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柏玉不我过,过我必六月。老天雨不梅,五行一乃绝。
亢离单用事,赤乌赤如血。
人寰何辠辜,几欲炮烙杀。
左手解衣襟,右手不停箑。
脱帽无奈何,而况可腰折。
西望禽鬼焦,东望金鱼涸。
前山牛眠洿,亦复如火发。
相携将安之,只合坐论说。
伯玉老先辈,家传洞林诀。
谈辩管郭雄,五鬼皆避易。
借君铁拄杖,蹴踏六月雪。
为我买雪山,斩冰作天穴。
诗词问答
问:《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来访是年天不雨梅亢热异》的作者是谁?答:方逢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逢振的名句有哪些?答:方逢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老天
老天爷
老天没长眼
五行
(1) 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2) 见“五常”
单用
用尽。单,通“ 殫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至於穷竭武力,单用天财,歷纪岁以攘之,寇虽颇折,而 汉 之疲耗略相当矣。”
赤乌
(1).古代传说中的瑞鸟。《吕氏春秋·有始》:“赤乌衔丹书集於 周 社。”《尚书大传》卷二:“ 武王 伐 紂 ,观兵於 孟津 ,有火流於王屋,化为赤乌,三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
(2).金乌。亦代指太阳。《初学记》卷三十引 三国 吴 薛综 《赤乌颂》:“赫赫赤乌,惟日之精。” 唐 白居易 《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 词话》第二七回:“到了那赤乌当午的时候,一轮火伞当空,无半点云翳。” 清 赵翼 《毒暑》诗:“毒暑今年甚,当空煽赤乌。”参见“ 金乌 ”。
(3).古氏族名。《穆天子传》卷二:“天子西征。甲戌,至于 赤乌 之人,其献酒千斛于天子,天子使 祭父 受之,曰: 赤乌氏 先出自 周 宗。” 清 龚自珍 《反祈招序》:“夫 瑶池 有白云之乡, 赤乌 为美人之地。”
人寰
人间;人世
惨绝人寰
炮烙
原作“炮格”,古时的一种酷刑。把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烫死
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左手
(1) 左边的手
用左手痛打
(2) 左边儿;左首
解衣
(1).脱衣。《战国策·齐策六》:“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为溉园。” 唐 杜淹 《<文中子>序》:“ 文中子 於是有四方之志,盖受《书》於 东海 李育 ……考《易》於族父 仲华 ,不解衣者六岁,其精志如此。”《红楼梦》第二一回:“ 寳玉 见他不应,便伸手替他解衣,刚解开钮子,被 袭人 将手推开,又自扣了。”
(2).见“ 解衣推食 ”。
右手
(1) 右边的手
(2) 右首
不停
一直在做或者运行着某件事情脱帽
(1).表示认罪。《后汉书·耿秉传》:“ 安得 惶恐,走出门,脱帽抱马足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韩大任》:“白头脱帽,身膺徽纆。”
(2).表示恭敬。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 王劭 《齐志》述 洛干 感恩,脱帽而谢。”如:脱帽致敬。
(3).形容豪放,无所检束。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张旭 三盃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疏野》:“筑室松下,脱帽看诗。” 宋 苏轼 《送张天觉河东提刑》诗:“脱帽风流餘长史,埋轮家世本 留侯 。”
(4).谓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等经过改造而改变成分。因为原来定成分称为“戴帽子”,故云。
无奈何
(1) 对人或事没有处理办法
无奈他何
(2) 无奈
无奈何同意
而况
连词。何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腰折
折腰。谓屈身事人。 唐 元稹 《送友封》诗之二:“若见中丞忽相问,为言腰折气衝天。”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当年五斗米,今日二千石,还似旧时,腰折来犹未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光复文献>附录<忠告汉奸文>》:“或腰折五斗米,或脚踏两边船,无非欲谋个人之私利,无非欲博无耻之头衔。”
金鱼
鲫鱼经过人工培养而成的变种,有金黄、红、白、黑、蓝等颜色,形体多样,供观赏
牛眠
即牛眠地。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庐山会合》:“问勋业从来有几,始信牛眠廕果奇。” 清 赵翼 《为伟儿得葬地于金坛夏萧村感赋》诗:“忽欣来蝶梦,恰报得牛眠。”参见“ 牛眠地 ”。
亦复
(1).也。表示同样。《后汉书·霍谞传》:“至於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復均也。”《世说新语·言语》“ 德操 曰”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半途而废者居多,差釐毫而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终不免被吞并,企业界中亦复如此。”
(2).又。《世说新语·德行》“我何颜谢 桓公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一门之内,有忠与孝,亦復何恨!”
