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真宗御制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真宗御制二首

作者:真宗 朝代:宋代

真宗御制二首原文

五代衰替,六合摧离。
封疆穷据,兵甲竞驰。
天顾黎献,涂炭可悲。
帝避灵命,濬哲应斯。
皇祖丕变,金钺俄麾。
率土执贽,犷俗来备。
瞻彼大卤,空此馀基。
独迷文告,莫畏天威。
神宗继统,璿图有辉。
尚安蠢尔,罔怀格思。
六飞夙驾,万旅奉徉。
徯来发咏,不陈行师。
云旗先路,台浆塞岐。
天临日照,宸虏通微。
前歌后舞,人心悦随。
要领自得,智力何施。
风移僭冒,政治淳熙。
书文混一,盛德咸宜。
干戈倒载,振振言归。
诞昭七德,永定九围。

诗词问答

问:真宗御制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真宗
问:真宗御制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真宗的名句有哪些?答:真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五代

继唐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中原,合称五代

公元 907—960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衰替

犹衰败。 南朝 梁 江淹 《伤友人赋》:“揽千品之消散,镜百侯之衰替。”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閤皂大鬼》:“ 张氏 自此衰替,今为窶人。” 明 方孝孺 《与采苓先生书》之二:“昔尝游乎废墟坏址,问故老而求其衰替之由。”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和相后裔》:“ 和致斋 当权时,赫奕一时,其赐死后,门楣衰替。”

封疆

(1) 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标记,聚土而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2) 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

封疆大元帅

执掌封疆之印

兵甲

(1) 兵器和甲胄,泛指武器装备

今南言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2) 指战争

明言章理,兵甲愈起。——《战国策·秦策一》

竞驰

争逐。 晋 左思 《蜀都赋》:“孔翠羣翔,犀象竞驰。”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人所惮为,公勇为之;其所竞驰,公絶不窥。”

黎献

黎民中的贤者。《书·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蔡沉 集传:“黎民之贤者也。” 唐 白居易 《洛川晴望赋》:“是用步閭里,询黎献。” 章炳麟 《秦献记》:“顾使 秦 之黎献,以是得优游论著,亦 斯 赞之矣。”

涂炭

烂泥和炭火,比喻极困苦的境遇。也比喻污浊的地方

有夏昏德,民坠涂炭。——《书·仲虺之诰》

民生涂炭。——《广东军务记》

生灵免遭涂炭

可悲

令人伤心的

可悲的理智错乱

灵命

(1).上天或神灵的意志。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灵命藴川瀆,帝宝伏篇图。”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杳杳灵命,茫茫天秩,吾道难行,斯文易失。” 宋 徐铉 《稽神录·陆洎》:“有一紫衣秉笏,取书宣云:‘ 洎 三世为人,皆行慈孝,功成业就,宜授此官’……﹝ 洎 ﹞奄然遂寤,灵命已定,不可改矣。”

(2).犹天命。借指帝位。《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会上天降怒,姦恶自亡,社稷危而復安,灵命坠而復构。”《旧唐书·孝友传·宋兴贵》:“朕恭膺灵命,抚临四海。”

(3).生灵,生命。《云笈七籤》卷三五:“此乃清泠调和有道之气,故能生成灵命焉。”

濬哲

深邃的智慧。一说明智。 南朝 梁 沉约 《王亮王莹加授诏》:“尚书左僕射 亮 ,濬哲渊深,道风清邈。” 宋 范成大 《东宫寿诗》:“中兴归濬哲,重庆启元良。” 清 曾国藩 《书<学案小识>后》:“以 舜 之濬哲,犹且好问好察。”

皇祖

(1).君主的祖父或远祖。《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 孔 传:“皇,君也,君祖 禹 有训戒。”《仪礼·聘礼》:“孝孙某,孝子某,荐嘉礼于皇祖某甫。”《左传·哀公二年》:“曾孙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汉 张衡 《南都赋》:“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孙传能 《剡溪漫谈·曾孙》:“今朝廷祭告宗庙,高祖而上,概称皇祖;自称皆孝玄孙,乃不称曾。”

(2).对已故祖父的敬称。《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伊皇祖之弱辰,逢时艰之孔棘。” 唐 韩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孙八人。惟兄与我,后死孤存。”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清 梁章鉅 《称谓录·亡祖》:“ 李习之 述其大父事状题曰《皇祖实録》。当时不以为怪;若施之近代,则犯大不韙矣。故古时称有不可通於今者,此类是也。”

