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原文 诗词名句

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

作者:蒲寿宬 朝代:宋代

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原文

子别母,欲别牵衣意何苦。
母有众儿俱母怜,儿无别母儿谁乳。
海恶宁匪蛟,山饕莫如虎。
小大不相弃,高深自为扈。
万古天地中,何得如母所。
披絮成踟蹰,履霜正凄楚。
不见城上乌,相随八1-1九子。
反哺何足云,慈乌乃如此。
引翼且莫高,短翅将千里。

诗词问答

问: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的作者是谁?答:蒲寿宬
问: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蒲寿宬的名句有哪些?答:蒲寿宬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牵衣

见“ 牵裾 ”。

何苦

(1) 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可用否定式),句末多带“呢”

你何苦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跟他吵 ?

你又何苦不去试一试呢?

(2) 完全不必要——通常后加“呢”

生孩子的气,何苦呢?

母儿

(1).指标准。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做子弟的有十个母儿:一家门,二生像,三吐谈,四串仗,五温和,六省傍,七博览,八歌唱,九枕席,十伴当。”

(2).模子。《西游记》第八六回:“﹝ 行者 ﹞又拔一根毫毛,依母儿做了,抛在他脸上。”

莫如

不如;这样选择较好

与其你去,莫如他来

小大

(1).小的和大的。有时犹云一切、所有。《书·顾命》:“柔远能邇,安劝小大庶邦。”《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北史·乐运传》:“大尊比来小大之事,多独断之。”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旷观宇宙内,小大何相蒙?”

(2).引申指长的和幼的、轻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诗·小雅·楚茨》:“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郑玄 笺:“小大,犹长幼也。”《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郑玄 注:“小大,犹轻重也。”《礼记·乐记》:“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 郑玄 注:“小大,谓高声正声之类也。”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谓全家。 晋 王羲之 《十七帖》:“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晋 王羲之 《十七帖》:“ 武 妹小大佳也。”

(4).指儿子。《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至其使,悉斩送 弥 晏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宿舒 、 孙综 前到 吴 ,贼 权 问臣家内小大, 舒 、综对臣有三息。”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唤小大取鐁锣将篦照来。中令自就地取幞头,用公服袖揩拭。”

高深

水平,程度等不一般,超出平常(多指学问、技术的造诣)

他有高深的学问

自为

(从哲学范畴解释,自为即)自觉,自由(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

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何得

怎能;怎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 唐 杜甫 《最能行》:“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 屈原 宅?”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周汉》:“四人东南西北,原非同气弟昆,何得悬合若此?”

踟蹰

(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履霜

(1).踩踏霜地。《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屨,可以履霜。” 晋 潘岳 《寡妇赋》:“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践冰。”

(2).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新唐书·高宗纪》:“ 高宗 溺爱袵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貽祸邦家。” 郑藻如 《<盛世危言>序》:“尝读史,盱衡千古,穷究得失盛衰之故,方其厝火未燃,履霜始至,未尝无人焉。”参见“ 履霜坚冰 ”。

(3).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语出《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郑玄 注:“为感时念亲也。” 宋 苏轼 《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惕然履霜,詎胜悽愴之意。”

(4).指《履霜操》。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中道见寄》:“我怀炳炳何日忘,半夜揽琴弹《履霜》。”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范文正公 喜弹琴,然平日止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 范履霜 。”参见“ 履霜操 ”。

凄楚

凄凉悲哀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相随

(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九子

(1).尾宿九星。《史记·天官书》:“ 尾 为九子。”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云:“属后宫场,故兼九子,子必九者,取 尾 有九星也。”《晋书·天文志上》:“ 尾 亦为九子,星 * 明均明,大小相承,则后宫有敍,多子孙。”

(2).九个儿子。《尸子》卷下:“ 舜 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 尧 闻其贤……妻之以 媓 媵以 娥 ,九子事之而託天下焉。”《楚辞·天问》:“ 女岐 无合,夫焉取九子?” 王逸 注:“ 女岐 ,神女;无夫而生九子。” 汉 焦赣 《易林·乾之蛊》:“ 彭祖 九子,据德不殆。”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

(3).指 尧 的九位贤臣: 舜 、 契 、 禹 、 后稷 、 夔 、 倕 、 伯夷 、 皋陶 、 益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九子任而康凝之绩熙,四七授而佐命之勋著。”参见“ 九职 ”。

(4).山名。指 九子山 。 唐 李咸用 《庐山》诗:“静得 八公 侣,雄临 九子 尊。” 宋 徐铉 《奉使九华山中途遇青阳薛郎中》诗:“ 九子峰 前閒未得, 五谿桥 上坐多时。”

(5).墨名。祝婚用。《初学记》卷二一引 郑氏 《婚礼谒文赞》:“九子之墨,藏于松烟,本性长生,子孙图边。”《山堂肆考》卷三三引 晋 陆云 《与兄书》:“古有九子之墨,祝婚者,取多子之义。”

(6).枪名。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那时候的枪名有下列数种:单响,九子,五子。”

