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原文 诗词名句

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

作者:吴充 朝代:宋代

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原文

雪销鳷鹊御沟融,燕见殊恩缀上公。
昼日乍惊三接宠,正风获听二南终。
解颐共仰天颜喜,墙面裁容圣域通。
午漏渐长知禹锡,侍臣何术补尧聪。

诗词问答

问: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的作者是谁?答:吴充
问: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充的名句有哪些?答:吴充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鳷鹊

(1).传说中的异鸟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章帝 永寧 元年, 条支国 来贡异瑞。有鸟名鳷鹊,形高七尺,解人语。其国太平,则鳷鹊羣翔。”

(2).指喜鹊。 清 李慈铭 《蓬莱驿》:“看他额黄稀,眉青锁,粉痕疏,脣褪猩朱,只忆着填桥鳷鹊待黄姑。”

(3). 汉 宫观名。在 长安 甘泉宫 外。 汉武帝 建元 中建。《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过 鳷鹊 ,望 露寒 ,下 棠棃 ,息 宜春 。”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此四观, 武帝 建元 中作,在 云阳 甘泉宫 外。” 南朝 齐 谢朓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金波丽 鳷鹊 ,玉绳低 建章 。” 元 耶律楚材 《和张敏之诗·读唐史有感复继张敏之韵》:“灯烛暉 鳷鹊 ,丝簧沸 建章 。”

(4). 南朝 楼阁名。在 江苏 南京 。 南朝 梁 吴均 《与柳恽相赠答》诗之一:“日映 昆明 水,春生 鳷鹊楼 。”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四:“春风试暖 昭阳殿 ,明月还过 鳷鹊楼 。” 王琦 注:“ 吴均 诗:春生 鳷鹊楼 。是皆谓 金陵 之 昭阳殿 , 鳷鹊楼 也。旧註以为在 长安 者,非是。” 宋 范成大 《己丑中秋寓宿玉堂》诗:“ 鳷鹊楼 栏浮瑞气, 凤凰城 闕带新凉。”

御沟

流经宫苑的河道。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长安 御沟谓之 杨沟 ,谓植高杨於其上也。一曰 羊沟 ,谓羊喜抵触垣墙,故为沟以隔之,故曰 羊沟 也。” 南朝 齐 谢朓 《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五代 王继鹏 《批叶翘谏书纸尾》诗:“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 明 张居正 《山月晓仍在》诗:“慈乌惊万树,歷乱御沟隄。” 郭沫若 《王昭君》第二幕:“庭前斜流御沟一道,沟上横一弓桥,前后有石阑。”

燕见

(1).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仪礼·士相见礼》:“凡燕见於君,必辩君之南面,若不得,则正方,不疑君。” 胡培翚 正义引 郝敬 曰:“燕见,谓私见,非公朝行礼之时。”《史记·汲郑列传》:“丞相 弘 燕见,上或时不冠。”《明史·刘之凤传》:“帝召 周延儒 燕见,宵分始出。”

(2).泛指公馀会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厅事西小屋两楹,曰 好春轩 ,为 文达 燕见宾客地。”

殊恩

(1).特别的恩宠。常指帝王的恩宠。《后汉书·杜诗传》:“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牵裾恨不死,漏网辱殊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他那随时随事教诲你,无论文字的紕繆,处世的机宜,知无不言,这一层倒是可遇不可求的殊恩,不可不报的。”

(2).指蒙受特殊的恩宠。 宋 范仲淹 《奏致仕分司官乞与折支全俸状》:“自赞善大夫以下,文武官即未殊恩,鲜闻致政。”

上公

(1). 周 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郑玄 注:“上公,谓王之三公有德者,加命为二伯。二王之后亦为上公。” 贾公彦 疏:“案下文,三公八命,出封皆加一等。”