丕变

大变。《书·盘庚上》:“罔有逸言,民用丕变。” 孔 传:“民用大变从化。” 唐 刘禹锡 《新修驿路记》:“近者尝为王所,百态丕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不信,你看 周公 制礼之后,自当风俗丕变了,何以《国风》又多是淫奔之诗呢?” 郭沫若 《羽书集·告鞭尸者》:“民国以来轻武的风气焕然丕变。” 沙汀 《困兽记》三:“让我来自我批判一下吧:因为抗战以还,世风丕变,豆渣已经变成猪了。”

金钺

古代仪仗用的金色大斧。 晋 陆机 《吴丞相江陵侯陆公诔》:“金鉞镜日,云旗降文。” 唐 李白 《赠张相镐》诗之一:“拥旄秉金鉞;伐鼓乘朱轮。”《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 素 一日欲入朝,见 文帝 执金鉞逐之。”

率土

(1).“率土之滨”之省。谓境域之内。《诗·小雅·北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尔雅》曰:‘率,自也。自土之滨者,举外以包内,犹言四海之内。’” 汉 班固 《明堂诗》:“普天率土,各以其职。”《北齐书·文宣帝纪》:“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新唐书·孙伏伽传》:“以率土之富,何索不致,岂少此物哉。” 清 方文 《石臼湖访邢孟贞》诗:“率土皆怨痛,况乃忠孝臣。”

(2).犹王土。指京畿地区。 唐 张署 《赠韩退之》诗:“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

执贽

犹执挚。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周公 摄天子位七年,布衣之士执贄所师者十二人。”《明史·冯恩传》:“出劳两广总督 王守仁 ,遂执贄为弟子。” 章炳麟 《箴新党论》:“然执贄上官,以师生相称者,其丑又甚于座主。”

犷俗

(1).犷悍的习俗。《后汉书·祭肜传论》:“﹝ 肜 ﹞临守偏海,政移獷俗。” 唐 白居易 《中和节颂》:“噫和风于穷荒,则桀驁化而獷俗淳。” 清 戴名世 《纪红苗事》:“化其獷俗,柔其暴心,示之以君臣上下之礼,颁之以冠昏丧祭之制……是在命世之王者矣。”

(2).指粗豪的风格。 赵朴初 《云南博物馆观担当和尚画》诗:“ 担当 画笔自淋漓,粗乱偏饶嫵媚姿。可怪盛名归獷俗,神清意远几人知?”

大卤

(1).古地名。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西南约二十五里。《春秋·昭公元年》:“ 晋 荀吴 帅师败 狄 於 大卤 。” 杜预 注:“ 大卤 , 太原 晋阳县 。”

(2).借指 并州 。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始公参 大卤 记室,以文雄於边。”

(3).广大的荒漠地区。《旧唐书·张仲武传》:“ 雁门 之北,羌戎杂处,濈濈羣羊,茫茫大卤。”

文告

布告;通告

不久将发表新的文告

天威

(1) 天道威严;也指帝王的威严

(2) 神奇的威力;神威

神宗

(1).古代指 尧 庙。一说指 尧 太祖 文祖 之宗庙。《书·大禹谟》:“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 孔 传:“神宗, 文祖 之宗庙。言神,尊之。” 蔡沉 集传:“神宗, 尧 庙也。 苏氏 ( 苏軾 )曰:‘ 尧 之所从受天下者曰文祖, 舜 之所从受天下者曰神宗。受天下於人,必告於其人之所从受者。《礼》曰‘ 有虞氏 禘 黄帝 而郊 嚳 ,祖 顓頊 而宗 尧 ’,则神宗为 尧 明矣。’”

(2).后亦用以指天子的祖庙。《乐府诗集·唐享太庙乐章·诚敬》:“虔奉苹藻,肃事神宗。”

继统

继承帝统。《汉书·昭帝纪赞》:“昔 周成 以孺子继统,而有 管 蔡 四国流言之变。” 唐 张九龄 《请行郊礼疏》:“自古继统之主,必有郊配之义。” 宋 曾巩 《韩琦制》:“未有兵藏於库,士散於家,而传序继统,中外晏然,如今日之盛也。” 胡朴安 《<中国文学史>序》:“ 金 初未有文字,及 太宗 继统,伐 宋 取 汴京 图籍, 宋 士多归之。”

