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寄献梓橦山侯侍御时常拾遗谏诤原文 诗词名句

寄献梓橦山侯侍御时常拾遗谏诤

作者:黄滔 朝代:唐代

原文

汉宫行庙略,簪笏落民间。
直道三湘水,高情四皓山。
赐衣僧脱去,奏表主批还。
地得松萝坞,泉通雨雪湾。
东门添故事,南省缺新班。
片石秋从露,幽窗夜不关。
梦余蟾隐映,吟次鸟绵蛮。
可惜相如作,当时事悉闲。

诗词问答

问:《寄献梓橦山侯侍御时常拾遗谏诤》的作者是谁?答:黄滔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黄滔的名句有哪些?答:黄滔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706-2

参考注释

汉宫

汉 朝宫殿。亦借指其他王朝的宫殿。 南朝 陈后主 《昭君怨》诗:“图形 汉 宫里,遥聘单于庭。”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诗:“日月低 秦 树,乾坤绕 汉 宫。” 明 陶望龄 《沛县过高帝庙》诗:“魂魄来游长此地, 汉 宫秋色近如何?”

庙略

朝廷的谋略。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式扬庙略,克清天步。”《旧唐书·李晟传》:“寇贼窃据京邑,天子出居近甸,兵柄庙略,属在明公。” 宋 司马光 《相国颍庄敏庞公挽辞》之一:“儒衣临絶塞,庙略运奇兵。”

簪笏

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序:“簪笏成行,貂缨在席。” 唐 杜甫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之三:“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宋 曾季貍 《艇斋诗话》:“ 山谷 ‘简编自襁褓,簪笏到仍昆’,取 退之 联句‘爵勋逮僮隶,簪笏自怀绷’。” 清 方文 《寿姊氏姚夫人六十》诗之二:“簪笏夫家贵, 河 山嫂氏贤。”

民间

(1) 平民自愿组织的

民间团体

(2) 来源于老百姓或在老百姓中间广泛使用的

民间文学

(3) 非官方的

民间来往

民间贸易

(4) 百姓中

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张衡传》:“帝上 太行 ,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唐 吕岩 《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湘水

即 湘江 。 汉 东方朔 《七谏·哀命》:“测 汨罗 之 湘水 兮,知时固而不反。”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永负 汉 庭哭,遥怜 湘水 魂。” 鲁迅 《湘灵歌》:“昔闻 湘水 碧如染,今闻 湘水 胭脂痕。”

高情

(1)

(2) 盛情

高情雅意

(3) 崇高的情意;深厚的情谊

四皓

(1).指 秦 末隐居 商山 的 东园公 、 甪里先生 (甪,一作角)、 绮里季 、 夏黄公 。四人须眉皆白,故称 商山 四皓。 高祖 召,不应。后 高祖 欲废太子, 吕后 用 张良 计,迎四皓,使辅太子, 高祖 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汉 扬雄 《解嘲》:“ 藺生 收功於 章臺 ,四皓采荣於 南山 。” 唐 杜牧 《题青云馆》诗:“四皓有芝轻 汉祖 , 张仪 无地与 怀王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五·四皓考》:“《陈留志》云:‘ 东园公 姓 唐 ,名 秉 ,字 宣明 , 襄邑 人,常居园中,因以为号; 夏黄公 姓 崔 ,名 廓 ,字 少通 , 齐 人,隐居 夏里 修道,故号 夏黄公 ; 甪里先生 , 河内 軹 人, 泰伯 之后,姓 周 名 术 ,字 元道 ,号曰 霸上先生 。’却欠 綺里季 。 皇甫謐 《高士传》载:‘ 綺里季 姓 朱 ,名 暉 ,字 文季 。’四人详矣……予以《索隐》既引《陈留志》欠 园公 之名,失写也; 廓 与 广 同,姓 黄 ,非 崔 ,文义顺也; 甪里 既称 泰伯 之后,必 苏 人,或寓居於 軹 也。”按,《史记·留侯世家》 司马贞 索隐引《陈留志》作“ 园公 姓 庾 ”。参见“ 商山四皓 ”。

(2).指 南朝 齐 徐伯珍 兄弟四人。《南史·隐逸传下·徐伯珍》:“﹝ 徐伯珍 ﹞家甚贫窶,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

(3).泛指隐居不仕、年高望重的人。 明 张煌言 《怀王媿两少司马》诗:“我昔曾上 嘉禾岛 ,岛上衣冠多四皓。”

脱去

(1).逃走;摆脱。《史记·晋世家》:“ 顷公 乃与其右易位,下取饮,乃得脱去。” 唐 韩愈 《忽忽》诗:“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 宋 曾巩 《与王深甫书》:“方其险阻艰难之时,常欲求脱去而卒无由。”

