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述意原文 诗词名句

述意

作者:徐孜 朝代:元代

述意原文

乱后萧条笔砚荒,十年经历几风霜。

尚思霄汉高攀桂,且向田园漫种桑。

万古斯文难泯灭,一时世态自炎凉。

尘沙浩浩迷天地,忍见彝伦失纪纲。

诗词问答

问:述意的作者是谁?答:徐孜
问:述意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述意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徐孜的名句有哪些?答:徐孜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仰山遗稿

参考注释

萧条

经济成长退缩

经济萧条

笔砚

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经历

(1) 亲身遇到过的事情

个人经历的故事

(2) 亲身遇到过

几年后他经历过一次类似中暑的情况

(3) 历时

上古之事,经历数千载

风霜

(1) 在有冷空气吹来的地区出现的一种气霜

(2) 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久经风霜

霄汉

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

气凌霄汉

高攀

跟地位、名誉较自己高的人结交或攀亲

你们钟府上是做官的仕宦之家,我们做买卖的,恐怕高攀不上吧?——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

田园

(1) 田地与园圃

(2) 农村;乡下

(3) 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习俗化的手法

田园诗

田园文学

漫种

播种方法之一,种子置于器物中,边走边撒,力求撒匀,使苗出稀稠适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胡麻》:“一亩用子二升,漫种者,先以耬耩,然后散子,空曳劳。” 元 王祯 《农书》卷二:“漫种者,用斗盛穀种,挟左腋间,右手料取而撒之;随撒随行,约行三步许,即再料取;务要布种均匀,则苗生稀稠得所。 秦 晋 之间,皆用此法。”

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泯灭

(1) 消灭;消失

往者汉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于泯灭。——《三国志·钟会传》

(2) 消灭

难以泯灭的印象

时世

时代。《荀子·尧问》:“时世不同,誉何由生。” 唐 李翱 《寄从弟正辞书》:“用其九学圣人之道而知其心,使有餘,以与时世进退俯仰。”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人才易得》:“现在时世大不同了,手里杀杀杀,而嘴里却需要‘自由、自由、自由’、‘开放政权’云云。”

炎凉

热和冷,比喻对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亲热,或者冷淡的不同态度

世态炎凉

尘沙

(1).尘埃与沙土。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疾风千里兮吹尘沙。” 元 虞集 《城东观杏花》诗:“緑水满沟生杜若,暖云将雨少尘沙。” 李季 《玉门儿女出征记》诗十七:“寒流随风漫大地,午夜里风怒号飞卷尘沙。”

(2).喻污浊,战乱。 清 顾炎武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诗:“遥望 天寿山 ,犹在浮云间。长叹未及往,尘沙没中原。” 蔡有守 《送陈树人居若明之日本》诗:“乡邦回首尘沙恶,一往夷嵎欲几年。”

(3).犹尘世。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不嗟门外尘沙苦,只觉壶中岁月长。” 宋 王安石 《蒙城清燕堂》诗:“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

浩浩

(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迷天

(1).迷,通“ 弥 ”。形容极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於中箇首将罪过迷天大。”参见“ 迷天大罪 ”。

(2).迷,通“ 弥 ”。迷漫天空;满天。《英烈传》第三十回:“四围放火,黑焰迷天。” 清 丘逢甲 《珠江行乐词》:“安知海上东风起,摧花折柳尘迷天。” 茅盾 《子夜》十五:“现在那迷天的晓雾散了些了。”

彝伦

(1).常理;常道。《书·洪范》:“王乃言曰:‘呜呼, 箕子 !惟天阴騭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蔡沉 集传:“彝,常也;伦,理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放斧斤而欲双巧於 班 墨 ,忽良才而欲彝伦之攸敍,不亦难乎!”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餘,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彝伦》:“彝伦者,天地人之常道……不止 孟子 之言人伦而已。能尽其性,以至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而彝伦叙矣。”

(2).指伦常。 陈独秀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道德彝伦,又焉能外?”

(3).谓成为表率、成为典范。《魏书·彭城王勰传》:“自古统天位主,曷常不赖明师,仗贤辅,而后燮和阴阳,彝伦民物者哉?” 唐 杨炯 《庭菊赋》:“ 钟太傅 之家声,彝伦 魏 室,道合盐梅,功成辅弼。”

(4).指铨选官吏。《北史·魏纪四·世宗宣武帝》:“中正所銓,但为门第,吏部彝伦,仍不才举。八坐可审议往代擢贤之体,以令才学并申,资望兼致。”

纪纲

(1).网罟的纲绳。引申为纲领。《吕氏春秋·用民》:“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为民纪纲者何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言》:“夫方述一事,得其纪纲,而隔以大篇,分其次序,遂令披閲之者有所懵然。”

