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濬所居壁原文
三张旧族富英髦,仙墅重经散郁陶。深喜太邱家法在,须知定国里门高。
分题每日摇鸡距,合宴常时把蟹螯。
独感戴侯恩未报,徘徊不觉涕沾袍。
诗词问答
问:题张濬所居壁的作者是谁?答:杨亿
问:题张濬所居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亿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亿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三张
(1).指 汉 末五斗米道的三个首领 张陵 、 张衡 、 张鲁 。三人之名见《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或谓指 张陵 、 张鲁 、 张角 。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三:“ 后汉 顺帝 时, 张陵 客游 蜀 土,敛租税米,谋为乱阶,时被蛇吞。其后 陵 孙 张鲁 行其祖术,后於 汉中 自称师君。祸乱方起,为 曹公 所灭。又 中平 元年, 鉅鹿 张角 自称黄天部师,有三十六将,皆着黄巾,众至十万, 何进 将兵灭之。珠林号为三 张 。”
(2). 西晋 文学家 张载 与弟 张协 、 张亢 的合称。《晋书·张亢传》:“ 亢 字 季阳 ,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伎术,时人谓 载 、 协 、 亢 , 陆机 、 云 曰 二陆 、 三张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应 、 傅 、三 张 之徒, 孙挚 、 成公 之属,并结藻清英,流韵綺丽。” 唐 耿湋 《与清江上人及诸公宿李八昆季宅》诗:“更过三 张 价,东游愧 陆机 。”
(3). 唐 之 张穉珪 、 张九龄 、 张休 先后出任 洪州 (今 江西 南昌 )太守,有德政,州人称为三 张 。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三:“ 唐 崔祐甫 为 洪州 都督,《张休遗爱碑》曰:昔 张穉珪 牧 洪州 ,甚得人誉, 张九龄 继之,逮府君又有裕焉。故邦人有三 张 之目。”
旧族
指旧时曾有一定社会政治地位的家族。《国语·晋语四》:“昭旧族,爱亲戚。” 韦昭 注:“旧族,旧臣有功者之族。”《南史·王琨传》:“以小女适 潁川 庾敬度 ,亦是旧族。” 宋 梅尧臣 《叶大卿挽辞》之一:“旧族声华远,名藩治行存。”《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美人道:‘寒家姓 平 , 成都 旧族也。’”
英髦
亦作“ 英旄 ”。俊秀杰出的人。 汉 枚乘 《柳赋》:“儁乂英旄,列襟联袍。”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於当年。” 宋 欧阳修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有感》诗之三:“两京平日接英髦,不独诗豪酒亦豪。” 清 唐孙华 《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诗:“徵书忽下选英髦,鷺羽西雍飞始振。”
郁陶
(1).忧思积聚貌。《书·五子之歌》:“鬱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 孔 传:“鬱陶,言哀思也。” 陆德明 释文:“鬱陶,忧思也。”《孟子·万章上》:“ 象 曰:‘鬱陶思君尔。’”《楚辞·九辩》:“岂不鬱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王逸 注:“愤念蓄积盈胸臆也。”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鬱陶增思,寤寐永叹。” 清 姚士陛 《月夜泊慈水》诗:“舟泊闻宵柝,乡心正鬱陶。” 俞锷 《岛南杂诗》:“蛮蛮萧雨正鬱陶,挑灯夜半读《离骚》。”
(2).引申为凝聚貌。 唐 杜甫 《大雨》诗:“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鬱陶。”
(3).形容喜而未畅。《礼记·檀弓下》“人喜则思陶” 汉 郑玄 注:“陶,鬱陶也。” 孔颖达 疏:“鬱陶者,心初悦而未畅之意也。” 唐 虚中 《赠秀才》诗:“谁解伊人趣,村沽对鬱陶。”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游仙》:“春心鬱陶,春色娇嬈,花前雁后同驩笑。”
(4).犹郁燠。暑气蒸郁。《初学记》卷三引 晋 夏侯湛 《大暑赋》:“何太阳之赫曦,乃鬱陶以兴热。”
家法
(1) 家长统治本家或本族人的法度
圣贤家法。——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家长责打家人或孩子的用具
须知
必须知道
须知胜利来之不易
定国
安定国家。《左传·襄公十年》:“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也,国不亦难乎?”《南齐书·王僧虔传》:“五常之始,文武为先,文则经天纬地,武则拨乱定国。”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上》:“ 瑄 又谓本诚敬无欺之心,至上下交孚而后能格心定国。 瑄 坐视 于忠肃 之奇寃而不救,格心救国何在?”
里门
(1).闾里的门。古代同里的人家聚居一处,设有里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庆 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宋 欧阳修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之二:“里门每入从千骑,宾主俱荣道路光。”
(2).指称乡里。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分题
诗人聚会,分探题目而赋诗,谓之分题。又称探题。 五代 齐己 《寄何崇丘员外》诗:“变俗真无事,分题是不闲。” 五代 李建勋 《赋得冬日青溪草堂四十字》:“坐中皆作者,长爱觅分题。”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拟古,有连句,有集句,有分题。”自注:“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某物也。或曰探题。”
每日
天天
我每日都去图书馆
鸡距
(1).雄鸡的后爪。借指短锋的毛笔。 唐 白居易 《鸡距笔赋》:“故不得兔毫,无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 宋 梅尧臣 《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鸡距初含润,龙鳞不自韜。” 宋 晁迥 《清风十韵》:“健资鸡距笔,偷撼兽鐶扉。”
(2).为毛笔名。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器用》:“ 山谷 诗‘ 宣城 变样蹲鸡距, 诸葛 名家捋鼠鬚’,皆笔名。”
合宴
(1).犹会饮。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声色》:“开洞房以命赏,召才人而合宴。”
(2).酺宴。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合宴千官入,分曹百戏呈。”参见“ 合酺 ”。
常时
(1).固定的时间。 汉 王粲 《务本论》:“种有常时,耘有常节,牧有常期。”
(2).平时。 唐 杜甫 《天河》诗:“常时任显晦,秋至转分明。”《红楼梦》第一○一回:“常时我见你不象今儿回来的快,问你一声儿,也没什么生气呢。”
(3).时常,常常。 明 高深甫 《九回肠·离思》曲:“眉尖上,常时描出愁模样。”《 * 词话》第四三回:“俺家的常时打搅这里,多蒙看顾。”《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人听见他这些话,也就常时请他来吃杯酒。”
把蟹
手持蟹螯。谓饮酒吃蟹。 宋 苏轼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书空渐觉新诗健,把蟹行看乐事全。”
感戴
感激爱戴(用于对上级)
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飧粥相继,士民感戴之。——《三国志·朱桓传》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不觉
(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沾袍
沾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 何休 注:“袍,衣前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