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金星荧荧眉子绿,婺源琢石如琢玉。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文君远山蹙。
丈人笔阵森五兵,书品入妙仍诗名。
我有陂陀天海样,与公文字俱金声。
枭卢一掷不须呼,况敢定价论车渠。
只烦将到妆台下,试比何如京兆画?
诗词问答
问:《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金星
(1) 按照离太阳距离排为第二的行星,公转一周224.7天,自转一周243天
(2) 眼睛幻觉中的金色像星的小点
眼前金星乱飞
荧荧
光闪烁的样子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眉子
(1). 安徽省 歙县 眉子坑 所产的砚石。 宋 洪适 《歙砚说》:“眉子,色青或紫。短者簇者如卧蚕,而犀纹立理;长者阔者如虎纹,而松纹从理。”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金星荧荧眉子録, 婺源 琢石如琢玉。”
(2).旧时点火用的捻子。《扬州评话选·扬州劫法场》:“忽地一声锣响,时间已到, 刘庭 用眉子一点,性子点着啦,一筒炮朝外一放。”
琢石
(1) 使石块表面磨平、成形的动作或过程
(2) 用一尖头工具(如鹤嘴锄)来修琢石头的行为或过程
宝玩
亦作“ 宝翫 ”。1.珍贵的赏玩品。《淮南子·主术训》:“人主好高臺深池,雕琢刻鏤,黼黻文章,絺綌綺绣,宝玩珠玉,则赋敛无度,而万民力竭矣。”《新唐书·河间元王孝恭传》:“赐甲第一区、女乐二部、奴婢七百口、宝玩不貲。”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予生也贱,又罹奇穷,珍物宝玩虽云未尝入手,然经寓目者颇多。”
(2).珍爱玩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下:“﹝ 宋庠 ﹞尝手校 郭忠恕 《佩觿》三篇,宝翫之。” 金 元好问 《云岩》诗序:“余因叹一物之微,经歷世变,迁徙南北,乃復为好事者之所宝玩,似不偶然。” 明 唐顺之 《跋赵松雪书<道德经>后》:“ 松雪 字画精絶,为儒家所宝玩。”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金布衣》:“余於 杭城 骨董肆得其画竹一幅,题曰:‘凌霜雪,节独完,我与君,共岁寒。’笔墨高古,良可宝玩。”
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枵腹
(1).空腹。谓饥饿。 唐 康骈 《剧谈录·严士则》:“ 士则 具陈奔驰陟歷,资粮已絶,迫於枵腹,请以饮饌救之。”《明史·福王常洵传》:“王府金钱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 清 赵翼 《边外诸土司地清晨必起黑雾》诗:“我行不蓐食,直以枵腹搏。” 鲁迅 《三闲集·匪笔三篇》:“命令被告枵腹恭候于异地,以俟自己雍容布置,慢慢开审,真是霸道得可观。”
(2).指饥饿的人。 周咏 《感怀》诗之四:“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
(3).比喻空疏无学或空疏无学的人。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二:“汎览健忘,致成枵腹。” 清 杨岘 《<燕下乡脞录>序》:“视枵腹而操不律,奚止钧銖之差耳哉!”
(4).比喻内中空虚无物。 宋 范成大 《除夜感怀》诗:“匏瓜谩枵腹,蒲柳无真姿。” 宋 陆游 《寒甚》诗:“酒尽瓶枵腹,炉寒客曲身。”
文君
(1).指 周文王 。《文选·张衡<思玄赋>》:“ 文君 为我端蓍兮,利飞遁以保名。”旧注:“ 文君 , 文王 也。”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 文王 可以为 文君 。”
(2).指 晋文公 。《楚辞·九章·惜往日》:“ 介子 忠而立枯兮, 文君 寤而追求。” 王逸 注:“ 文君 , 晋文公 也。”
(3).指 卓文君 。 汉 临邛 富翁 卓王孙 之女,貌美,有才学。 司马相如 饮于 卓氏 , 文君 新寡, 相如 以琴曲挑之, 文君 遂夜奔 相如 。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指代美女。 唐 温庭筠 《锦城曲》:“ 巴水 漾情情不尽, 文君 织得春机红。” 宋 沉端节 《薄倖》词:“念少年孤负芳音,多时不见文君面。”
(4).指代寡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妾适痴郎四五年,翁姑相继逝,又不幸为文君。” 清 方文 《喜得姚休那先生书》:“劝我休买孺子妾,孺子妾不如文君。”此指再醮的寡妇。
远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丈人
(1) 岳父,妻子的父亲
(2) 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遇丈人,以杖荷蓧。——《论语·微子》
我丈人行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笔阵
(1).比喻写作文章。谓诗文谋篇布局擘画如军阵。 南朝 梁 萧统 《正月启》:“谈丛发流水之源,笔阵引崩云之势。”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以是学士大夫,自非性天明洽,笔阵豪异,则不能为之也。” 清 唐孙华 《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请筑诗坛整笔阵,共执桴鼓张旌旟。”
(2).比喻书法。谓作书运笔如行阵。 晋 王羲之 《题<笔阵图>后》:“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 清 吴伟业 《项黄中家观万岁通天法帖》诗:“此卷仍逃劫火中,老眼纵横看笔阵。”
五兵