相携
亦作“相擕”。互相搀扶;相伴。《东观汉记·邓禹传》:“ 禹 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以迎,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宋 苏轼 《甘露寺》诗:“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採蕋的游蜂,两两相携;弄巧的黄鸝,双双作对。”《儒林外史》第八回:“当下会了帐,两人相携着下了船坐下。”
见“ 相携 ”。
只合
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 薛能 《游嘉州后溪》诗:“当时 诸葛 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 元好问 《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早知哥哥来到,只合远接。” 茅盾 《虹》十:“这班驯良的受帝国主义豢养惯的奴才只合丢在 黄浦江 里。”
坐论
(1).坐而议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英雄》:“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 刘昞 注:“智能坐论,而明不见机,何事务之能处!”
(2). 唐 五代 之制,宰相上殿议事,赐茶命坐,谓之坐论。至 宋 初,此制废。参阅 宋 钱惟演 《金坡遗事》。
老先
见“ 老先生 ”。
家传
(1) 叙述家人事迹以传示其子孙的传记
(2) 另见 jiāchuán
谈辩
亦作“ 谈辨 ”。谈论。《墨子·耕柱》:“能谈辩者谈辩,能説书者説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 任圜 ﹞为人明敏,善谈辩。”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名臣》:“ 王沂公 奉使 契丹 ,馆伴 耶律祥 颇肆谈辨,深自衒鬻。” 明 叶式 《题<诚意伯刘公集>》:“少传性理,长号英特,荐更世故,谈辩至悉。”
五鬼
(1).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种穷鬼。 唐 韩愈 《送穷文》:“凡此五鬼,为吾五患。” 宋 范成大 《除夜感怀》诗:“岂无一经传,政坐五鬼嗤。” 金 刘涛 《小雪》诗:“马遭萁窘三山瘦,人坐诗工五鬼穷。”参见“ 五穷 ”。
(2).指同时狼狈为奸的五个人。《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 宋齐丘 待 陈觉 素厚, 唐 主以 觉 为有才遂委任之。 冯延巳 、 延鲁 、 魏岑 虽 齐 邸旧僚,皆依附 觉 ,与 休寧 查文徽 更相汲引,侵蠹政事, 唐 人谓 觉 等为‘五鬼’。”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二:“ 程颐 、 欧阳棐 、 毕仲游 、 杨国寳 、 孙朴 ,交结执政子弟,搢绅之间号五鬼。”《宋史·王钦若传》:“ 钦若 与 丁谓 、 林特 、 陈彭年 、 刘承珪 ,时谓之‘五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两五鬼》:“ 后蜀 鹿虔扆 、 欧阳烱 、 韩琮 、 毛文锡 、 阎选 ,亦号五鬼。”
(3).星命家所称的恶煞之一。取象于二十八宿中鬼宿的第五星。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九宫天符醮词》:“臣本宫震卦,五鬼所临,运气飞旗,仍当此月,恐为灾厄。”
避易
辟易,退避。 宋 洪迈 《夷坚支戊志·钱氏鼠狼》:“﹝鼠狼﹞奋前迎攫之,猫避易而退,自此不敢復犯。”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而贼两战,皆见二 杨 輒避易,尚有旧部曲谊。” 郭沫若 《天地玄黄·我更懂得庄子》:“那是最危险的,你已经在反动势力的面前有点避易了。”
拄杖
(1).执持。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蹴踏
践踏
他骑着马,不管路上有人躺着,就蹴踏了过去
六月雪
(1).茜草科植物名。又称“白马骨”。常绿小灌木,夏秋间开白色漏斗形花。可供观赏,茎、叶可入药,治肝炎及风湿痛等。另种“六月雪”,也叫“满天星”,与白马骨相似,花冠较长,可供观赏。
(2).京剧剧目名。由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杂剧演变而成。又名《斩窦娥》、《金锁记》、《羊肚汤》。
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雪山
常年积雪的高山
斩冰
砍冰。谓取冰藏于冰室。《周礼·天官·凌人》:“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孙诒让 正义:“《大学》云‘伐冰之家’,伐、斩义同。谓冰坚须斩伐而取之。”
诗文赏析
【原题】:
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来访是年天不雨梅亢热异常书数韵述怀且以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