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登中梁山原文 诗词名句

登中梁山

作者:李儒用 朝代:宋代

登中梁山原文

浩荡秋风使节归,南山重与北山违。
自来人物瞻乌帽,更共宾僚款绿衣。
秦地关河才咫尺,汉都风景尚依稀。
壶浆迎处多遗老,绝叹登坛往事非。

诗词问答

问:登中梁山的作者是谁?答:李儒用
问:登中梁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儒用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儒用名句大全

李儒用登中梁山书法欣赏

李儒用登中梁山书法作品欣赏
登中梁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浩荡

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青冥浩荡。——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浩荡的长江

秋风

秋天的风

使节

(1) 一国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一国派往另一国办事的代表

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节和领事

(2) 古时指使者所持的符节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北山

(1).泛指北面的山。《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 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从。” 杜预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命驾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刘良 注:“谓登 北邙 望 晋 都。”

(3).山名。即 钟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苏 南京市 东。《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 吕向 题解:“ 钟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彦伦 隐於此山,后应詔出为 海盐县 令。今欲却过此山, 孔生 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有道寧徵 管 ,无才却荐 嵇 。 北山 休誚让, 东观 岂攀躋。”

来人

送取东西来的人,带信人

收条请交来人带回

乌帽

黑帽。唐时贵族戴乌纱帽,后来上下通用。乌纱帽后来成为闲居的常服。简称乌纱

忠烈青衣乌帽。——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宾僚

宾客幕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桓征西 治 江陵 城甚丽,会宾僚出 江 津望之。” 宋 陆游 《除制司参议官谢赵都大启》:“摄郡垒之左符,已逾素望;备宾僚之右席,復玷明恩。”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近世奏牘关移,语本直覈,纯出史胥,其病犹少,而庸妄宾僚,谬施涂塈。”

秦地

(1).指 秦国 所辖的地域。《战国策·秦策一序》:“ 苏 张 説,外自 弘农 故关以西, 京兆 、 扶风 、 冯翊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 安定 、 天水 、 陇西 皆 秦 地。”《晋书·地理志上》:“及 平王 东迁 洛邑 ,以 岐 酆 之地赐 秦襄公 ,则为 秦 地,累世都之,至 始皇 ,遂平六国。” 唐 杜甫 《洞房》诗:“ 秦 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 梁启超 《战国载记·纪列国疆域形势章》:“其时 秦 地之广,乃仅与 韩 、 宋 、 燕 比肩。”

(2). 汉 时 西域 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下·智严》:“彼诸道俗闻而叹曰:‘ 秦 地乃有求道沙门矣!’”

关河

关塞;关防。泛指山河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宋· 柳永《八声甘州》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汉都

汉 代都城。亦泛指汉族政权的都城。

风景

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

风景秀丽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壶浆

茶水、酒浆。以壶盛之,故称。《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 唐 李白 《丁督护歌》:“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元 张宪 《岳鄂王歌》:“义旗所指人不惊,王师到处壶浆迎。” 明 张居正 《黄马》诗:“扬鞭渡 淮淮水 清, 金陵 父老壶浆迎。”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五:“一脚踏遍了千古的战场,沿途的民众爱戴我们,大道两旁断不了壶浆。”参见“ 壶浆簞食 ”。

遗老

(1) 指改朝换代后仍忠于前一朝代的老年人

(2) 指经历世变的老人

登坛

(1).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昔 张景明 亲登坛喢血,奉辞奔走,卒使 韩牧 让印,主人得地。”《文选·陆倕<石阙铭>序》:“命旅致屯云之应,登坛有降火之祥。” 李善 注:“登坛,祭天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然而杜门不用,登坛受讥。” 李善 注:“《江表传》曰:‘ 权 既即尊位,请会百官,归功 周瑜 ……’然登坛,即位之时也。”《后汉书·献帝纪》“皇帝逊位, 魏王 丕 称天子” 李贤 注引 晋 袁晔 《献帝春秋》:“乃为坛於 繁阳 故城, 魏王 登坛,受皇帝璽綬。”《晋书·谢安传》:“及 宋 受禪, 谢晦 谓 刘裕 曰:‘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 谢益寿 奉璽紱。’”《史记·淮阴侯列传》 唐 司马贞 索隐述赞:“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诗:“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

(2).走上讲台。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始弘就馆之礼,即受登坛之策。” 唐 杜牧 《送太昱禅师》诗:“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师。”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 阳明 登坛讲学,反復辨説良知二字。”

(3).借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九》:“人格的平等,也是一种外来的旧理想;现在‘经验’既已登坛,自然株连着化为妄想。”

往事

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任希夷,朝代:宋代
    风光连北阙,景物傍西湖。禁籞涛江上,兹楼天下无。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年久还求变,今来有所从。得名当是鲤,无点可成龙。备历艰难遍,因期造化容。泥沙宁不阻,钓饵莫相逢。击浪因成势,纤鳞莫继踪。若令摇尾去,雨露此时浓。
  • 作者:度正,朝代:宋代
    堂堂汉使到天涯,覆芘西南亿万家。礼乐化行真有道,强梁气慑自无譁。坐观狼狈奔牛角,敢复猖狂犯虎牙。措置得宜归妙算,更歌丰乐庆中华。
  • 作者:贺铸,朝代:宋代
    霜晓无轻颸,长淮净如眼。招携南山游,老子兴不浅。不从千步桥,飞度一渔舠。中流鼓素楫,鲂鱮欻惊跳。禅叟延游客,匆匆问行色。千里远京关,浮骖去安适。长啸指沧浪,濯缨湔我裳。朱门曳裾地,槐柳自成行。多年困靴板,未立中人产。沈痼迫衰迟,求田咄何晚。神丸傥驻延,投此寄余年。凿室邻杨氏,然薪系太玄。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是则龙女顿成佛,一颗明珠非外物。南方无垢息光□,亲见灵山分皂白。
  • 作者:皇甫冉,朝代:唐代
    优诏亲贤时独稀,中途紫绂换征衣。黄香省闼登朝去,杨仆楼船振旅归。万里长闻随战角,十年不得掩郊扉。□□□□□□□,但将词赋奉恩辉。
  • 作者:刘宰,朝代:宋代
    渐止牛羊牧,还添雨露滋。但令萌蘖长,自有岁寒姿。
  • 作者:李元畅,朝代:明代

    挂席扬子津,东望见采石。

    千尺金芙蓉,俯瞰蛟龙宅。

    落日摇青苍,媚我远行客。

    忆昔谪仙人,矶头坐寒碧。

    只身傲千古,两眼空八极。

    笔夺楚山雄,觞飞吴月白。

    霞光堕宫锦,鲸游喷潮汐。

    姑水化为醪,三山持作核。

    客泪寄西风,洒君祠下柏。

  • 作者:释大观,朝代:宋代
    閒如云,虚如吞。岁晚一庵,湖山千簇。师资相忘,古灵河必拊背。动静无间,茶陵空自跌足。一味卷舌冥怀,付与松风度曲。玉几如此抑扬,也是唤么作六。
  • 作者:章孝标,朝代:唐代
    徙倚仙居绕翠楼,分明宫漏静兼秋。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