(1).五种兵器。所指不一。《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此指车之五兵。步卒之五兵,则无夷矛而有弓矢。见《司兵》 郑玄 注。《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 范宁 注:“五兵:矛、戟、鉞、楯、弓矢。”《汉书·吾丘寿王传》:“古者作五兵。” 颜师古 注:“五兵,谓矛、戟、弓、剑,戈。”
(2).泛指各种兵器。《隋书·达奚长儒传》:“且战且行,转鬭三日,五兵咸尽,士卒以拳殴之。” 唐 独孤及 《庆鸿名颂》:“ 唐 兴百三十有八载,皇帝在贿天下,铸五兵为农器,栖万姓於寿域。”
(3).泛指军队。《战国策·齐策五》:“彼明君察相者,则五兵不动而诸侯从。”《旧唐书·太宗纪上》:“若 轩辕 善用五兵,即能北逐 獯鬻 。”
(4).指战争。 南朝 梁 刘孝标 《金华山栖志序》:“ 左元放 称此山云:‘可免洪水五兵,可合神丹九转。’” 前蜀 杜光庭 《晋公太白狼星醮词》:“弓弢戢偃,雨顺风调,百穀有年,五兵永息。”
(5).“五兵尚书”的省称。详“ 五兵尚书 ”。
书品
(1).评论书法优劣的书。历代以“书品”为题名的很多,其中较著名的有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 明 杨慎 《书品》和 清 杨景曾 《书品》等。
(2).书法的风格造诣。 唐 张又新 《东林寺建碑记》:“ 北海 守 李公 ,文人之雄,书品之能者也。”
(3).册命的官品。 唐 杜牧 《战论》:“夫战輒小胜则张皇其功,奔走献状以邀上赏,或一日再赐,一月累封,凯旋未歌,书品已崇,爵命极矣……焉肯搜奇外死勤於我矣。此赏厚之过,其败三也。”
入妙
谓达到神妙之境。多形容诗文或技艺高超。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韩干 凡作马,必考时日,面方位,然后定形骨毛色……故得入妙。”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 放翁 诗,善用‘阴’字,以心地清閒,故体帖得到。如‘乞借春阴护海棠’,‘正开郤要日微阴’,‘月过花阴故故迟’,‘春在轻阴薄靄中’,无不入妙。”
诗名
善于作诗的名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斧欲砍断诗手》:“ 杜甫 子 宗武 ,以诗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 宗武 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院闻之,曰:‘悮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诗名又在 杜 家矣。。’”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八:“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陂陀
(1) 倾斜,不平坦
(2) 台阶
天海
(1).喻浩渺的天空。 南朝 齐 孔稚珪 《褚先生伯玉碑文》:“ 子晋 笙歌,驭凤於天海; 王乔 云举,控鹤於 玄都 。” 清 黄鷟来 《述别叙怀》诗之五:“迷范睹天海,俯仰宇宙窄。”
(2).形容相距极远。 清 张问陶 《成都冬日杂诗》之二:“江山风月冷,天海兄弟遥。”
(3).星名。在牵牛星南坎星间。不在二十八宿之列。《晋书·天文志上》:“九坎九星,在牵牛南……九坎间十星曰天池,一曰三池,一曰天海,主灌溉田畴事。”
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金声
(1).指钲声。《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汉书·李陵传》:“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 颜师古 注:“金谓鉦也,一名鐲。”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二:“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
(2).指钟声。 唐 沉佺期 《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诗:“兴尽方投辖,金声还復传。” 宋 苏轼 《十二琴铭·天球》:“有蔚者桐,僵于下阳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 清 金人瑞 《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金声齐雅颂,玉尺辨毫釐。”
(3).指金石声。 唐 唐彦谦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醉中篇什金声在,别后音书锦字空。” 明 何景明 《赠子言》诗:“腰佩白玉环,手掷金声赋。” 叶景葵 《<蔽庐丛志>序》:“金声掷地,诵 左 赋而俗耳顿聪。”
(4).对人声音的美称。 明 沉仕 《桂枝香·咏镜题情》曲:“爱你秋波如练,金声娇软。”
(5).恭敬的声音。《逸周书·酆保》:“卑位柔色,金声以合之。” 朱右曾 校释:“金声,肃也。”
(6).比喻美好的声誉。 晋 刘琨 《劝进表》:“玉质幼彰,金声夙振。” 唐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诗:“玉貌承严训,金声称上才。”
(7).指声誉传播。 王国维 《观堂集林·<国学丛刊>序》:“二 刘 金声於 隋 代, 孔 贾 玉振於 唐 初。”
枭卢
古代博戏樗蒲的两种胜彩名。幺为枭,最胜;六为卢,次之。 唐 杜甫 《今夕行》:“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梟卢。” 宋 陆游 《楼上醉书》诗:“酒酣博簺为欢娱,信手梟卢喝成采。” 明 徐渭 《哀周郑州沛》诗之二:“梟卢呼未歇,虾蠏醉仍频。”
一掷
(1). * 时以 * 投掷一次谓“一掷”。《晋书·何无忌传》:“ 刘毅 家无儋石之储,摴蒲一掷百万。”因 * 一掷决定胜负,故后亦常称把存亡大计付之不可知的冒险行动。《晋书·孙绰传》:“何故捨百胜之长理,举天下而一掷哉!”《宋史·喻樗传》:“六龙临 江 ,兵气百倍,然公自度此举果出万全乎?或姑试一掷也?” 叶圣陶 《穷愁》:“岂久处涸辙,贪图渐萌,乃欲为此一掷,以冀非分耶?”
