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原文
锵洋纯绎,于论鼓钟。周旋陟降,斋庄肃容。
维疊毁旨,维笾伊岂。
歌入以雍,介福来崇。
诗词问答
问: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的作者是谁?答:真宗
问: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真宗的名句有哪些?答:真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锵洋
亦作“ 鏘羊 ”。1.德音,美好的名声。《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怊悵餘徽,鏘洋遗烈。” 刘良 注:“鏘洋,德音也。” 王闿运 《常公神道碑》:“鏘洋遗烈,悽愴图徽。”
(2).金玉碰击发声。 唐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鏘洋鸣玉佩,灼烁耀金蝉。” 宋 王禹偁 《缴连寿宁节功德疏表》:“鐘梵鏘洋于四水,香花焕耀于六街。”
(3).泛指发出美好的乐声。 唐 薛元超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欲应重轮曲,鏘洋韵《九韶》。”
(4).喻指文辞华丽,韵律优美。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质实者忌其野,鏘洋者防其淫。”
(5).广大、盛多貌。 唐 黄滔 《御试良弓献问赋》:“今吾皇播声教以鏘洋,濬恩波而浩汗。”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海内之士,怀觚握槧之伦,介景者鏘羊,祝延者漎萃。”
鼓钟
见“ 鼓鐘 ”。
亦作“ 鼓钟 ”。1.敲钟。《诗·小雅·鼓锺》:“鼓钟将将, 淮水 汤汤,忧心且伤。”
(2).鼓与钟。《淮南子·本经训》:“雷鸣之声,可以鼓钟写也。” 唐 鲍溶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诗:“山知槱柞新烟火,臣望簫韶旧鼓鐘。” 宋 苏轼 《大别方丈铭》:“我作铭诗,相其木鱼,与其鼓鐘。”
(3).山名。《山海经·中山经》:“东三百里,曰 鼓钟之山 , 帝臺 之所以觴百神也。” 郭璞 注:“举觴燕会,则於此山,因名为 鼓钟 也。”
(4).古代掌管鼓钟的官吏。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驳<实庵字说>》:“又请看《大克鼎》吧,所锡的不是有‘史,小臣,霝,龠,鼓钟’吗?霝就是灵,也就是巫。龠是籥师。鼓钟是司鼓钟的官。因为这三者都和史与小臣并列,故知必是同类。这是金文上以‘巫史吏职’为锡品的例子。”
陟降
(1).升降,上下。《诗·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 集传:“盖以 文王 之神在天,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孙蒙其福泽,而君有天下也。” 马瑞辰 通释:“《集传》之説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诗曰:‘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此言天之陟降也。《閔予小子》诗曰:‘念兹皇祖,陟降庭止。’《访落》诗曰:‘绍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故曰‘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迎神》:“陟降左右,诚达幽圆。” 宋 陈亮 《重华宫正谢表》:“付託得人,爰上 唐 家之寿;陟降在帝,孰知 文后 之声!” 清 唐孙华 《石鼓歌》:“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陟降或有神灵游。”
(2).犹往来。 唐 柳宗元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今则囊如悬罄,佣室寓食。方将适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栈道。”《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大礼史 王曾 言:‘皇帝执玉被衮,酌献七室,而每室奏乐章,恐陟降为劳,请节宫架之奏。’” 王国维 《观堂集林·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古又有陟降一语,古人言陟降犹今人言往来,不必兼陟与降二义。”
(3).谓中晷影的长短变化。《新唐书·历志三上》:“中晷长短,谓之陟降。景长则夜短,景短则夜长。积其陟降,谓之消息。”
庄肃
端庄肃穆;庄严恭敬。 明 李东阳 《外姑宋夫人墓志铭》:“夫人生而庄肃,通书能琴,精女事。”《四游记·三藏历尽诸难已满》:“国王看 三藏 仪容庄肃,就令阴阳官站班,叫 三藏 与公主同拜天地。” 冰心 《到青龙桥去》:“我看见他们,永远起一种庄肃的思想。”
介福
大福。《易·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高亨 注:“盖谓王母嘉其功劳,锡之爵禄,爵禄即大福也。”《诗·小雅·楚茨》:“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唐 杨炯 《唐赠荆州刺史成知礼神道碑》:“公诞保灵和,受兹介福。” 清 方文 《吴静腑招同黎美周侯诸子燕集》诗:“荣名何足侈,介福以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