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山居刘侯官原文
雪坡仙去又山居,凋谢堪为世道悲。师鲁仅存遗集在,乐天无限故人思。
追怀把酒论文日,忍读停云对雨诗。
千里有书报埋玉,衔哀莫写泪交颐。
诗词问答
问:挽山居刘侯官的作者是谁?答:王义山
问:挽山居刘侯官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义山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义山名句大全
王义山挽山居刘侯官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坡仙
宋 苏轼 号 东坡居士 ,文才盖世,仰慕者称之为“坡仙”。 宋 张矩 《应天长》词:“换桥渡舫,添柳护堤, 坡仙 旧迹今续。” 金 元好问 《奚官牧马图息轩画》诗:“奚官有知应解笑,世无 坡仙 谁赏音。”
山居
(1).居住于山中。《战国策·韩策一》:“ 韩 地险恶,山居,五穀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2).山中的住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酬答厚意一番。” 清 姚鼐 《登泰山道里记序》:“比有 岱宗 之游,过访 聂君 山居,迺索其书读之。”
凋谢
(1) 草木花叶枯落
花瓶里的旧花凋谢了
(2) 比喻老年人死亡
朋友日凋谢,存者逐利移。——唐· 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
世道
指社会状况、风气
唉!别提那 * 的旧世道了
老人家,如今世道变了。变得不用吃糠了。——赵树理《传家宝》
仅存
(1).勉强存在。《荀子·强国》:“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史记·张仪列传》:“四战之后, 赵 亡卒数十万, 邯郸 仅存。” 宋 何坦 《西畴常言》:“仅存之国,厉民以自养,而无復有政治也。故其君民相与危寄,惴惴然朝不谋夕矣。”
(2).只存在。 宋 曾巩 《序越州鉴湖图》:“其仅存者,东为漕渠,自州至於东城六十里。”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努力表示那伟大广博的大湖所仅存的一点生意。”
遗集
(1).前人留下的诗文集子。 五代 齐己 《寄匡阜诸公》诗之一:“争学忘言住幽胜,吾师遗集尽清吟。” 宋 文同 《读<渊明集>》诗:“牎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今遗集不传,余偶得数首,録於左。”
(2).汇辑前人的遗作而成的集子。 邓实 《谢翱<晞发集>后序》:“乙巳之春,余在海上。 无锡 徐君 槃 赠余以 平湖 陆大业 刊《晞髮集》一册,云得之 滑县 暴氏 ,凡诗八卷,文二卷,审之则仅正集,而缺其遗集,求之年餘不可得。”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隔膜》:“最起劲的是‘南社’里的有几个人,为被害者辑印遗集。”
乐天
乐于顺应天命,引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
乐天知命,故不忧。——《易·系辞上》
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追怀
回想;追忆
追怀往事
把酒
拿着酒杯
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水调歌头》
论文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学术论文
停云
(1).停止不动的云。 晋 陶潜 《停云》诗:“靄靄停云,濛濛时雨。”因其自序称“停云,思亲友也”故后世多用作思亲友之意。 明 顾大典 《青衫记·梦得刺江》:“乍离省闥,能无恋闕之心;远别朋儕,未免停云之想。” 清 赵翼 《李雨村观察挽诗》:“八表停云空目极,更从何处寄相思。” 郁达夫 《赠女学生李辉群》诗:“ 春申江 上赋停云, 黄鹤楼 头始识君。”
(2).使行云停止不动。喻歌声之高亢优美。本《列子·汤问》 薛谭 学讴於 秦青 事。 明 陈所闻 《双调新水令·齐王孙孟闇仲闇寿予西湖》套曲:“羡的是 坡仙 载月游,喜的是 苏小 停云唱。” 明 夏完淳 《端午赋》:“ 吴 姬抗腕而御橈, 越 女停云而振响。”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书报
图书报刊的合称
埋玉
(1).埋葬有才华的人。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庾文康 亡, 何扬州 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梁书·陆云公传》:“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玉之恨,抚事多情。” 唐 宋之问 《祭杜学士审言文》:“名全每困於鑠金,身没谁恨其埋玉。” 宋 陆游 《傅正议墓志铭》:“公虽埋玉有餘馨,印授三品告诸冥。”
(2).埋葬女子。《花月痕》第二回:“亭外孤坟三尺,春时葬花於此,或传某校书埋玉之所。”
(3).祭神的一种仪式。 唐 李峤 《汾阴行》诗:“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衔哀
心怀哀痛。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 曾子 衔哀,七日不飢。”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衔哀存父老,主祭失元良。”
交颐
犹满腮。《孙子兵法·九地》:“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 宋 陈亮 《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矧姑钟爱,涕泪交颐。” 明 刘基 《感寓》诗之五:“顾此悲世运,泫然涕交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