蠢尔

无知蠢动貌。《诗·小雅·采芑》:“蠢尔 蛮荆 ,大邦为讎。” 朱熹 集传:“蠢者,动而无知之貌。” 晋 潘岳 《关中诗》:“蠢尔 戎 狄 ,狡焉思肆。” 唐 白居易 《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朕以 恆阳 之众,蠢尔无知,驱彼生人,致之死地。” 清 贝青乔 《捕鳄行》:“尾掉狂风狂,鬐扬毒雾毒。蠢尔鰐兮,雄长裸虫三百六,血人於牙脆如肉。”

格思

来,到。思,语助词。《诗·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毛 传:“格,至也。”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三灵格思,百神咸秩。”

六飞

(1).亦作“ 六騑 ”、“ 六蜚 ”。古代皇帝的车驾六马,疾行如飞,故名。《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六马之疾若飞。”《汉书·爰盎传》作“六飞”。后因以指称皇帝的车驾或皇帝。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作荐士表》:“伏惟陛下道隐旒纊,信充符璽,六飞同尘,五让高世。”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之五:“六飞南幸芙蓉苑,十里飘香入夹城。”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自六蜚驻驆,日益繁盛,湖上屋宇连接,不减城中。”

(2).喻帝位或皇权。《魏书·前废帝纪》:“否泰沿时,殷忧啟圣,故六飞在御,三石兴符。” 唐 欧阳询 《宗圣观记》:“迨 隋 德将季,政教陵迟。六飞失驭,四维圮絶。”

(3).“六月飞霜”之省。 陈三立 《陈次亮户部以去岁五月卒于京师追哭》诗:“料难瞑目烽烟外,定有羈魂逐六飞。”

(4).指飞雪。 清 褚人穫 《雪狮子》诗:“雪积广庭中,物成体自充。岂知百兽长,亦藉六飞雄。”

行师

用兵;出兵。《易·豫》:“豫,利建侯行师。”《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若夫 穰苴 ,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夫 左 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 明 高启 《练渎》诗:“ 吴 越 水为国,行师利舟战。”

云旗

亦作“ 云旂 ”。 1.以云为旗。《楚辞·九歌·东君》:“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王逸 注:“以云为旌旗。”

(2).画有熊虎图案的大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拖蜺旌,靡云旗。” 张守节 正义:“ 张 云:‘画熊虎於旌,似云气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龙輅充庭,云旗拂霓。” 薛综 注:“旗谓熊虎为旗,为高至云,故曰云旗也。”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云旂临塞色,龙笛出关声。” 刘师培 《文说·宗骚》:“云旗星盖,遽宇高堂,靃靡千古,鏤错万状。”

先路

(1).亦作“ 先輅 ”。天子或诸侯使用的一种用象牙装饰的正车。《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 孔 传:“先輅,象;次輅,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一说即木辂。 蔡沉 集传:“先輅,木輅也。”《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 孔 传:“先輅,象;次輅,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一说即木辂。 蔡沉 集传:“先輅,木輅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郑伯 赏入 陈 之功,三月甲寅朔,享 子展 ,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 汉 张衡 《东京赋》:“奉引既毕,先輅乃发。”

(2).指圣王之道。《楚辞·离骚》:“乘騏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王逸 注:“路,道也。言己如得任用,将驱先行,愿来随我,遂为君导入圣王之道也。”

(3).犹先行。《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宋书·柳元景传》:“今王旗北扫,当令仁声先路。”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 凝 ﹞令僮僕先路,以备休憩。”

(4).犹先河。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两都赋序》‘白麟’、‘神雀’二比,‘言语’‘公卿’二比,即开 明 人八比之先路。” 清 欧阳巨源 《<官场现形记>序》:“限资之例,始於 汉 代,定以十算,乃得为吏,开捐纳之先路,导输助之滥觴。”

临日

(1).接近太阳。形容高耸。 唐 卢照邻 《登玉清》诗:“絶顶横临日,孤峯半倚天。”

(2).星相术士的迷信说法。以正月午日、二月亥日、三月申日、四月丑日等为临日,宜祭祀、上册、上表章、入学、出行、上官赴任等。参阅《协纪辨方书·临日》。

通微

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色平而畼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 宋 苏轼 《杜处士传》:“吾能通微,预知子高良,故谩矜子,以短而欲乱子言。” 明 张居正 《赠毕石庵宰朝邑叙》:“夫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

