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重华宫旧书室原文
何曾寂寞仲舒帷,依旧明窗受暖曦。
閒却七弦调雁柱,汲来六一煮银丝。
三馀乐有陈编伴,几暇权无奏牍披。
彷佛当年吟破腊,掞笺搦管恰移时。
诗词问答
问:题重华宫旧书室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重华宫旧书室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重华宫旧书室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九
参考注释
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仲舒
汉 哲学家、今文经学家 董仲舒 。专治《春秋公羊传》,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 仲舒 ,无下帷之思;家贫 孟公 ,无置酒之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仲舒 专儒, 子长 纯史。”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才雄 子云 笔,学广 仲舒 帷。”旧题 明 王世贞 《鸣凤记·秋夜女工》:“不用 仲舒 谋,权回 范蠡 舟,旧江山都是新愁。”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七弦
亦作“ 七絃 ”。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琴》:“今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 三国 魏 嵇康 《酒会》诗之一:“但当体七絃,寄心在知己。” 晋 陶潜 《自祭文》:“欣以素牘,和以七弦。” 清 金农 《游晋祠》诗:“更领凉堂趣,风中挥七絃。”
雁柱
亦作“鴈柱”。1.乐器筝上整齐排列的弦柱。 唐 路德延 《小儿诗》:“帘拂鱼鉤动,筝推雁柱偏。” 宋 张先 《生查子·弹筝》词:“雁柱十三弦,一一春鶯语。” 清 赵翼 《邵松阿落齿更生走笔奉贺》诗:“琴軫方愁雁柱亏,墐泥已塞狗竇缺。”
(2).桥柱。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又西去数百步,乃 仙桥 ,南北约数百步,桥面三虹,朱漆阑楯,下排鴈柱,中央隆起,谓之‘骆驼虹’,若飞虹之状。” 清 黄遵宪 《不忍池晚游诗》:“红板长桥雁柱横,两头路接白沙平。”
六一
(1).见“ 六一泥 ”。
(2). 宋 欧阳修 晚年的自号。详“ 六一居士 ”。
(3).指六一泉。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新堤旧井各无恙, 参寥 六一 岂念吾?” 清 孙枝蔚 《新岁寄怀王季鸿游浙中》诗:“泉水他时照鬢鬚, 参寥 六一 肯忘吾。”
(4).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简称。详“ 六一儿童节 ”。
银丝
比喻白发。 明 张煌言 《己亥冬末立春用杜韵》:“寂寞两京寒玉琯,萧疎双髩点银丝。”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一:“他的稠密的黑头发里,已经有些银丝了。”
陈编
指古籍、古书。 唐 韩愈 《进学解》:“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 明 袁宏道 《募建青门庵疏》:“青衿之士,口者什六,身者什三,唯一二老儒守陈编久者不復信,世雅不重之,故不胜也。” 清 黄遵宪 《感怀》诗:“当世得失林,未可稽陈编。” 李大钊 《史观》:“吾兹之所谓歷史,非指过去的陈编而言。”
奏牍
(1).书写奏章的简牍。《史记·滑稽列传》:“ 朔 初入 长安 ,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牘。” 汉 王充 《论衡·量知》:“断木为槧,析之为板,力加括削,乃成奏牘。”
(2).犹奏章。 宋 王庭珪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诗:“百辟动容观奏牘,几人回首愧朝班。”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自书奏牍》:“ 六朝 人奏牘多自书,今《淳化帖》有 钟繇 表,盖 三国 时已然也。”
彷佛
同“仿佛”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破腊
残腊;岁末。 宋 梅尧臣 《腊笋》诗:“破腊初挑箘,夸新欲比琼。” 宋 苏辙 《春雪》诗:“温风吹破腊,留雪恼新春。” 宋 陆游 《残腊》诗:“破腊春光到,微阴日易曛。”
搦管
(1).握笔;执笔为文。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搦管摛章,既便娟锦縟;清谈论辩,方参差玉照。”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搦管操觚,归其仪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与 朝云 妹子同枝连气,原为中表之亲;搦管拈针,更结相知之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六镇兵变纪实》:“今徒搦管以发其未竟之志事也,悲夫!”
(2).谓吹奏管乐器。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习技》:“吹笙搦管之时,声则可听,而容不耐看。”
移时
经历一段时间。《后汉书·吴祐传》:“ 祐 越坛共小史 雍丘 、 黄真 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五代 王周 《会哙岑山人》诗:“略坐移时又分别,片云孤鹤一枝笻。”《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移时之间,就坛前起一阵大风。”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无日不詔入,语必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