反哺

鸟雏长大,衔食哺其母。后用以比喻报答父母

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初学记·鸟赋》

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慈乌

(1).乌鸦的一种。相传此鸟能反哺其母,故称。 晋 王嘉 《拾遗记·鲁僖公》:“仁鸟,俗亦谓乌,白臆者为慈乌,则其类也。” 唐 白居易 《慈乌夜啼》诗:“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阿英 《花鸟争奇》:“慈乌反哺,有母子爱。”

(2).指慈母。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得翁》:“奴便与繫书胡雁,怎教駙马不报慈乌?” 刘泽湘 《过西山辟支生墓》诗:“病榻慈乌号欲絶,覆巢鷇鸟慟无依。”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引翼

引导扶持。语本《诗·大雅·行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郑玄 笺:“以礼引之,以礼翼之;在前曰引,在旁曰翼。” 唐 李程 《众星拱北辰赋》:“赡夫摄提引翼,钩陈邐迤。” 宋 叶适 《祭赵知宗文》:“顾瞻遗老,存者几人;尚其耇耆,永以引翼。”

且莫

千万不要。 宋 梅尧臣 《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之二:“且莫似 杯渡 ,沧波无去踪。”《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我儿且莫出门便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九公 老人家且莫动手,听晚生一言告禀。” 刘大白 《秋扇》诗:“越名贵也越是无能,且莫把秋风怨!”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标签:小学文言文神话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作者:廖行之,朝代:宋代
    穷山二月无多乐,犹作春来料峭寒。常恐花枝暗萧索,却教诗句漫艰难。寻芳赖有城西角,泥饮休论日几竿。他日山僧纪清集,阁中应作画图看。
  • 作者:方干,朝代:唐代
    坐来丛木大,谁见入岩年。多病长留药,无忧亦是禅。支床移片石,舂粟引高泉。尽愿求心法,逢谁即拟传。
  • 作者:赵长卿,朝代:宋代
    眼色媚人娇欲度。行尽巫阳云又雨。花时还复见芳姿,情几许。愁何许。莫向耳边传好语。往事悠悠曾记否。忍听黄鹂啼锦树。啼声惊碎百花心。分付与。谁为主。落蕊飞红知甚处。
  • 作者:左桀,朝代:明代

    卓哉后稷心怛恻,粒我蒸民赖尔极。

    儒官容与誇周颂,感激亦知勤稼穑。

    春杪甘霖应肃时,贝丘沃土悉含滋。

    泮池瀰瀰凝佳气,牟麦幪幪秀两岐。

    薰风鼓荡黄云结,披香正是朱明节。

    充箱栗栗庆丰年,荐熟浮浮翻玉屑。

    忆昔成王不敢康,三穗一茎信为祥。

    当今天子重农扈,明明上帝锡遐昌。

    君不见,朅去髦士富文史,恭承嘉运从兹始。

    定有异才际飞龙,出入蓬莱赓喜起。

  • 作者:张嵲,朝代:宋代
    春雪欲垂地,春水轂纹浮。乱山无人到,梅花供客愁。轻风侧乌帽,韶序欺白头。攀条记旧赏,嗅蘂悲前游。斜日忽反照,烟华风际流。已叹繁华盛,俄观青荫稠。沉吟两京路,恻怅濒汉洲。尚想万玉妃,清樽交献酬。天涯叹憔悴,览物空夷犹。饮罢不能赋,临风三叹休。
  • 作者:丘崈,朝代:宋代
    一舸鸱夷云水路。贪游戏、悄忘尘数。明月长随,清风满载,那向急流争渡。邂逅占星来已暮。芝封待、却催归处。倚玉蒹葭,论文尊俎,回首笑谈何处。
  • 作者:岳珂,朝代:宋代

    天然灵种,遍尘寰、不许一枝分植。瀛海沈沈群玉宴,迥出八仙标格。珠幄留云,翠绡笼雪,浅露宫黄额。无双亭下,未容凡卉连璧。
    犹是射虎归来,朱兰独倚,曾作东风客。素态自羞时态改,何必铅华倾国。舞影鸾孤,绕心蝶倦,占断春消息。月明十里,坐中还记曾识。

  • 作者:何巩道,朝代:明代

    一归沧海独栖迟,吟入秋宵寄所思。

    夜气半同初月上,岁寒先向老松知。

    蛰龙自有腾身候,古镜宁无见面时。

    情到极深词不易,撚须将断始成诗。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成都城南万里桥,芦根苹末风萧萧。映花碾草钿车小,驻坡蓦涧青骢骄。入门翠径绝窈窕,临水飞观何迢嶢。判无功名著不朽,惟仗诗酒宽无聊。迎霜早已足雉兔,微冷便欲思狐貂。喜看缕脍映盘箸,恨欠斫蟹加橙椒。坐中谭侯天下士,龙马毛骨矜超遥。乌犀白紵谪僊样,但可邂逅不可招。今年一战馘余子,风送六翮凌青霄。美人再拜乞利市,醉墨飞落生蛟绡。我衰於世百无用,十年不趁含元朝。华缨肯傍萧飒鬓,宝带那束龙锺腰。祝君好去事明主,日望分喜来渔樵。游谈引类亦细事,寄酒且解相如消。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