前歌后舞

《尚书大传》卷三:“师乃慆,前歌后舞。”意思是说 武王 伐 纣 ,军中士气旺盛。后多用以颂美吊民伐罪之师。《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武王 伐 紂 ,前歌后舞,非仁者邪?” 宋真宗 《平晋乐章》:“前歌后舞,人心悦随。”亦省作“ 前歌 ”。《北齐书·幼主后主纪论》:“驰倒戈之旅,抗前歌之师,五世崇基,一举而灭。”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悦随

乐于随从。 唐 刘禹锡 《贺赦》:“大赦天下者,雷雨作解,人神悦随,泽及八荒。” 宋 王禹偁 《昆山新修文宣王庙记》:“公乃出俸金以营之,同僚悦随,羣吏弗违。”

要领

(1) 要点,主要内容

不得要领

(2) 基本要求

掌握要领

自得

自觉得意、开心

意气扬扬,甚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智力

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测验

智力为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风移

(1).谓风尚发生变化。《书·毕命》:“既歷三纪,世变风移。”

(2).风移动,风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悉令復刃,乃除地更新”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喜 《志林》:“闻善速於雷动,从諫急於风移。”

僭冒

不守本分,冒犯他人。《宋史·乐志九》:“风移僭冒,政治淳熙。” 明 方孝孺 《学士亭记》:“然 六一亭 之作, 文忠 之门人 苏长公 实记其事,其文传,故其事著。某贱且騃,何敢僭冒,以污伟跡哉!”

政治

政府、政党、集团或个人在国家事务方面的活动。治理国家施行的措施

政治家

政治未毕通也。(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毕:全。通:通达,不受阻,可译成“上轨道”。)——汉· 贾谊《论积贮疏》

淳熙

亦作“湻熙”。淳正熙洽。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宋 范仲淹 《体仁足以长人赋》:“君非仁,则曷享於推戴;人非长,则寧致於淳熙?”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若大臣身任封疆,不能使地方日有起色、风俗日见湻熙,何以膺节鉞而无愧乎?”

书文

(1).文书。《后汉书·刘玄传》:“ 汉 起,驱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撝及,书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顿顙,争受职命。” 南朝 齐 谢超宗 《嘉胙乐》:“声正涵月轨,书文腾日迹。”

(2).文字。 唐太宗 《正日临朝》诗:“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唐 韩愈 《喜雪》诗:“阵势鱼丽远,书文鸟篆奇。” 宋 曾巩 《贺克伏交阯表》:“鬯声教於四方,壹书文於万国。”

(3).书籍。《天雨花》第三回:“我等进场来考试,命你在寓读书文。”

(4).撰文并书写。 清 《碑版文广例·碑载书撰人姓名例》:“《西狭颂》则兼著之,曰 仇靖 书文。书文云者,挥翰遣辞,一人为之也。此后人结衔某撰某书或某撰并书,例所自起。”

混一

(1) 不同事物混杂成一体

(2) 统一,也指统一天下

混一诸侯

盛德

(1) 崇高的品德

君子盛德

(2) 深厚的恩德

足感盛德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倒载

倒卧车中。亦谓沉醉之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日暮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唐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宋 司马光 《和吴省副梅花半开招凭由张司封饮》:“从车贮酒传呼出,侧弁簪花倒载迴。”

见“ 倒载干戈 ”。

振振

(1).众多貌;盛貌。《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马瑞辰 通释:“振振,盛也。振振与下章绳绳、蛰蛰皆为众盛,故《序》但以子孙众多统之……《传》训为仁厚失之。” 陆德明 释文:“振音真。”《后汉书·章帝八王传赞》:“振振子孙,或秀或苗。”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皇皇后辟,振振都人,遇佳辰於今月,就妙赏乎胜趣。” 明 宋濂 《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积久愈昌,数世之后,将振振绳绳,悬龟繫鱼,秉钧当轴。”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自古高望华阀,品升於朝,门地著於天下,振振绳绳。”

(2).信实仁厚貌。《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毛 传:“振振,信厚也。” 陆德明 释文:“振音真。”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庙碑》:“振振 薛公 ,惟德之造。” 明 张居正 《应制题百子图》:“应知皇泽远,麟趾自振振。”

(3).群飞貌。《诗·鲁颂·有駜》:“振振鷺,鷺于下。” 毛 传:“振振,羣飞貌。”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鸿冥冥, 芙蓉 之上;鷺振振, 黄塘 之下。”

(4).骄矜貌。《公羊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 桓公 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 何休 注:“亢阳之貌。”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振振》:“《公羊》 葵丘 之会, 桓公 振振然。振振,矜夸也。”

