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原文
谩抚银筝。
暂也那消停。
响瑶阶风韵清。
忽惊起潇湘外寒雁儿叫破沙汀。
支楞的泪湿弦初定。
弦初定。
银河淡月明。
相思调再整。
蓦感起花阴外那个人听。
高力士诉与实情。
金鎞儿諕得人孤另。
诗词问答
问:望远行的作者是谁?答:李唐宾
问:望远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唐宾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唐宾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定曲谱
参考注释
银筝
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 唐 戴叔伦 《白苧词》:“回鸞转凤意自娇,银筝锦瑟声相调。” 后蜀 毛熙震 《河满子》词:“曲槛丝垂金柳,小窗絃断银筝。” 清 吴伟业 《赠冯子渊总戎》诗:“十二银筝歌芍药,三千练甲醉葡萄。”
也那
(1).叹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塞鸿来也那!塞鸿来也那!”
(2).疑问词。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二:“你早睡也那?你睡得着?”
(3).衬词,无义。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二折:“待去来呵,长街上列着兵马,哎!婆婆也,我可是怕也那不怕?”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想他每富家杀羊也那宰马,每日里笑恰,飞觥也那走斝。” 清 杨潮观 《李卫公替龙行雨》:“猛见那一带连山也那万里遥,高也么高,凸更凹。”
消停
(1) 〈方〉
(2) 安静;安稳
过消停日子
(3) 停止;歇
他在监狱服刑期间,仍然惹事生非,从未消停
(4) 从容,不匆忙
他们家的房舍极是宽敞的,咱们且住下,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红楼梦》
瑶阶
亦作“瑶阶”。 1.玉砌的台阶。亦用为石阶的美称。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丘以祀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唐 杜牧 《秋夕》诗:“瑶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明 梁辰鱼 《二郎神·宫怨》:“怕鞋侵荒蘚,瑶堦欲下还旋。” 清 纳兰性德 《缑山曲》诗:“ 智琼 携手 阿环 随,同侍瑶阶看舞姬。”
(2).指积雪的石阶。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韦应物 《对雪赠徐秀才》诗:“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群音类选·戴王雪访》:“冰花六出寒风剪,玉积瑶堦遍。”
风韵
(1) 风度;韵致
风韵秀彻。——《晋书·桓石秀传》
(2) ——多指女子
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红楼梦》
惊起
因受惊吓而突然动作
深夜突然听到枪声,大家都从床上惊起
潇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渊, 澧 沅 之风,交 瀟湘 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 张乐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随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记》:“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 分付夔龙去,万顷 瀟湘 属 湛然 。” 明 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瀟湘 云正深。”
(2). 湘江 与 潇水 的并称。多借指今 湖南 地区。 唐 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 瀟湘 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 楚 楼千里,遗爱满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 瀟 湘 。”
寒雁
寒天的雁。亦作“ 寒鴈 ”。诗文中常以衬托凄凉的气氛。 唐 无名氏 《朝元阁赋》:“寒鴈正来,下 泰山 之八水;暮烟初起,绕 汉 家之 五陵 。” 清 何绍基 《登舟》诗:“寒雁几声吾未睡,霜华来妒一鐙红。”
叫破
(1).道破;揭穿。《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轩辕翁 因是起先咤异了,嘿嘿看他自走,不敢叫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2).大声呼喊以使人得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赵聪 ﹞先叫破了地方邻舍,多有人走起来救护。”
沙汀
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 南朝 梁 江淹 《灵丘竹赋》:“鬱春华於石岸,赩夏彩於沙汀。” 宋 陆游 《小舟》诗:“云气分山迭,沙汀蹙浪痕。” 清 沉树本 《浴象行》:“鼓声初歇人语寂,并立沙汀卸羈绊。” 张资平 《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一:“八分满的月轮,跑出松林上面来了。她照在沿海岸线一带沙汀上,和雪一样的白。”