(2). 汉 制,仅以太傅为上公。《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导,无常职。”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领录尚书事更尊于尚书令》:“ 和帝 时太尉 邓彪 以太傅録尚书事,位上公,在三公之上。每少帝立,则置此官,犹古冢宰总己之义。”

(3). 晋 制,太宰、太傅、太保皆为上公。《晋书·职官志》:“ 晋 初,以 景帝 讳故,又採《周官》官名,置太宰以代太师之任,与太傅、太保皆为上公。”

(4).公爵的尊称,亦泛指高官显爵。 唐 李华 《寄赵七侍御》诗:“属词慕 孔 门,入仕希上公。” 明 何景明 《玉冈黔国地种竹》诗:“上公勋不忘,君子名詎朽。”

(5).传说古有五行之官,封为上公,祀为贵神。其土正曰后土。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因以“上公”指社神。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诗:“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迴。” 王伯大 音释:“上公即社神也。”

(6).即太白星。《说文·女部》“媊”字下引《甘氏星经》曰:“太白号上公。妻曰 女媊 ,凥南斗食厉,天下祭之曰 明星 。”《史记·天官书》:“太白,大臣也,其号上公。”

昼日

白天

昼日则见鬼。——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三接

谓三度接见。语本《易·晋》:“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孔颖达 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后多以“三接”为恩宠优奖之典。 宋 范仲淹 《贤不家食赋》:“敦三接而何善不臻,达四聪而无远勿访。” 金 朱之才 《卧病有感二十韵》:“ 荀爽 岁九迁, 康侯 日三接。” 明 杨慎 《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晋昼延三接, 尧 旻达四聪。”一说,接读为捷,“三接”即三捷。 高亨 注:“接读为捷,战胜曰捷。此乃 周 初故事, 康侯 出征异国,俘马甚多,以献於王。其战也,一日三胜。”

谓数度交战。三,言其数之频繁。 晋 左思 《魏都赋》:“推锋积纪,鋩气弥鋭,三接三捷,既昼亦月。” 唐 符载 《保安镇图记》:“红旗拉风,长戟如倚,晨暮三接,朱殷谿瀆。”

正风

(1).指《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诗·周南·关雎诂训传》“毛诗国风” 唐 陆德明 释文:“国者,总谓十五国;风者,诸侯之诗。从《关雎》至《騶虞》二十五篇谓之正风。”《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唐 孔颖达 疏:“王道衰,诸侯有变风;王道盛,诸侯有正风。”参阅 清 姚际恒 《诗经通论·国风》。

(2).谓纯正的民歌。《吕氏春秋·古乐》:“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鏘鏘。” 毕沅 注:“ 赵 云:‘言八方之风,各得其正也。’” 陈奇猷 校释:“ 赵 説是,下文‘熙熙凄凄鏘鏘’即形容正风之音。”

(3).纯正的风气。 毛 * 《事情正在起变化》:“现在是党外人士帮助我们整风。过一会我们帮助党外人士整风。这就是互相帮助,使歪风整掉,走向反面,变为正风。”

二南

(1).指《诗》的《周南》和《召南》。《晋书·乐志上》:“ 周 始二《南》,《风》兼六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兴发皇世,风流二《南》。” 宋 欧阳修 《王国风解》:“《周》《召》二《南》,至正之诗也。” 清 屈绍隆 《杜曲谒杜工部祠》诗:“一代悲歌成国史,二《南》风化在诗人。”

(2).指 周公 、 召公 及其管辖的地区。 晋 潘岳 《西征赋》:“兹土之旧也,固乃 周 、 邵 之所分,二南之所交。”《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 吕向 注:“二南谓 周公 、 邵公 也。”《初学记》卷二十引 唐中宗 《赐成王千里衣物敕》:“声高 沛 献 ,德迈二南。”

解颐

开颜欢笑;欢笑

京国自携手,同途欣解颐。——《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

天颜

天子的容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羣臣拜舞天颜舒,我王何忧能不移。”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号》:“昼漏稀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恭办南斗圩行宫,得第二次瞻仰天颜。”

