱十万,杂繒卅匹,王具剑、佩书刀、綉文印衣、无极手巾各一。”《后汉书·马援传》“﹝ 公孙述 ﹞更为 援 制都布单衣” 李贤 注引 南朝 宋 何承天 《纂文》:“都致、错履、无极,皆布名。”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声臭

《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郑玄 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原指声音与气味。后以“声臭”喻名声或形迹。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铭之戒之,以永声臭。” 宋 储泳 《祛疑说·鬼神之理》:“夫鬼神者,本无形迹之可见,声臭之可求,谓之有则不可。”一说,声,通“ 馨 ”。声臭,为馨臭。《诗·大雅·文王》“无声无臭” 清 马瑞辰 通释:“声当为馨之叚借,声与馨均从殸得声,故经传或通借。”参见“ 声香 ”。

后来

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交辨

互相辩论;争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无之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 商鞅 变法,而 甘龙 交辨。”

鹅湖

亦作“鵞湖”。1.山名。亦为书院名。 江西省 铅山县 北 荷湖山 ,有湖,多生荷。 晋 末有 龚氏 者,畜鹅于此,因名 鹅湖山 。 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吕祖谦 、 陆九渊 兄弟讲学 鹅湖寺 ,后人立为四贤堂。 淳祐 中赐额“文宗书院”, 明 正德 中徙于山巅,改名“鹅湖书院”。 唐 张演 《社日村居》诗:“ 鹅湖山 下稻粱肥,豚穽鸡栖对掩扉。”《宋史·儒林传四·陆九渊》:“ 九渊 尝与 朱熹 会 鹅湖 ,论辨所学,多不合。” 清 查慎行 《淳如招游莲花洞》诗之四:“指点 鵞湖 榛莽路,讲堂片席待重开。”参阅《嘉庆一统志·广信府·鹅湖山鹅湖书院》。

(2).指 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陆九渊 在 鹅湖寺 的辩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新建 良知之説,自谓千古不传之祕,然 孟子 谆谆教人孝弟,已拈破此局矣,况又 鹅湖 之唾餘乎?”

畦畛

(1).田间的界道。 宋 黄庭坚 《过家》诗:“宰木鬱苍苍,田园变畦畛。” 明 何景明 《水车赋》:“恩及畦畛,量兼斗筲。” 清 魏源 《客怀柬龚定盦舍人》诗之一:“门前临大道,石坂成畦畛。”

(2).界限;隔阂。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高士例须怜麴糵,丈夫终莫生畦畛。” 宋 沉括 《东作坊使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王君墓志铭》:“君生平倜儻,好大节,以功名自许,待人不为畦畛,轻施与,无所计较。”《金史·元德明传》:“自幼嗜读书,口不言世俗鄙事,乐易无畦畛,布衣蔬食,处之自若。” 清 姚鼐 《歙胡孝廉墓志铭》:“君性仁厚,与物无畦畛。”

(3).格式;常规。 宋 吕本中 《紫微诗话》:“ 晁叔用 尝作《廷珪墨诗》,脱去世俗畦畛, 高秀寳 深称之。” 金 元好问 《答聪上人书》:“上人天资高,内学富,其笔势纵横,固已出时人畦畛之外。” 明 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下:“我朝草书以 张东海 为最,盖其操纵闔闢无不如意,且姿态横发,不袭前人畦畛。”

何殊

犹何异。 毛 * 《向 * 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

指归

主旨;意向。《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与 权 谈説諫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捨而及他。” 宋 王禹偁 《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备尝探讨,粗见指归。”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皇朝制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集。”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今则举一切诗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悉入之。”

舞雩

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现在曲阜县东。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雩,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

风乎舞雩。——《论语·先进》

默会

暗自领会。 明 方孝孺 《医原》:“术之精微可以言语授,而非言语所能尽;可以度数推,而非度数所能穷。苟不默会於心,而欲持昔人一定之説,以应无涯之变,其不至於遗失者寡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即使一句宾白不道,止唱曲文,观者亦能默会,是其宾白繁减可不问也。”

通书

历书

阴阳

(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动静

(1) 指动作或说话发出的声音

(2) 消息;情况

牢城营里都没有动静。——《水浒传》

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蔡伸,朝代:宋代
    朝来一陈狂风雨。春光已作堂堂去。茂绿满繁枝。青梅结子时。攀枝惊晼晚。乐事孤心眼。正是惜春归。那堪怨别离。
  • 作者:何,朝代:宋代
    分香帕子揉蓝腻。欲去殷勤惠。重来直待牡丹时。只恐花知、知后故开迟。别来看尽闲桃李。日日阑干倚。催花无计问东风。梦作一双蝴蝶、绕芳丛。
  • 作者:曾协,朝代:宋代
    诗翁高兴动新晴,未踏湖山句已清。领略风光初入眼,指麾泉石欲旴衡。屡传黼扆方图旧,应有锋车便趣行。莫向苕溪恋行乐,葵心元向太阳倾。
  • 作者:顾非熊,朝代:唐代
    凫鹥踏波舞,树色接横塘。远近蘼芜绿,吴宫总夕阳。
  • 作者:赵公豫,朝代:宋代

    微茫祠宇著山中,曲径悬崖杖履通。

    一调楚歌声断续,八千甲士散西东。

    良臣远识存真隐,赤帝雄心赋大风。

    惟有彭城留皓月,春秋光照尚和同。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

    沧桑已阅久,因革率难穷。

    名允法源称,实看象教崇。

    甲寅创雍正,戊戌葺乾隆。

    是日落成庆,初春瞻礼躬。

    所期资福力,寰宇屡绥丰。

  • 作者:朱用纯,朝代:明代

    金风吹欲尽,桂放草堂幽。

    色许东篱借,香随震泽浮。

    月弦疑满魄,人静觉深秋。

    花气浑教醉,何须促酒筹?

  • 作者:武则天,朝代:唐代
    笙镛间玉宇,文物昭清辉。晬影临芳奠,休光下太微。孝思期有感,明絜庶无违。
  • 作者:王炎,朝代:宋代
    登临须返意须留,目力无边不着愁。收拾风光归古锦,千岩万壑献清秋。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书楼枕㠎嶪,空翠旧为名。

    大似栖空宇,而饶纳翠情。

    恰看收雨足,满意向晴迎。

    峦壑濯新面,徐听落瀑声。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