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江以南本水乡,夏月恒虑雨过潦。
浙省祈晴即获晴,二禾怒长收堪报。
苏松无害常镇卑,高阜禾佳低积淖。
堤堰缺处或淹浸,筑坝戽水勤疏导。
幸值开晴时尚早,补种冀可秋成告。
季初此亦虑致霪,谁知正获滋长效。
南北不同心则同,君臣莫非农事劭。
诗词问答
问:《江苏巡抚长麟浙江巡抚福崧各奏雨水田禾情形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七
2. 早晚也
参考注释
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国的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龟蛇锁大江。——毛 * 《菩萨蛮·黄鹤楼》
水乡
河多、湖多的地方
水乡泽国
夏月
夏天。《书·君牙》“夏暑雨” 孔 传:“夏月暑雨,天之常道。”《汉书·严助传》:“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晋书·车胤传》:“ 胤 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又西曰 清风楼 酒店,都人夏月多乘凉於此。”
祈晴
因久雨而祈祷天晴。《新唐书·五行志一》:“ 大历 四年四月,雨,至於九月,闭坊市北门,置土臺,臺上置坛,立黄旛以祈晴。”
无害
(1) 没有妨害
(2) 没有能胜过的;无比
请择吏之忠信者,无害可任事者。——《墨子·号令》
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史记·萧相国世家》
汤给事内吏,为宁成掾,以 汤无害。——《汉书·张汤传》。 颜师古注:“无害,言其最胜也。”
高阜
(1).高的土山。《吕氏春秋·爱类》:“ 河 出 孟门 ,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丙午,詔都部署 高行周 督众攻城,帝登高阜以观之。” 清 王苏 《坐大楼》诗:“奴子一挥手,礮声响高阜。”
(2).犹高起。《三国演义》第一○七回:“此城山势高阜,必然水少,须出城取水,若断其上流, 蜀 兵皆渴死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即在自己所紥之衙门附近选一高阜地方,或在屋顶上,令人坐立。”
积淖
深泥潭。 宋 苏轼 《两桥·西新桥》诗:“昔桥本千柱,挂湖如断霓。浮梁陷积淖,破板随奔溪。” 王十朋 集注引 赵次公 曰:“积淖,深泥也。”
堤堰
堤坝。《南史·张邵传》:“及至 襄阳 ,筑长围,修立堤堰,创田数千顷,公私充给。”《旧五代史·梁书·胡规传》:“ 乾化 元年,詔修 洛河 堤堰。” 沙汀 《替身》:“店后高坎下面正当一家磨房的堤堰,水从堤堰上澎出来,哗哗哗的有如瀑布。”
隄堰:堤坝。《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 咸平府 清河 、 滱河 合流,失故道,坏隄堰,敕 蒙古 军千人及民丁修之。”
淹浸
淹没,浸没。《星经》卷下:“罗堰二星,在牛东。星不明,暗吉;大明,马被水淹浸。”《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四年六月初五日》:“接 王平华 观察五月十九日来书,知 福州 自十二至十五溪水大涨,四郊田庐淹浸,早禾失收。” 许杰 《江边小景》:“﹝友人﹞问起了我的住处,是否受到大水的淹浸来。”
筑坝
建筑拦水坝拦阻或约束水流
戽水
汲水灌田。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六:“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壠翻江逆上沟。” 宋 陆游 《村舍》诗之四:“山高正对烧畬火,溪近时闻戽水声。”《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挖了水道,雇上四个长工戽水,也够使的了。” 茅盾 《大旱》:“这位住在都市的诗人,一面描写夜的都市里少爷小姐的跳舞忙,一面描写乡下人怎样没昼没夜的戽水。”
疏导
(1)
(2) 使淤塞的水流或阻塞的道路畅通
疏导交通
疏导乘客
(3) 也比喻开导、打通人的思想
疏导思想
开晴
〈方〉∶雪、雨过后天变晴朗
天渐渐开晴了
时尚
当时的风尚;一时的习尚
仿照当时宫廷妇女服装的样式和时尚
补种
在出现缺苗的农作物中,重新种植
秋成
(1).秋季成熟。 南朝 梁 王僧孺 《吏部郎表》:“寧为天覆地长,復与雨露相滋,秋成春发,必如暄寒无爽。”
(2).收获;收成。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臺歌板声。”《元史·李元礼传》:“时当盛夏,禾稼方茂,百姓岁计,全仰秋成,扈从经过,千乘万骑,不无蹂躪。”《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这秋成的时候尚且如此,若到了冬春,这些飢民若不设法救济,必定半个不存。”
(3).指秋季成熟的庄稼。 隋 李播 《周天大象赋》:“荐秋成於八穀,务春採於扶筐。”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復之 ( 胡復之 )有庄,与 马士英 之庄邻,田甚腴。 士英 令其子以三千金强买之……未几国变,田仍归 胡 ,官价半原值耳,田中秋成已熟, 马氏 之工本也。”
滋长
(1) 增长;生长
凡是贫穷蔓延的地方…便繁衍和滋长起来
(2) 产生
滋长骄傲情绪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君臣
(1).君主与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彼见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义;礼无违者,遂诣宾主之情。”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当日君臣荒乐,文武酣嬉之状,如遇目前。”
(2).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方制君臣何谓也? 岐伯 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云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药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吴金 害了个寒症, 陈小四 假意殷勤,赎药调理。那药不按君臣,一服见效, 吴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调饮啜》:“可见性好之物,多食不为祟也,但亦有调剂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与食较,则食为君而肉为臣。”详“ 君臣佐使 ”。
莫非
(1)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你不赞成?你莫非不为全社着想?
(2) ——表示疑惑不定的推测语气,相当于“别不是”
莫非这事就是他们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