(2).脱掉。《水浒传》第七四回:“ 燕青 、 李逵 起来,问店小二先讨汤洗了面,梳光了头,脱去了里面衲袄,下面牢拴了腿綳护膝。”《万花楼》第三四回:“当即卸下盔甲,脱去征袍。”

奏表

(1).上表文。《云笈七籤》卷十四:“又奏表上謁,贵人皆书符持怀中,三呼直日之神与我同行。”

(2).向帝王奏事的表文。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 夏完淳 谢恩疏, 江 左四十七人上 鲁王以海 的奏表,倒是很重要的。”

松萝

亦作“ 松罗 ”。1.即女萝。地衣门植物。体呈丝状,直立或悬垂,灰白或灰绿色,基部多附着在松树或别的树的树皮上,少数生于石上。可入药,有祛寒退热的作用。《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施於松上” 毛 传:“女萝、兔丝,松萝也。” 唐 黄滔 《敷水卢校书》诗:“宅带松萝僻,日唯猿鸟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松萝》:“松萝能平肝邪、去寒热,同瓜蒂诸药则能吐痰。”

(2).借指山林。 唐 王维 《别辋川别业》诗:“依迟动车马,惆悵出松罗。” 唐 孟郊 《擢第后东归书怀》诗:“松萝虽可居,青紫终当拾。” 宋 苏轼 《杜处士传》:“古人有三聘而起松萝者,迫实用也。”

(3).茶名。因产于 安徽省 歙县 松萝山 ,故名。 明 许次纾 《茶疏·产茶》:“若 歙 之松罗, 吴 之虎邱, 钱唐 之龙井,香气穰郁,并可雁行。”

东门

(1).东城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汉 张衡 《东京赋》:“西阻 九阿 ,东门于 旋 。” 清 王鸣盛 《蛾术编》卷四十:“ 汉 唐 时州郡多在京师之东,士大夫游宦於京者,出入皆取道东门。”

(2).复姓。 春秋 鲁 公子遂 字 襄仲 ,居东门,号 东门襄仲 ,后因以为姓氏。 汉 有 东门云 。

故事

(1) 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奉行故事

虚应故事

(2)

(3) 掌故,典故

(4) 旧事,先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宋· 苏洵《六国论》

(5) 用作讲述的事情,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故事

民间故事

英雄故事

(6) 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故事梗概

南省

(1).尚书省的别称。 唐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之南,而尚书省更在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称南省。 唐 韩愈 《论孙戣致仕状》:“右臣与 孔戣 ,同在南省为官,数得相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唐 人本以尚书省在 大明宫 之南,故谓之南省。”

(2).特指隶属尚书省的礼部。《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今春南省试官,正是 杨贵妃 兄 杨国忠 太师。”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官廨》:“《事文类聚》:礼部称‘南省’,又曰‘礼闈’,又曰‘容臺’,又曰‘春臺’。”

(3).指南方。 唐 欧阳詹 《将归赋》:“南省之兰,东山之薇,一芳一菲,何是何非?”《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还説他老如今不到南省去了。”

新班

(1).新的位次。 唐 黄滔 《寄献梓橦山侯侍御》诗:“东门添故事,南省缺新班。”

(2).学校中新的班级或教师新去执教的班级。如: 王老师 这学期又当班主任,接了一个新班。

片石

(1).孤石;一块石头。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片石孤峯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新五代史·唐庄宗皇后刘氏传》:“吾有毒龙五百,当遣一龙揭片石, 常山 之人,皆鱼鱉也。”

(2).指石碑。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先圣先师各有片石鐫 宋 初名臣所为赞。” 清 吴伟业 《春日小园即席次白林九明府韵》:“新诗片石留题在,採蕨烹葵数往还。”

(3).指片状的石料。 滕代远 《为降低工程造价而奋斗》:“在隧道设计上,边墙衬砌用的料石,应以片石来代替。”

不关

不牵涉;不涉及。《韩非子·内储说上》:“无弃灰所易也,断手所恶也,行所易不关所恶,古人以为易,故行之。” 晋 陆云 《谢平原内史表》:“片言隻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跡,皆可推校。” 唐 司空图 《偶书》诗之一:“鶯也解啼花也发,不关心事最堪憎。” 茅盾 《子夜》十三:“明儿 三先生 生气,可不关我的事。”

梦余

梦后。 唐 许浑 《秦楼曲》诗:“ 秦 女梦餘仙路遥,月窗风簟夜迢迢。” 宋 范成大 《枕上》诗:“明月无声满屋梁,梦餘分影上人床。” 元 马祖常 《灵州》诗:“乍入 西河 地,归心见梦餘。”

