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扑枣图原文
秋园岐嶷众童嬉,八月豳风剥枣时。
装潢虽经失名姓,精神知是汉臣为。
诗词问答
问:元人扑枣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元人扑枣图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元人扑枣图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九
2. 石渠宝笈续收苏汉臣剥枣图与此绝相类是卷因无款印遂题为元人然笔墨精神一望知为汉臣也
参考注释
岐嶷
《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 朱熹 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东观汉记·马客卿传》:“ 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光寺》:“ 略 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羣书。” 唐 李颀 《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 许彝千 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豳风
《诗经》的十五《国风》之一。共计七篇二十七章,都是 西周 时代的诗歌。 清 张英 《拟古田家诗》之二:“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
装潢
亦作“ 装璜 ”。1.装裱字画。古时装裱书画用黄蘖汁染的纸,即潢纸,故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又写集众经,皆令具足,装潢染成,悉自然有。”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齐民要术》有装潢纸法云:‘浸蘖汁入潢,凡潢纸灭白便是,染则年久色暗,盖染黄也。’……写讫入潢,辟蠹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剪字》:“﹝ 林文耀 ﹞中年失明,乃翦纸为字。势飞动若龙蛇,点画不差毫髮。室人装璜成轴,易薪米以自给,人称之曰 林翦 。”一本作“ 装潢 ”。一说,潢,犹池。言书画周边装饰绫锦,则缘内如池,装成卷册,谓之装潢。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潢,犹池也,外加缘则内为池,装成卷册,谓之‘装潢’,即‘表背’也。”参阅 明 周嘉胄 《装潢志》。
(2).装订;装帧。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 南轩 自 桂 帅入朝,以平日所著之书并奏议讲解百餘册,装潢以进。”《金史》附录《进<金史>表》:“谨撰述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目録二卷、装潢成一百三十七帙,随表以闻,上尘天览。”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3).装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那洋货店自归了他之后,他便把门面装璜得金碧辉煌,把些光怪陆离的洋货,罗列在外。” 苏曼殊 《婆罗海滨遁迹记》:“行至日暮,有大盗四人,拥一女子,盛装姣服,百计装潢。” 丁玲 《阿毛姑娘》:“寺的命名的意义,自然她是不懂得,不过那大殿的装潢,那屋宇的高朗,她是也会赏鉴的。”
(4).犹掩饰。 鲁迅 《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这消息,可又使我有点畅快了,虽然明知道幸灾乐祸,不像一个绅士,但本来不是绅士,也没有法子来装潢。”
失名
(1).丧失名节。 明 陈子龙 《<七录斋集>序》:“其他苦(萎)靡不振,或失名亏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谢芗泉》:“失官之患,不过一身;失名之患,致传千古矣。”
(2).指名场失利。 唐 孟郊 《长安羁旅行》:“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汉臣
汉 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史记·留侯世家》:“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 汉 臣。”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诗:“伏柱闻 周 史,乘槎有 汉 臣。” 唐 杜牧 《河湟》诗:“牧羊驱马虽戍服,白髮丹心尽 汉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