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论形原文 诗词名句

论形

作者:贾似道 朝代:宋代

论形原文

钳象蜈蚣钳,嘴象狮子嘴。
头象蜻蜓头,腿象蚱蜢腿。
颜色要相当,毛燥斯为美。

诗词问答

问:论形的作者是谁?答:贾似道
问:论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贾似道的名句有哪些?答:贾似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蜈蚣

节肢动物,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有脚一对,头部的脚像钩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虫

狮子

(1).猛兽名。体大雄壮,身毛呈棕黄色,尾端生丛毛。雄狮颈部有长鬣。产于 非洲 和 亚洲 西部。捕食羚羊、斑马、长颈鹿等动物,吼声很大,有“兽王”之称。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三》:“ 乌弋国 去 长安 万五千三百里,出狮子、犀牛。” 唐 元稹 《西凉伎》诗:“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水浒传》第十五回:“拳打来,狮子心寒;脚踢处,蚖蛇丧胆。”

(2).指狮子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武弁僭服》:“今武弁所衣绣胸,不循钦定品级,概服狮子。”参见“ 狮子补 ”。

蜻蜓

(1) 构成蜻蜓目的任何种大形的昆虫,有很多复眼的大形头部,触角短小,腹部细长,四只窄长有网状脉的翅,颚粗壮,足适于握住猎物,对人完全无害而属于最有用的昆虫,成虫取食飞翔捉到的昆虫并消灭大量蝇蚋与蚊虫,而水生若虫捕食消灭蚊虫幼虫

(2) 蜻蜓目的昆虫

蚱蜢

(1) 别名“蚂蚱”,为蝗科昆虫稻蝗( Oxya chinensis Thunb ),是害虫,吃稻叶等

蚱蜢,草上虫也。——《六书正伪》

(2) 又如:蚱虫(即蚱蜢);蚱蜢竹(竹的一种)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相当

(1) 很;十分;极

这里相当清静

(2) 足可以,尚

穿这件衣服去参加晚会就已经相当好啦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李坥之,朝代:元代

    谁家玉貌蒙清霏,手挥纨扇临东池。

    潇湘摇波月弄影,碧波疑见湘江妃。

    泪痕竹上犹未灭,一尺冰纨万愁结。

    风吹翠袖卷寒烟,汗入红肌凝素雪。

    深闺无人凉气早,轻薄恩情易衰老。

    昔随胡蝶上春衣,今逐流萤向秋草。

    不见班姬染翰时,空遗汉宫题扇诗。

    千年怨墨巳流落,一天霜露沾人衣。

  • 作者:戴复古,朝代:宋代
    一溪盘曲到阶除,四面青山画不如。修竹罩门梅夹路,诗人居处野人居。
  • 作者:李端,朝代:唐代
    南陌晴云稍变霞,东风动柳水纹斜。园林带雪潜生草,桃李虽春未有花。幸接上宾登郑驿,羞为长女似黄家。今朝一望还成暮,欲别芳菲恋岁华。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夏日易生云,山更生云处。

    层楼倚山架,出楹恒写雾。

    天衣润人衣,任来亦任去。

    作雨惟片时,旋复曦光露。

    名实信两收,农桑庶不误。

  • 作者:_,朝代:近现代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 作者:傅察,朝代:宋代
    土润伏新金,阳歊困亭午。曦御驻片骖,朱光彻厚土。鸟雀噪阶除,蛙蚓鸣草莽。簿领抗尘容,茅檐庇环堵。蜂虿乱绳床,蚊虻隐雷鼓。棕拂徒尔为,青蝇敢予侮。避喧空百虑,对食但三吐。举箑未摇风,挥汗已成雨。那能速冠巾,谁复对宾主。岂唯眩生花,坐觉气如缕。南方有高楼,兀然蔽华宇。抠衣倦跻攀。策杖愁伛偻。俄顷叩云端,飘萧开洞府。新凉飒尔来,旧暑脱然愈。清池涌波澜,疏昨穿牖户。夜气袭冰霜,月明粲珪珇。乌鹊倦飞还,游鱼清可数。珍果走金盘,清谈挥玉尘。群籁正嚣嚣,幽梦方栩栩。何当食琼浆,一夕生毛羽。
  • 作者:晏几道,朝代:宋代
    卧鸭池头小苑开。暄风吹尽北枝梅。柳长莎软路萦回。静避绿阴莺有意,漫随游骑絮多才。去年今日忆同来。
  • 作者:陈傅良,朝代:宋代
    有志须身健,关心在岁寒。一时诸老尽,多见大名难。湖海方连旱,瓯闽适少宽。为州人不乏,千万强加餐。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唤取仙人来住此,莫教辛苦上层城。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戊子搆胜亭,巧仿江南式。己丑之偶登,无过喜新意。壬辰春此临,略识金川事。己亥隔七年,平金川大备。于斯歌武成,符胜亦有志。癸卯蒇三功,七言吟惬慰。戊申靖台湾,循名兆又契。安南及缅甸,始战归降继。兼平廓尔喀,十全昨为记。而何今之春,忽报叛苗恣。黔苗合楚苗,蠢动一时值。大抵因客民,用计占其地。幸因福康安,云贵总督畀。闻信速领兵,正大疾驰逮。歼贼解其围,苗寨烧燬暨。乘胜直进攻,嗅脑松桃比。百计胥中要,众兵奋敌忾。所向无不克,鲸鲵数难计。逆寇围城者,解散民生遂。后路既已清,前进川兵会。和琳还督川,闻变驰驿骑。秀山及河盖,袭击靖次第。炮木贼恃险,应先据所恃。三路分兵入,骤压寇多毙。两督遂合军,师声威益炽。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