(5).战栗。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意林》引《太公金匮》:“ 尧 居民上,振振如临深渊; 舜 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 唐 李咸用 《 * 词》:“眼光滴滴心振振,重瞳不转忧生民。”

言归

(1).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 毛 传:“言,我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 奘 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 清 万寿祺 《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 清 方文 《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

(2).《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放队》:“羽觴湛湛,方陈《既醉》之诗,鼉鼓渊渊,復奏‘言归’之曲。”

诞昭

(1).大为昭著。 晋 夏侯湛 《雷赋》:“嗟乾坤之神祗兮,信灵化之诞昭。”

(2).普遍昭示。 宋 王禹偁 《拟赐天下雍熙三年新历诏》:“爰举旧章,乃颂新历,诞昭正朔,广被华夷。”

七德

(1).指武功的七种德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梁书·武帝纪》:“大司马攸纵自天,体兹齐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 柳宗元 《柳州贺破东平表》:“五兵永戢,七德无亏。” 明 杨慎 《凤赋》:“览七德,律五音,通天祉,应地灵。”

(2).指文治的七种德行。《国语·周语中》:“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韦昭 注:“七德,谓尊贵至亲旧也。”

(3).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唐 皎然 《诗式·诗有七德》:“一识理,二高古,三典丽,四风流,五精神,六质干,七体裁。”

(4). 隋 唐 时舞名。又乐曲名。《隋书·音乐志上》:“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请进舞《七德》,继之《九序》。”《旧唐书·音乐志一》:“癸巳,奏《七德》、《九功》之舞,观者见其抑扬蹈厉,莫不扼腕踊跃,凛然震竦。”《旧唐书·音乐志一》:“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修入雅乐,祇有两遍,名曰《七德》。”参见“ 七德舞 ”。

九围

(1).九州。《诗·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 孔颖达 疏:“谓九州为九围者,盖以九分天下,各为九处,规围然,故谓之九围也。”《隋书·西域传·高昌》:“自我皇 隋 ,平一宇宙,化偃九围,德加四表。” 唐 柳宗元 《祭独孤氏丈母文》:“名播九围,望高群士。”《云笈七籤》卷九六:“咄嗟天地外,九围皆吾家。”

(2).重围。 南朝 梁元帝 《祀五相庙》诗:“ 楚 关开六塞, 吴 兵入九围。”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喻良能,朝代:宋代
    东君调护亦多情,瘦比夷齐彻骨清。有韵绿毛时倒挂,无尘白鹭可同盟。未应桃叶能称姊,若齿山樊定是兄。何事故园频入梦,疏枝新赏玉谿晴。
  • 作者:晏殊,朝代:宋代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惟有掰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一点凄凉愁绝意,谩道秦筝有剩弦。何曾为细传。
  • 作者:李隆基,朝代:唐代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 作者:何吾驺,朝代:明代

    花间闻犬吠,仿佛入桃源。

    近水千竿竹,生云一带村。

    养鸡巢树杪,种秫酿花垣。

    暂托平生契,何缘谢世喧。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标签:西直门

    还宫虔以北郊斋,清晓轻舆度石街。

    寅似壬愁癸胜亥,欣兹较历岁为佳。

  • 作者:张智甫,朝代:元代

    菜一盆儿饭一锅,间关石窍作生涯。

    山林纯是欢娱鸟,天地不开烦恼花。

    荒草田园元亮屋,浮萍弟妹少陵家。

    此身不得如微物,有触令人重叹嗟。

  • 作者:刘子翚,朝代:宋代
    楼船动沧江,江晴鼓声发。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腰悬孛堇头,长歌献金阙。
  • 作者:艾性夫,朝代:宋代
    买山长说欲栖身,画得图成隐始真。半枕虚堂生草梦,一溪流水种桃人。但知樵客当辞汉,莫与渔郎说避秦。早晚相从弄明月,细听唤铁响苍筠。
  • 作者:吕胜己,朝代:宋代
    天色沈沈云色赭。风扰阴寒,浩荡吹平野。万斛珠玑天弃舍。长空撒下鸣鸳瓦。玉女凝愁金阕下。褪粉残妆,和泪轻挥洒。欲降尘凡飙驭驾。翩翩白凤先来也。
  • 作者:刘彤,朝代:宋代
    碧纱窗外一声蝉,牵断愁肠懒尽眠。千里才郎归未得,无言空拨玉粘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