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原文
吾心偏向静,物外寄柴荆。山意深方好,溪源远自清。
余生惟欠死,众虑已皆平。
隐者宜无迹,人休问姓名。
诗词问答
问:吾心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问:吾心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文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文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偏向
不正确的倾向,多指掌握政策过左或过右,或在几项工作中只注重某一项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柴荆
(1).做柴用的小木。 唐 杜甫 《晨雨》诗:“暂起柴荆色,轻霑鸟兽羣。” 仇兆鳌 注:“柴荆,小木。”一本作“ 紫荆 ”。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薪》:“依人斩蒿艾,无处拾柴荆。”
(2).指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唐 白居易 《秋游原上》诗:“清晨起巾櫛,徐步出柴荆。” 宋 王安石 《送赞善张君西归》诗:“柴荆雀有罗,公子数经过。” 清 白华山人 《<十洲春语>序》:“今晨初霽,予方畚掘拥土,周匝樊槿,啄啄然闻有叩柴荆者。”
(3).借指村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唐 温庭筠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诗:“一水悠悠隔 渭城 , 渭城 风物近柴荆。”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春风桃李遍柴荆,花馆琴书不絶吟。”
山意
山的情态。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金 元好问 《山居》诗:“野阴添晚重,山意向秋多。”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烂柯纪梦》:“云烟缥缈,山意悠闲。”
余生
(1) 指人的晚年
(2) 幸存的生命
劫后余生
众虑
(1).各方面的考虑。 晋 陆机 《文赋》:“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魏书·杨侃传》:“夫兵散而更合,疮愈而更战,持此收功,自古不少。岂可一图不全,而众虑顿废?”
(2).各种杂念。《太平广记》卷二○三引 晋 王嘉 《拾遗记·师旷》:“﹝ 师旷 ﹞薰目为瞽,以絶众虑,专心於星筭音律。”
无迹
亦作“ 无跡 ”。没有踪影;没有痕迹。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跡,天工罕代。”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李惠登 ﹞为政清浄无迹,不求人知。”
见“ 无迹 ”。
休问
(1).佳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既济 南海 ,与领守 儿孝德 相见,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飭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承此休问,且悲且憙。”
(2).好的声誉。 唐 柳宗元 《送宁国范明府诗序》:“有 范氏传真 者,始来京师,近臣多言其美,宰相闻之,用以为是职,在门下,甚获休问。”
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