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遮山楼原文
精小山楼翼若飞,峰姿岭态罨书帏。
鲁论见说吾无隐,触目孰非静者机。
诗词问答
问:不遮山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不遮山楼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不遮山楼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八
参考注释
山楼
(1).山间楼房。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谷银沙,山楼石柱。” 唐 张祜 《题金陵渡》诗:“ 金陵 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唐 孔德绍 《南隐游泉山》诗:“野花开石镜,云叶掩山楼。”
(2).高楼。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山楼兽矫,云臺鸟次。”
(3).临时搭建的彩饰楼棚。 唐 苏颋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诗:“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 宋 王珪 《宫词》:“山楼彩凤栖寒月,宴殿金麟吐御香。蜀锦地衣呈队舞,教头先出拜君王。”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上元上·立棘盆》:“上乘平头輦从寺观出,由驰道入,穿山楼下过。”
书帏
犹书斋。 唐 杜甫 《雨》诗之二:“高轩当 灧澦 ,润色静书幃。” 明 高启 《晚陪张水部过西桥隔城望见诸山》诗:“望山还恐山相笑,坐守书幃不出城。”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三折:“冷森森风透到书幃。”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自昔文人称孝子,果然名士悦倾城’……‘娥眉问难佐书幃’,皆为余庆得姬。”
鲁论
即《鲁论语》。《论语》的 汉 代传本之一。相传为 鲁 人所传,是今本《论语》的来源之一。《汉书·艺文志》:“传《鲁论语》者, 常山 都尉 龚奋 、 长信 少府 夏侯胜 、丞相 韦贤 鲁扶卿 、前将军 萧望之 、 安昌侯 张禹 ,皆名家。 张氏 最后而行于世。”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序录》:“ 汉 兴,传者则有三家,《鲁论语》者, 鲁 人所传,即今所行篇次是也。”按,三家指传《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家。 张禹 所传《论语》,以《鲁论》为本,既传于世,故后世又称《论语》为《鲁论》。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五:“ 愈 ( 韩愈 )既死, 籍 ( 张籍 )祭诗有‘《鲁论》未讫注,手跡今微茫’,则知 愈 晚年尝註《论语》未讫而絶笔。” 明 吴骐 《塞下曲》:“为言侍子今无恙,初在京师读《鲁论》。” 清 赵翼 《午睡》诗:“少小读《鲁论》,昼寝惩昏頽。”
见说
(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无隐
(1).没有隐瞒或掩饰。《礼记·檀弓上》:“事君有犯而无隐。” 晋 僧朗 《答晋主昌明书》:“夫至人无隐,德生为圣。” 宋 徐铉 《送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诗:“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 清 赵翼 《簷曝杂记·王云锦》:“上问其元日何事,具以实对。上嘉其无隐。”
(2).没有隐士。《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扬雄 《连珠》:“明君取士,贵拔众之所遗……是以巖穴无隐,而侧陋章显也。”
(3).没有隐蔽,完全显露。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循吏》:“海边有 越王石 ,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 愿 往观试,清彻无隐。”
触目
(1) 容易被看到
大平原最为触目的特点是没有树
(2) 目光接触到
触目惊心
静者
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 黄节 注引《论语》:“智者动,仁者静。”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 蔡侯 静者意有餘,清夜置酒临前除。” 仇兆鳌 注:“ 梦弼 谓: 蔡侯 为人恬静而意气有餘。” 清 赵翼 《题邹莲浦小照》诗:“超然静者心,小憇寄幽瞩。”
精彩推荐:
- 郡初名越巂,汉昔抚酋豪。宿溜岩为室,炎蒸地不毛。射生餐血肉,淫祀洒腥醪。奋臂挝铜鼓,吹唇舞洞刀。溪山防虺蜮,藤树啸狨猱。异状 * 角,嘲讴变楚骚。自怜无统御,推长治逋逃。衅起邻雠杀,词连牧过饕。宏恩惟在格,薄伐忍言鏖。公极兜鍪选,门兼阀阅高。建侯嫌诡道,投策塞深壕。阵密严三令,机深备六韬。警烽隳土垒,妖宿陨天牢。云惨回盘鹘,潭移失断鳌。降幡迎露布,奏凯卷归旄。壮节虽能效,清朝亦幸遭。宣麻重镇遏,开阃赏勋劳。符焕文犀带,香熏锦兽袍。我惭沾益友,祖送尽时髦。岸暖泥抽草,冰消水没篙。旗亭折杨柳,箧盏酌葡萄。紏紏干城虎,驯驯守圉獒。先声驰部曲,遗惠忭童曹。耀武时长猎,巡边可远遨。沙乾骐骥足,剑莹鸊鹈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