墙面

(1).谓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或一无所知。《书·周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孔 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孔颖达 疏:“人而不学,如面向墙,无所覩见。”《宋书·武帝纪下》:“后生大惧于墙面,故老窃叹于子衿。”《旧唐书·阎立本传》:“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缘情染翰,颇及儕流。” 宋 司马光 《辞免馆伴札子》:“两朝事体,正如墙面;虏中情伪,分毫不知。” 清 黄宗羲 《答万贞一论明史历志书》:“盖作者之精神,尽在於表,使推者易於为力;今既不可尽载,而徒列推法,是则终於墙面而已。”

(2).墙壁的外层。

圣域

犹言圣人的境界。《汉书·贾捐之传》:“臣闻 尧 舜 ,圣之盛也, 禹 入圣域而不优。” 唐 韩愈 《进学解》:“是二儒( 孟軻 、 荀卿 )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絶类离伦,优入圣域。” 明 徐爱 《<传习录>卷上按语》:“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午漏

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 唐 姚合 《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诗:“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 宋 欧阳修 《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新唐书·李德裕传》:“ 德裕 在位,虽遽书警奏,皆从容裁决,率午漏下还第,休沐輒如令,沛然若无事时。”《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午际” 元 胡三省 注:“午际,方交午漏初刻,非正午时也。”

侍臣

皇帝左右的近臣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彭龟年,朝代:宋代
    青禁罗鸡戟,朱明出虎闱。布宣当浩穰,简乐著精微。有志窥成画,无材守一圻。徒能歌圣子,重润更重晖。
  • 作者:朱善,朝代:元代

    海舟曾共济,山馆复同眠。

    榾柮烧新火,氍毹解旧毡。

    三杯虽率尔,一枕且恬然。

    明日辽城路,君应到在先。

  • 作者:寒山,朝代:唐代
    寒山多幽奇,登者但恒慑[1]。月照水澄澄,风吹草猎猎。凋梅雪作花,杌木[2]云充叶。触雨转鲜灵,非晴不可涉。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秀岩堂上玉东西,把酒登临望眼迷。天宇四垂粘地近,海山一抹带潮低。绝知客好无尘事,聊记吾曾有醉题。倚赖群山联姓字,他年谁敢一杴泥。
  • 作者:王士祯,朝代:清代

    蝉声集深树,驿路遍槐花。

    黄鹄逝千里,浮云天一涯。

    莺啼范蠡宅,草长谢敷家。

    迢递相思处,春风满若耶。

  • 作者:方岳,朝代:宋代
    幽蹊几日不曾来。半是红香半绿苔。乐事每从忙裹过,好花偏向雨中开。惯贫可使居无竹,高隐共忻山有莱。投老田庐筋力倦。不才多病两悠哉。
  • 作者:范端杲,朝代:宋代
    高着春山最蔚蓝,截然屹立白云端。小亭为爱依青壁,野色当窗指点看。
  • 作者:元好问,朝代:金代
    湖上春风散客愁。芳洲烟景记曾游。人家浑似玉溪头。杨柳青旗酤酒市,桃花流水钓鱼舟。红尘鞍马几时休。
  • 作者:褚亮,朝代:唐代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转蓬飞不息,悲松断更闻。谁能驻征马,回首望孤坟。
  • 作者:郭印,朝代:宋代
    平生栖息地,往往旋修筑。为怜双净眼,不肯受羁束。官居凿小轩,容膝盖已足。於焉得逍遥,风视聊自牧。廓廓乾坤大,冥冥鬼神服。是心不违仁,如种五穀熟。乃知穷且贱,未必不为福。朋僚饷新诗,句法惊小陆。秀色增云山,荣光发林木。何妨曳杖来,斯乐未敢独。清谈可以饱,岂但蠲烦促。非必酒与肴,佳客始能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