(2).一扔。《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回手解下那黄布包袱来,两手从脖子后头绕着往前一转,一手提了往炕上一掷。”
(3).犹一击。 唐 杜甫 《呀鹘行》:“风涛颯颯寒山阴,熊羆欲蛰龙蛇深。念尔此时有一掷,失声溅血非其心。” 仇兆鳌 注:“言当此天寒物藏,正鶻鸟凌厉之秋,此时应有一击,而悲鸣悽惨如此,岂其本心乎?”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定价
(1) 规定价格
定价一万元
(2) 规定的价格
货品定价很高
车渠
(1).车轮;车辙。《尚书大传》卷二:“﹝ 散宜生 ﹞之 江 淮 之浦,取大贝,如车渠。” 前蜀 贯休 《梦游仙诗》之三:“车渠地无尘,行至 瑶池 滨。”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车渠》:“车者,车也;渠者,辙迹也。 孟子 谓城门之轨者是也。”
(2).一种海中生物。壳甚厚,略呈三角形,表面有渠垄如车轮之渠,故名。肉可食,壳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车渠》:“车渠,大蛤也。大者长二三尺,阔尺许,厚二三寸。壳外沟垄如蚶壳而深大,皆纵文如瓦沟,无横文也。壳内白皙如玉。”
(3).玉石之类。 西域 七宝之一。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 仇兆鳌 注:“《广雅》:车渠,石之次玉。《广志》:车渠,出 大秦 及 西域 诸国。”
(4).酒杯名。 汉 王粲 《车渠椀赋》:“待君子之宴坐,览车渠之妙珍。” 南朝 梁简文帝 《答张缵谢示集书》:“车渠屡酌,鸚鵡骤倾。” 明 杨慎 《丹铅总录·琐语六》:“车渠、鸚鵡皆指酒杯。俗传:车渠为杯,注酒满过一分,不溢。尝试之,信然。”
(5).古国名。在今 柬埔寨 南部或 越南 东南部。《北史·真腊国传》:“南接 车渠国 ,西有 朱江国 。”
妆台
妇女梳妆用的镜台。亦借指闺房。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旧家门逕满青苔,不是 辽阳 千载,羞宝镜,对粧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唐 马登封 为皇后製粧臺,进退开合,皆不须人,巾櫛香粉,次第迭进,见者以为鬼工,诚絶代之技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银汉横斜玉漏催,穿针瓜果飣粧臺。”
(1).梳妆台。 唐 卢照邻 《梅花落》诗:“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臺。”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幻蓉》:“捧巨枣两枚,置於牀前妆臺上。” 许地山 《空山灵雨·香》:“她说着,便抽出妆台的抽屉,取了一条沉香线,燃着。”
(2).指女子的住处。 唐 韩溉 《鹊》诗:“几度送风临玉户,一时传喜到妆臺。”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幽媾》:“俺因此上弄鶯簧赴 柳 衙。若问俺妆臺何处也,不远哩,刚则在 宋玉 东邻第几家。”
(3).借指女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使小生目视东墻,恨不得腋翅於妆臺左右。”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赠》:“为觅妆臺,即忙前去,休教迟捱。”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京兆
(1)
(2) 指京师所在地区
京师有京兆狱。——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指管理京师地区的衙门。
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指京兆尹,即京师的地方长官
韩愈吏部权京兆。——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