隐映

掩映

奇花异卉互相隐映

绵蛮

亦作“緜蛮”。

可惜

怜惜;爱惜

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可惜那些钱。——老舍《骆驼祥子》

相如

相同;相类。《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 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田田相如。” 李贤 注:“相如,言地皆沃美相类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总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难道真个俺巾幗辈便於时无补。”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尤袤,朝代:宋代
    堂堂文简公,一世夔与皋。君子哉若人,此言圣所褒。遗爱在斯民,谁能荐牲牢。独有坐啸地,清风仰弥高。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春初农事迟,稻香觉尚早。

    然而小亭间,佳名自恒好。

    无一日不食,无一食非稻。

    惟稼穑作甘,甘即香之表。

    要亦惟斯艰,虞书示其道。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有鹿育麑,于原之隰。

    既坼既副,不能卒起立。

    有鹿育麑,于隰之苹。

    旋起踉跄,见人兀不惊。

    鹿匪不惊,为顾其子。

    子始学步,不能远去。

    麑始离怀,知亲其母。

    舐之触之,以煦以乳。

    诗何云乎,以兴以观。

    阮藉猖狂,有警世言。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西风吹万如鸣管,剪绯缬绡千林满。

    霜晨丹紫正萧萧,夕阳鸦鹊何纂纂。

    却忆三春绿荫浓,一朝萎谢无留踪。

    徘徊不为叹摇落,爱看苍翠秋山容。

  • 作者:牛焘,朝代:清代
    亭长归故乡,三候歌乐章。人情重怀土,锦衣自项王。临安钱具美,意气何扬扬。贩盐无赖子,起家自钱塘。兵屯八百里,倒戈贼惊惶。功成守兹土,一剑凛寒霜。玉带留盟府,名马赐骕骦。自以仲谋比,为命拜朱梁。城名衣锦里,山作功臣坊。还乡歌三节,慨慷比高皇。呜呼唐季多草窃,图谶何荒唐。东南尽割据,两京茂草黄。汴渠啸鸼钌,六鹢助披猖。钱氏亦盗耳,据守固封疆。潮头三千弩,何不射虎狼。昭谏悲陵谷,野鹤自高翔。帝秦鲁连耻,霸越鸱夷亡。坐拥州四十,宫室移相望。一朝怀桑梓,父 * 彷徨。平生不逾洛,何自来归装。无孛无欺徒虚语,鞭箠聚敛德何凉。梦魂惭愧凌烟阁,表忠区区姓谥扬。徒为新朝守,多藏自厚亡。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宣圣鄙学圃,曾以戒昔贤。

    而我以名亭,其义何取焉。

    园中景宜备,艺桑兼治田。

    于兹课阴晴,常切祈丰年。

    坦皋得数亩,左右夹碧川。

    松竹何必多,榆柳徒相鲜。

    爰命种果树,行看嘉实骈。

    成此十年计,况复灌溉便。

    郭橐有名论,惟以顺木天。

    絜矩为政方,夷考神农篇。

    漾舟时经过,豳风图乃全。

  • 作者:刘时中,朝代:元代
    醉翁酡,醒来徐步杖藜拖。家童伴我池塘坐,鸥鹭清波。映水红莲五六科,秋光过,两句新题破。秋霜残菊,夜雨枯荷。醉颜酡,太翁庄上走如梭。门前几个官人坐,有虎皮驮驮。呼王留唤伴哥,无一个,空叫得喉咙破。人踏了瓜果,马践了田禾。道情醉颜酡,水边林下且婆娑。醉时拍手随腔和,一曲狂歌。除渔樵那两个,无灾祸,此一着谁参破?南柯梦绕,梦绕南柯。醉颜酡,前贤不醉我今何?古来已错今犹错,世事从他。楚三闾葬汨罗,名犹播,谁在高唐卧?巫娥梦我,我梦巫娥。醉颜酡,云娘行酒雪儿歌。醉时吟狂时舞醒时坐。不醉如何?得快活且快活。今日个,只得随缘过。恋眼前富贵,看门外风波。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标签:杏花

    托根依玉砌,绽蕊临珠殿。

    却羞欺雪梅,小试宜春面。

    案香风度帘,昼静霞明扇。

    方廑蔀屋忧,未拟华林宴。

  • 作者:李汶,朝代:明代

    牛渚矶头望眼开,桃花浪暖积成堆。

    随风怒卷半山雪,带雨遥轰彻夜雷。

    照水已怜温娇去,乘潮疑有子胥来。

    瞿塘三峡应相似,会拟乘槎览胜回。

  • 作者:彭龟年,朝代:宋代
    入仕不为宰,无异面墙壁。如何今世人,指作富贵厄。区区为身谋,反谓第一策。皇皇百里民,谁为访休戚。澡身有至理,面垢吾能索。负北肤所受,非人孰湔涤。诗人有良玉,犹藉他山石。况复吾所师,且喜得亲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