支楞
(1).亦作“ 支楞楞 ”、“ 支楞楞争 ”。象声词。状金属、琴弦等的清脆声。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二折:“若不看你少年知识,往日交游,只消喒佩中剑支楞支楞的响一声,折末你能言巧辩,早做了离乡背井。”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四折:“数日前我曾听得支楞楞的剑响,想杀别人,不想道杀害自己也。”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四折:“支楞楞争絃断了不续碧玉筝,吉丁丁璫精砖上摔破菱花镜。” 元 李唐宾 《望远行》曲:“忽惊起 瀟 湘 外寒雁儿叫破沙汀,支楞的泪湿絃初定。”
(2).亦作“ 支棱 ”。挺起,竖着。《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两边都是涧沟,那冰冻的支棱着,就和刀剑一般。” 康濯 《第一步》一:“他使劲支楞着耳朵听,也只听出几句怎么轮流浇,怎么谁也不吃亏,可还是听不具体。” 张士杰 《渔童》:“那大荷花立刻支楞起来,随着蔓子一点一点地往回缩呀缩呀,越缩越小,不一会缩到鱼盒里去了。”
(3).高傲自负。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南都方言……自矜尚曰支楞。”
初定
(1).谓国家方始平定。《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彊庶孼,以镇抚四海,用承衞天子也。” 汉 班固 《两都赋序》:“大 汉 初定,日不暇给。”
(2).佛教谓入定之初。 唐 戴叔伦 《留宿罗源西峰寺示辉上人》诗:“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 唐 李中 《宿钟山知觉院》诗:“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银河
完整地环绕天球伸展的一条宽而发亮的不规则光带,看起来像一条河,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它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
淡月
生意冷清的月份(跟“旺月”相对)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起花
(1).爆竹之一种,形如小纸炮,缀有长约二三尺苇杆,燃其芯即急起。 孙犁 《风云初记》二七:“ 变吉哥 做的起花,起得直,升的高,响的脆,还带着炮打灯。”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十二章:“起花腾空,高升钻天。” 刘波泳 《秦川儿女》第二部第二十章:“ 梁彦武 到门口看看,街上已点起了花灯,有些买卖铺子门前,也开始放起花,放鞭炮,放花锅子。”
(2).提花;缀有突出的花纹。《红楼梦》第三回:“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儒林外史》第四九回:“ 万中书 到了 秦中书 家,只见门口有一箭阔的青墙,中间缩着三号,却是起花的大门楼。”
个人
(1) 单独一个人,与团体相对而言
进行派别斗争的人,闹宗派主义的人常把个人的或少数人的利益摆在党的利益之上。——《个人和集体》
(2) 单独个人的生存或实体;单一的个体
人与社会之间,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一定道德关系
(3) 自称。指本人
个人认为
(4) 那人(多指情人)
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做中州想。——宋·陈亮《念奴娇·至金陵》
力士
力气大的人
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实情
实际情况
实情告诉你吧
金鎞
亦作“ 金錍 ”。亦作“ 金篦 ”。1.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据说可使盲者复明。《涅槃经》卷八:“如目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膜。”《周书·张元传》:“其夜,梦见一老公,以金鎞治其祖目。”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只为金篦能刮眼,更将玉尺付君身。”
(2).古代妇女的一种金质首饰。亦可用以梳发。 唐 寒山 《诗》之三五:“罗袖盛梅子,金鎞挑笋芽。”《三国志平话》卷中:“夫人将过带,见一红绒头,用金錍儿挑之,上有詔书。” 明 陆采 《明珠记·会内》:“羞将白髮金篦拢,闷把菱花照病容。”
(3).弹筝用的金属刮板。 元 李唐宾 《望远行》曲:“闷拂银筝,暂也那消停,响瑶阶风韵清…… 高力士 诉与实情,金鎞儿諕的人孤另。”
得人
用人得当
孤另
孤单,孤独。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十三夜》词:“ 嫦娥 老去孤另,离别匹如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却原来雁叫 长门 两三声,怎知道更有箇人孤另。”《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寄语异乡孤另客,莫将心事乱如麻。” 清 李渔 《意中缘·借兵》:“忆鸳盟,好事虽然定,两下仍孤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