(2).法度。《书·五子之歌》:“惟彼 陶唐 ,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 汉 崔瑗 《座右铭》:“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唐 韩愈 《杂说》之二:“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军机御史》:“有阑入者,即时纠劾,然后人不敢私謁,纪纲始严肃焉。” 吴晗 《“一二一” * 与纪纲》:“政府要保持纪纲,必得先明白是谁在破坏纪纲。”

(3).起纪纲作用之人物。《荀子·尧问》:“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为纪纲。” 宋 司马光 《言张田第二状》:“臣窃以吏者,民之纪纲。” 宋 陈亮 《酌古论·李愬》:“夫将者,三军之纪纲也。”

(4).指州郡掾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时有一物,大如水牛,灰色,卑脚……郡纪纲上祠,请杀之。”

(5).特指州郡录事参军。 唐 刘长卿 《题元录事开元所居》诗:“幽居萝薜情,高卧纪纲行。” 唐 喻凫 《送越州高录事》诗:“官曹权纪纲,行李半舟航。”

(6).治理;管理。《国语·晋语四》:“此大夫 管仲 之所以纪纲 齐国 ,裨辅先君而成霸者也。”《汉书·武帝纪》:“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侍御 韩君 ,前领三县,纪纲二州,奏课常为天下第一。”

(7).统领仆隶之人。后泛指仆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秦伯 送卫於 晋 三千人,实纪纲之僕。” 杜预 注:“诸门户僕隶之事,皆 秦 卒共之,为之纪纲。”《旧五代史·唐书·李存孝传》:“ 梁祖 与 揆 牙兵三千为纪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又年餘,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餽遗。”

(8).谋略。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五本第十七出:“胸襟儿纪纲,扶持得帝王。”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一折:“俺这里虽然是有纪纲,知兴败,那里讨 尉迟 这般样一个身材。” 元 尚仲贤 《三夺槊》第一折:“若不是 唐 元帅少年有纪纲,义伏了 徐茂公 ,礼设了 褚遂良 ,智降了 苏定方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岸上马蹄响,县中更鼓清。篷背雨亦止,意当明旦晴。梦记所泊处,乔木枯峥嵘。天色果开否,浩浩惟风声。篙师夜先起,船尾灯火明。苦寒未可发,妇为治餐烹。咀嚼似有味,宿昔余蔬羹。人世如此耳,役役一饭营。负贩规货利,干禄求荣名。斯人以家浮,止尔了一生。大者据疆土,以国相攻争。至微若蝼蚁,行阵有战征。我卧思此事,究竟终何成。顽仆懵无知,鼻息如雷鸣。
  • 作者:李覯,朝代:宋代
    一槛东风小箔开,乱山明暗水萦回。流年渐共春华去,暴热还随霁色来。天气浊多人欲睡,地形卑甚物先梅。因知楚客 * 处,不是江东不足哀。
  • 作者:景覃,朝代:元代
    百岁中分,流年过半,尘劳系人无尽。桑柘周围,菅茅低架,且喜水亲山近。倦飞高鸟,算也有、闲枝栖稳。纸帐绸衾,日高睡起,懒梳蓬鬓。闲阶土花碧润。缓芒鞋、恐伤蜗蚓。倒掩衡门,空解草玄谁信。俗驾轻云易散,赖独有莲峰破孤闷。世事悠悠,从教莫问。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丙子今朝剩,青春半月过。

    谁能不岁惜,惟是奉时和。

    仙木装新祉,宫梅发旧科。

    帝京饶乐事,万户拥笙歌。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一只奇峰入眼中,看来只只是奇峰。好山道是无重数,少说青苍十万重。
  • 作者:朱翌,朝代:宋代
    舟楫三吴客,江湖二月寒。交情元自淡,酒味莫嫌酸。日者坐何事,君乎能自宽。不来同一醉,何以解忧端。
  • 作者:释道冲,朝代:宋代
    无位真人赤骨律,面门出入有谁知。太虚元与渠同寿,庚申凭君子细推。
  • 作者:程大昌,朝代:宋代
    池馆足名花,四时蔫馥。就里梅春春到速。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绿。总堪供寿乐,翻新曲。别向心田,有般奇木。依约灵椿共标目。八千换历,才当一番春复。莫乱春起处,醅浮玉。
  • 作者:彭汝砺,朝代:宋代

    学问古人重,英豪世所归。

    呼奴整轩驾,拭泪别庭闱。

    久雨路岐涩,荒村草木稀。

    城闉顿相远,回首一依依。

  • 作者:邓林,朝代:宋代
    竹帛功名九折车,栖迟岩野竟何如。浣花溪上寻佳句,积谷山头读异书。江左风流空醖藉,淮南烟景尚凋疏。太平十二河汾策,几欲排云谒帝居。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